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学网 历代文学
收录来自古今中外 20 多个朝代,近 60个 国家的作者超 3万 人,诗词曲赋、文言文等作品数近 60万 个,名句超 10万 条,著作超 2万 部。

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 作者:周国平 近现代)

章节目录树

洗干净的衣服还是衣服吗?

上一章 下一章

周:心和性的关系,也许可以这样来归纳。一个含义是,由我执导致的心理活动会积累成为不良的习性。另一个含义是,去除我执,就能回归清净心,洞察无我之本性。

济:佛法认为,既有染污的妄心,也有清净的真心。修行,就是要去除染污的妄心。至于染污心被去除之后的那个心是什么,其实就是它的本来面目。就像一件衣服,本质上说是干净的,但因为我们穿的时间长了,积累了很多尘垢。在没有清洗前,我们看到的是一大堆灰尘和污垢,并习惯于这样的状态。所以当污垢洗掉之后,我们可能会产生质疑:还是那件衣服吗?还是那件和我们朝夕相处、须臾不离的衣服吗?我们的认识往往停留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停留在灰尘和污垢上,所以没办法理解:衣服洗干净了,那还有衣服吗?事实上,我们洗去的只是污垢部分。污垢洗掉之后,干净的本质才能真正显现出来。污垢的这一面相当于妄心,干净的这一面则属于真心。那真心到底是什么呢?当内在污垢不断减少的时候,当我们少一点焦虑、迷惑和混乱的时候,心就会呈现出清净的一面,让我们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宁静和喜悦。其实,它时常都在产生作用,只是我们的感受太粗糙了,没有注意到而已。

周:宋明理学有一个概念叫明心见性,也就是明真心见本性的意思。在一定的意义上,心就是识,佛教修炼的目标是通过转变识来转变心。我想问的是,当错误的识排除以后,那个转变以后的心是什么?

济:心和性的关系主要在于,心理活动会积累成为习性。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性格,这个性格从哪里来?就来自心理活动的积累。比如有的人贪惯了,看到什么都起贪心,就会成为贪性人;有的人很有悲心,不断重复这种力量,就会成为慈悲的人。此外,有的人心胸狭隘,有的人豁达大度;有的人自私自利,有的人大公无私,这些都是心理活动不断重复的结果。

周:佛教经常谈论心和性的关系,也想听法师说一说。

济:如果没有认识,没有知觉,那就是木头,不是心,不是生命。佛经中说到佛的智慧,其中有一种叫“正遍知”,也是佛陀的十大名号之一。佛法认为,佛陀是一切智者,具备一切智慧,可以对宇宙中的一切遍知无余。因为这种认知来自心的本质,而心的本质就是世界的本质。当他体认到心的本质之后,就同样对宇宙具有无限的认知能力。除了对本质的认识之外,佛陀还了知一切差别现象,佛法称为差别智。这种差别智需要学习,不是通达根本智之后自然具备的。但对一个通达根本智的人来说,他学什么都会特别快。在菩萨道的修行中,菩萨要从五明处学。也就是说,他要去学习世间的一切学问,这样才能有各种方式,善巧方便地利益众生。但通达真理的智慧不是学来的,而是需要体证。

济:首先要搞清楚,是什么意义上的摆脱,是彻底摆脱,还是暂时摆脱?在佛教中,对这个过程有非常完整的阐述。无论是认识的改变,还是心的改变,都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你在见道位获得这种认识,就像偶尔一阵风把云吹开,暂时看到了蓝天。但云很快又会回来,还需要不断努力,直到彻底去除这些产生云的因素,你的认识才是圆满的。这时候的修行,就要让这个正确认识从短暂的体验不断延长,最终云开雾散,明明白白。它有这么一个过程。

周:心其实就是识的载体,我觉得心没有认识是不可能的。摆脱了错误认识,就意味着形成了正确认识,那还是和认识有关。也就是说,真心和正确认识是同一个东西。没有认识的心有没有?就像天空可以没有云那样。

周:心理活动会积累成为习性,这是一个含义。

济:一旦证得根本智,就完全具足了。不像差别智,了解这个领域的知识,未必了解那个领域的知识,需要一一学习。证悟并不是凭天分,也要通过修行的积累。所谓上根利智,其实是因为过去生的积累比较深厚,所以今生的起点特别高。只需三言两语的点拨,就能直达本质,明心见性。反之则是钝根,即遮蔽内在智慧的尘垢特别厚,要花很多时间来清理。但不论根机利钝,这种内在智慧是每个人都具足的,而且是无差别的,“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周:心摆脱错误认识以后,它和认识是什么关系?是不是摆脱错误认识以后,就摆脱了一切认识?

周:就是说,差别智是对现象的认识,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需要学习;根本智是对本质的认识,要靠体悟,不需要学习。那么,根本智完全是凭天分吗?

济:性其实可以有两种,即本性和习性。所谓本性,即本来具备的,比如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这个佛性是现成的,不是靠修行修出来的。在佛法中,有时也把佛性叫作真心,与之对应的就是妄心,即我们现前的、由错误认识所形成的各种心理活动。所以,心和性有相对的固定性,但它的内涵有时也会重叠。这就需要对佛法义理有一定素养,才能分清楚,这时候的心是指什么,性又是指什么。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