避讳始于周,兴于汉代以后,直至清朝灭亡。
避讳按不同级别分成三种形式。第一是“国讳”,第二是“圣讳”,第三是“家讳”。如避“国讳”,汉高祖刘邦,汉代人遇到“邦”字,就用“国”字代替。又如避“圣讳”,姓邱的“邱”本应为“丘”,因犯了孔子的“圣讳”,被改为“邱”。再如避“家讳”,杜甫的母亲名海棠,杜甫一生不作咏海棠之诗;苏轼的祖父名序,苏轼写文章,将“序”都改为“叙”。
避讳是时代的产物,人们又能反过来利用它去辩别古书、文物的真伪,敲定书籍版本的确切年代。
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原本叫“启蛰”,是避汉景帝刘启讳而改称的;野鸡本叫雉,汉高祖吕后名叫吕雉,所以这种鸟才有野鸡的名字。
宋代避讳的情况也很严重。月中的嫦娥,本名妲娥,宋真宗赵恒继位后,逼妲娥改名为嫦娥
魏帝曹髦曾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司马昭死后数月,被追尊为晋文帝,东晋人因此不敢名昭,连汉代的王昭君也被改为王明君,《昭君曲》亦随之变为《明君曲》。
唐代避讳之风大发。唐代帝王姓李,竟明令天下,禁食鲤鱼。唐玄宗因叫了李隆基,于是以“盛”字代“隆”字,以“本”字或“根”字代“基”字。
《辞海》里的“避讳”一条是这样说的:封建社会对于君主或尊长的名字,避免写出或说出叫避讳。
有时为了避讳,连姓也要改。楚霸王项羽名籍,那时的“籍”姓人士只好改姓“度”。汉宣帝名询,荀询同音,姓“荀”的只得姓“孙”,连战国时代的荀卿也被改成孙卿。
明朝开国皇帝的朱元璋,元姓因此在人间匮迹多年。而且在明朝,怎么能让元朝卷土重来?所以“元来”一词被改为“原来”并一直用到现在。明武帝朱厚照更为避讳,发文在全国禁止养猪,禁食猪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