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老子一直被人误解,甚至连伟大的司马迁也误解了他,《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竟然把老子说成是“隐君子”。后世更是将老、庄并称,老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实在“逍遥”得太久了。
老子的“功成身退”,是要人们在为人处世上效法“大道”。“道”化育万物却不据为己有,生成天地却不自以为有功,为万物之宗却不自居主宰。因而人也应该为国立功但不居功,为民兴利但不图报,为国家为民族奉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后就淡然退隐,像“大道”那样无私无欲,利国而不争权,利民而不为己。
老子的后半生的确以隐居终老,这是因为他看到周室的衰微和政治的腐败才去职的,辞官好像不是他的本意,假如他绝意仕进就不会出仕周朝。《史记》本传载他告诫孔子的话说:“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注解这两句说:“言若得明君则驾车服冕,不遭时则自覆盖相携而去。”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也说过:“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可见,老子与孔子对于仕隐的价值取向基本相同,他们的人生道路也大体相似——看到自己不遇其时后就远离了官场。但并没有谁因此而说孔子是“隐君子”,为什么偏偏要称老子是“隐君子”呢?
关于仕与隐的话题,老子谈得最多的是“功成身退”。可惜人们过分强调了“身退”,而没有充分注意到他所说的“功成”。在这四个字中,“功成”不仅顺序上处于“身退”之前,而且逻辑上也居于“身退”之先,没有“功成”就无所谓“身退”,就像没有“仕”就谈不上“隐”一样——有谁称过农民为“隐士”呢?
老子从来就没有像庄子那样看重人生的“逍遥”,没有追求过什么个人的“自由”,他自己就曾出任过周“柱下史”之职,自然他也绝没有劝导过别人去当“隐君子”。
一个伟大的民族却不认识自己民族伟大的智者。
“功成身退”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一种崇高的生命境界。
真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