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用一个概念来概括佛教的话,是不是解脱?终极目标就是解脱?
周:如果对觉醒做广义的理解,那么可以说,一切精神导师都主张,人生的目标就是觉醒。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苏格拉底说: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佛陀也说:不知正确的教法而活百年,不如听闻正确的教法而活一日。这些教导高度相似。当然,对觉醒的定义会有差异。在佛教中,觉醒的涵义除了解脱还有什么?
济:是的。佛法认为,每个众生都有觉悟潜质。在佛性层面,众生和诸佛是完全平等的。为什么两者的显现如此不同?就在于迷和悟,即迷惑和觉醒的生命。《六祖坛经》告诉我们:“前念迷即是众生,后念悟即是佛。”当生命陷入迷的状态,就像进入乌云,四顾茫然,不见天日。当生命进入悟的状态,就像进入晴空,万里无云,一片澄澈。迷和悟不过是一步之遥,云彩和蓝天也不过是一步之遥,只要跨过去,并不遥远。
济:佛教所说的觉醒,并不是一般人理解的“清醒”,也不是与“难得糊涂”对应的“洞明世事”。为什么世人会通过喝酒来麻醉自己?因为他们觉得清醒的时候想法很多,又不能解决,更烦恼,更痛苦,所以通过喝酒来暂时忘记。这样的清醒,和佛教所说的觉醒是完全不同的。
济:所以佛法特别强调正见,即如实见。如实,就是符合事实真相。生命真相到底是什么?你只有看清以后,才能摆脱错误认知。世界本是无尽的虚空,而我们的心更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完全可以在其中自由自在。但我们有了错误设定之后,就会形成一个陷阱,把自己束缚其中,不得自在。所有的不自由,都来自心的狭窄设定和执著。当你发现这个设定原本是不存在的,就没有什么能束缚你了。
周:那么,觉醒和解脱的关系,也许可以这样来界定:唯有通过觉醒,才能真正解脱。
周:相同点就是觉醒的潜质。
周:这不是觉醒,而是觉醒的反面——麻醉。
济:可以自己去审视。佛法中,什么是无常,什么是无我,什么是空,都有相应的认识标准,同时还可以通过实修体证。
济:佛教所说的觉醒,是对生命如实、透彻的认识,同时,它还是生命内在的强大力量。真正的觉醒,是以如实的认识为基础,进而落实到心行,开启生命内在的觉性。只有这样,才能走出迷惑的泥潭。他知道世界真相是什么,不会有认识上的迷惑;他知道怎么做才是自利利他的,不会有选择上的矛盾。对于这样的人来说,有什么值得烦恼,有什么可以痛苦的呢?所以说,觉醒的意义正在于此。
济:对。
周:世界本来是一个虚空,认识到这个真相,人不是感到绝望,而是获得了自由。这也是佛法的独特之处。柏拉图和基督教都是因为不能容忍虚空,所以才要设定一个理念世界或上帝。
济:正见的建立,没有离开缘起,需要通过不断的闻思和实践,是一个理解、接受、运用的过程。因为理解,才能建立正确标准;因为接受,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自身观念;因为运用,才能将闻思得来的概念化的观念,真正落实到心行。如果仅仅是概念上的认识,没有落实到心行,有时反而更纠结。就像有些人,好像能看得破,但又放不下,还不如稀里糊涂的人好过。也因为如此,往往会让自己和他人对学佛产生怀疑。只有当佛法正见真正成为自身观念、心态及生命品质,无论你说什么,做什么,都是如法的,都会让生命有正向的成长。
济:除了对负面的否定,还包括对正向的开显。佛教认为,佛陀有三种功德,即断德、智德和悲德。断德是涅槃的功德,彻底平息生命内在的迷惑烦恼;智德是对智慧的成就;悲德是对慈悲的圆满。所以除了否定之外,更重要的是正向开显。
周:解脱就是解除迷惑,而生命本身蕴含着解除迷惑的能力。所以,要依靠自己固有的潜质,用自己的觉悟照亮自己的生命。
周:人人都有觉醒的潜质,开发这个潜质,就是认清生命真相的一个过程。
周:怎么判断我现在获得的是不是正见?
济:佛陀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发现人有自我拯救的能力。在迷惑烦恼的背后,生命还有觉醒的潜质。一旦开发这种潜质,就能解除困惑,摆脱烦恼。换言之,生命本身就有自救的能力。佛陀的这个发现,给人类带来了希望。这也是佛教与其他宗教的不共所在。其他宗教往往把问题都归于救世主,而不是靠自己解决。但救世主到底能不能解决?是另一回事。
济:如实见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是摆脱迷惑系统,二是如实了解生命。佛法非常强调中道,所谓中道,不是一种折中,而是远离偏见,摆脱片面认识。当你产生片面认识时,就只见其一而不见其他,并由此影响你的生命状态。
周:当一个人没有真正醒悟时,这些对于他来说仅仅是一个知识、一个观念,怎么真正变成自己的心识?
济:用觉醒来表达,应该更完整。解脱还偏向否定。
济:佛法认为,凡夫和佛菩萨的根本区别,就是迷和悟。从人格而言,凡夫和佛菩萨有着天壤之别,一个烦恼重重,一个悲智圆满。如果就这个结果来说,我们往往对修行没有信心,觉得自己永远不可能成就佛菩萨那样的品质。所以我们要去寻找两者的共同点,及最初的分歧从何而生?只有找到相同点,修行才有希望。否则就像蒸沙不能成饭一样,是不可能修出来的。
周:正见一定是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