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我以前以为,无明是一种人生不觉悟的状态,不知道还有无始无明。无始无明的根源是什么?
济:原来有。《六祖坛经》说:“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
周:如果说无明是蒙昧造成的,根源在认识,那么问题就在于改变认识。
济:有相通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比如说,无明是痛苦的根源。那什么才是智慧的认识?虽然你认识到无明的过患,但你建立起来的认识,可能还是属于无明的范畴,只不过自己以为是正确的。
济:当心陷入一个念头时,这个念头会成为你的一切,完全控制着你。一旦你能体认到心就像虚空一样,那么,所有情绪不过是虚空中来来去去的云彩。不管念头是来还是去,是生还是灭,对你来说就没什么了。你看到念头的一切变化,但心是如如不动的。事实上,虚空才是心的本来状态,它是无限、圆满而自足的。只是因为我们的错误观念和设定,才使它变得狭隘扭曲。
济:其实,我们现在都处在无明的状态。人的内心时时有各种情绪产生,使我们不知不觉地为其左右。在此过程中,我们对自己的内心状态并不清晰,甚至在想要改变现状时,也是无能为力的。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无明状态。
周:不知不觉就是一种无思考的状态。
济:不知不觉是有意识的,不是没有意识,只是缺少对自我的觉察力。
济:在佛法看来,无明虽然是无始以来的存在,是生命中本来就有的,但这种存在是没有根的,是虚幻的存在,而智慧才是本质的存在。所以,一旦本质的存在彰显作用时,就会照破这种虚幻的存在。
济:人对世界有不同的认识,这是源于“知”的差别。在佛教中,对“知”有两种不同看法,既有“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的赞誉,也有“知之一字,众祸之根”的批判。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知”包括正知和不正知两种。所谓正知,又可分为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指正确的认知;第二个层次,是通过禅修开发内在智慧,使心具有镜子般的觉照力,对内在的任何变化清清楚楚;第三个层次,是佛陀的正遍知,又叫大圆镜智,如实了知宇宙人生的一切。平常的人,心都处在不正知的状态。因为失去正知,就会产生妄知,即错误认知。
周:每个人原来都有?
济:还说不上执著,它是迷惑生命产生的根源。因为有无始无明,使我们看不清生命的真相,也看不清世界的真相,所以它是认知的障碍。因为这种障碍,就会导致错误认识,进一步发展出烦恼。在佛法修行过程中,必须不断消除这两种障碍。当二障彻底消除之后,生命才能达到完整的觉醒。就像天上的月亮,我们有时看到的是半个,有时看到的是小半个,有时甚至完全看不到。不是月亮在变化,而是它被不同程度地遮蔽了。修行,就是不断消除遮蔽的过程。
济:因为无明,所以导致我们在认识上有迷惑。就像眼前有一层浓雾,使我们什么都看不清楚。
周:没有对自己的思考进行思考。
济:无明是产生我执和法执的。
周:缺少正知,是因为失去,还是原本就没有?
周:浑浊是因为受到外界的干扰,排除外界的干扰,就可以沉淀下来。这的确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行为。接下来,对业已沉淀下来的心念进行观察,可以说是内省,是特殊的认识行为。
济:哲学喜欢追问第一因,追问最初是怎么产生的,而佛法认为,无明是无始的存在。生命有两个面向。西方哲学说“人有魔性,也有神性”;中国哲学说“人人皆可为尧舜”,也说“人与禽兽相异几希”。而佛法认为,人有明和无明两面。明是代表觉醒的状态,无明是代表迷惑的状态。当你没有体认到智慧时,生命是处在迷惑的状态;一旦体认到智慧,就进入觉醒的状态。就像光明和黑暗,光明出现时,黑暗就消失了。每个生命内在都有一盏智慧明灯,当这盏灯被点亮,无明当下就不存在了。当周边环境一片漆黑时,我们可能对这个环境有很多想象,不知道它到底是怎么回事。这种想象会让我们产生种种烦恼,落入这样那样的情绪,痛苦不堪。一旦光明出现,我们才会看到人生真相,看到世间真相,烦恼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周:佛教也一样吧?
济:每个人原来都有。佛法认为,人人都有觉悟潜质,但要通过修行开发出来。换言之,这个宝藏是人人具足的,但能否开发出来,取决于每个人自己。
周:我本来以为,无明是由我执和法执而来。
济:就像一潭水,当它在浑浊的状态,我们没法看清其中究竟有些什么。只有当水沉淀下来,才会变得清明透彻,其中再出现什么,就一览无余了。心也是一样,当我们躁动不安时,就像浑浊的水。这就需要通过禅修让心沉淀下来,才能看清每个起心动念。
周:障碍在哪里?
周:这个根本无明是不是人与世界固有的关系造成的,这种关系必然导致某种执著?
周:那么,无明就是人的心灵还没有被智慧照亮的一种状态。
济:障碍有两种,一是所知障,一是烦恼障。为什么我们不能正确认识真理?就来自认识上的障碍,其根源在于生命内在的无明。佛法认为,每个生命既有觉醒的力量,也有原始的蒙昧,即无始无明,根本无明。
周:请你具体描述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济:印度所有宗教普遍认为,造成人生痛苦的原因,是无明、欲望、贪著和错误想法。
周:这点我就不明白了,如果说生命中原本就有无明的话,那就很难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