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学网 历代文学
收录来自古今中外 20 多个朝代,近 60个 国家的作者超 3万 人,诗词曲赋、文言文等作品数近 60万 个,名句超 10万 条,著作超 2万 部。

正义的理念 作者:阿马蒂亚·森 美国)

章节目录树

幸福、福利与优势

上一章 下一章

的确,对于通过感官测度效用的方法而言,社会境况与感受之间的关系还会产生其他的问题,因为我们的感受会使我们看不到事实上所遭受的剥夺,而这只有一个更加清醒和全面的认识才可以做到。对此,让我用一个有关健康与幸福的例子来予以说明。

[1] Layard,Happiness:Lessons from aNew Science(2005).See also Daniel Kahneman,‘Objective Happiness’,in Daniel Kahneman and N.Schwartz(eds),Well-being:The Foundations of Hedonic Psychology(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1999),and Alan Krueger and Daniel Kahneman,“Developments in the Measurement of Subjective Well-being”,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2006).On related issues,see van Praag and Carbonel,Happiness Quantified:A Satisfaction Calculus Approach(2004).

对于长期处于这种境况中的人们所具有的这种适应能力,我们并不难理解其实用价值。这是一种在无力改变持续剥夺的情况下求得生存的方法。但是这种适应也通过幸福或实现愿望的形式,产生了对于效用尺度的扭曲效应。如果就幸福或实现愿望而言,受压迫者所面对的不公会显得比他们实际所遭受的小得多,而后者所依据的,是对于他们所受剥夺和不自由的更为客观的分析。预期和感受的适应性,对于固化包括妇女相对剥夺在内的社会不平等,起到了主要的作用。[3]

对于比较同一个人的不同状态而言,这个问题或许要小一些。尽管幸福并不能很好地反映生活质量的其他相关特征,但既然它与生活质量相关,那么使预期更适应现实和使愿望更切合实际所带来的些许快乐,可以被视为这些受剥夺的人群得到的收益。而这可以被看作赋予了幸福和实现愿望一定的重要性,即使这是对持续存在的剥夺所产生的适应性所引起的。这种认识显然有一定的道理。然而即使对于同一个人而言,如果在以幸福作为评价尺度的同时忽视了其他难以为幸福所评价的剥夺及其重要性,就会产生严重的误导。

人际福利比较和同一个人的不同状态间的比较是不同的。上述的适应性问题所影响的是人际效用比较,因为它使得长期受剥夺的人并未对其遭受的困境给予应有的重视。他们偶尔才有的快乐也许减轻了精神上的压抑,却并未消除,甚至没有明显减轻他们在生活中受到的事实上的剥夺。仅仅因为他们微不足道的快乐就忽视了其生活中的更大不幸,绝不是认识社会公正问题的正确方法。

[2] Layard,Happiness(2005),p.4.

对于那些一直遭受剥夺的人们来讲,功利主义者将基于幸福或愿望实现的数学计算作为社会选择的依据是极为不公的,因为我们的思想和愿景会随环境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使我们更能忍受一些不利的境遇。对于困境的“隐忍”使得那些传统的无助的受压迫者对生活习以为常,如对立情绪严重的社区中受到压制的少数族裔、血汗工厂中受到剥削的工人、靠天吃饭却又缺乏保障的佃农、存在性别歧视的社会中的家庭妇女。这些受到剥夺的人也许缺乏企望根本改变的勇气,因此通常会根据自己觉得可能得到的事物,来调整他们的愿望和预期。因此对于极小的施舍,他们也会感到欣喜不已。

幸福视角近来受到了强烈的推崇,而这不只是来自理查德·莱亚德。[1]对于这种新的功利主义幸福观,有必要弄清其中所涉及的新问题。边沁所阐述的18世纪启蒙运动哲学正在试图复兴。[2]我们必须在承认上述的幸福适应性的基础上,具体考察其主张是否可以接受,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可以接受。

[3]关于效用尺度对剥夺作出的适应性调整,我在以下论述中已讨论过其深远的影响效应:“Equality of What?”in S.McMurrin(ed),Tanner Lectures on Human Values,vol.I(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0);Resources,Values and Development(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Commodities and Capabilities(Amsterdam:NorthHolland,1985;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See also Martha Nussbaum,Women and Human Development:The Capability Approach(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