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矿物质颜料石青、石绿作为主色的山水画。清代张庚说:“画,绘事也,古来无不设色,且多青绿。”现存最早的山水画——隋展子虔《游春图》就是青绿山水。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才确立了青绿山水的基本创作特色,在北宋达到高峰,名家辈出,出现了像王希孟《千里江山图》这样成熟的作品。
青绿山水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大青绿山水多勾勒,少皴笔,着色浓重,装饰性强,后来甚至发展为金碧山水,是北派山水的代表性特色。唐代与之相对的,是以王维为代表的水墨淡彩山水,即南派山水。大青绿山水虽然很重写实,但装饰意味太浓,设色过分浓艳,在文人画兴盛以后,逐渐失去画坛正宗的地位,而演变为小青绿山水。
小青绿山水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罩青绿。这种小青绿已经失去了青绿山水特有的色彩特征和写实精神,虽然它的山石也以青绿着色,但却要求以水墨皴染为底色,并且限制使用厚重的矿物质颜色,而改用较为轻薄透明的草绿(花青加藤黄)和赭石等色,最后才以经过调制的石绿、石青局部罩染,其风格、意趣已与大青绿山水大相径庭,而更接近文人水墨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