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青铜器,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司母戊”大方鼎,在它的腹内铸有“司母戊”三个字,一般认为,这个鼎是商王祭祀母亲“戊”用的祭器。
这件珍品是从河南安阳武官村殷王陵墓发掘出来的,它的出现,可以证明商朝青铜器的制作技术已经达到比较纯熟的地步,标志着我国古代青铜工艺的高峰。
“司母戊”大方鼎呈长方形,长110厘米,宽78厘米,高133厘米,重875公斤。这个巨型的青铜器,造型雄伟,花纹华丽,结构复杂。大鼎腹部铸有蟠龙纹和饕餮纹,脚部刻有蝉纹。整个鼎的神秘感非常强烈。
当时,冶炼青铜用的是陶制的坩锅,形状和后来倒放着的头盔差不多,考古工作者叫它“将军盔”。每个“将军盔”能熔铜12.7公斤。要铸造“司母戊”鼎,需要70多个“将军盔”同时浇铸,几百人同时操作。
但实际上,古人想出了更好的办法,他们先分别铸好鼎耳、鼎足、鼎身,然后再把几个部分铸在一起。
在目前出土的数千件商代青铜容器中,“司母戊”大方鼎是最大的,也是世界古代青铜器史上绝无仅有的。
在几千年前,这么大的“司母戊”大方鼎是如何铸造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