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学网 历代文学
收录来自古今中外 20 多个朝代,近 60个 国家的作者超 3万 人,诗词曲赋、文言文等作品数近 60万 个,名句超 10万 条,著作超 2万 部。

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 作者:周国平 近现代)

章节目录树

人性有差别吗?

上一章 下一章

周:这还是侧重善恶的一面,根机的利钝是什么?

济:有些人的确比较难,还有些人会比较容易,这和习性有关。但从汉传佛教的主流思想来说,更认可“人人皆有佛性,皆能成佛”的观点。每个人在生命延续中形成的习性不同,这种习性经过漫长的积累,想要改变确实很难很难。

周:耶稣说要积聚天上的财富,不要积聚地上的财富。这和佛陀的思想是一致的,天上的财富属于每一个众生,但许多人不知道,拼命在寻找地上的财富。

济:钝和利的差别,取决于心灵的尘垢。所谓利根,就是无明烦恼很少,心本身在比较空灵的状态,再有明眼善知识善巧点拨,就能“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反之,如果无明烦恼很多,就像被乌云层层遮蔽的天空,内在的智慧光明难以显现出来。这就需要通过渐修把尘垢清理干净。

济:作为意愿来说,是可以自由选择的。但可能性有多大?又是另一个问题。就像你想成为总统,想是可以想,但能不能做到?还需要很多客观条件。从究竟意义上说,众生是平等的,但就显现而言,还是有巨大的差别。在《瑜伽师地论》中,就把人分为不同种性,有菩萨种性、声闻种性、缘觉种性、不定种性,甚至还有无种性,认为这部分人根机太劣,没有办法成佛。

周:我觉得说得对。

济:简单地说,就是听闻佛陀说法音声而悟道的人。佛世时,很多弟子追随佛陀出家,他们听到佛陀阐述的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之后,断除烦恼,解脱生死。这样一批人叫作声闻,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小乘。他们修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自己证得涅槃,不再轮回。更高一层就是菩萨的道德,是以成佛为目标。不仅要自己解脱,还要帮助一切众生走向觉醒。它的特点是慈悲,这是成为菩萨的关键。

周:前世轮回中的种子,我无法对它们有任何影响,但这些种子的力量可能很大,是我对抗不了的。所以,我的现世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些种子决定的。如果种子总体上是不好的,那我的行为肯定是不好的,我能对它负责吗?人有多大的力量来对抗这些现成的种子的力量呢?

济:佛法是应机设教,根据众生的不同根机,而有种种法门的设立。即使在一个宗派中,还会有进一步的细分,比如禅宗的顿悟和渐修。顿教对根机要求比较高,是对上根利智者所说,直接告诉你向上一着,把最精髓的部分指给你。而对那些根机比较钝的人,则会用渐修渐悟的方式加以引导。

周:钝和利应该是慧根的差别吧?

周:这也可以说是种性的差别吧?

周:习性和天赋是两个概念吧。

周:人天乘包括所有的人,其道德要求实际上就是做人的道德底线了。

济:进一步,是声闻乘的道德,是为解脱服务的。

周:种性也有善恶道德层面上的区别吗?

济:不同种性中,还有根机利钝的差别。或者说,在利根或钝根中,也有不同种性。比如在菩萨种性中,有菩萨种性的利钝;在声闻种性中,有声闻种性的利钝。此外还有一阐提人,属于无种性,但我觉得这种说法也不是绝对的。每个人都是善和恶的综合体,差别只是在于,有些人善的力量比较大,有些人不善的力量比较大。

济:在佛教中,种性是指人们因为往昔生命经验的积累而形成的不同习性,不是道德层面上的区别。

周:“声闻”二字的含义是什么?

章节插图

周:佛教有声闻乘、菩萨乘之分,修行的要求有何不同?

济:在声闻乘、菩萨乘之外,还有人天乘,三乘有各自的道德要求。可以说,道德贯穿着佛教的整个修行,其中最基础的是人天乘的五戒十善,这和儒家的五常、基督教的十戒有相通之处,重点就是做一个好人。我们现在是人的身份,就要有符合这个身份的行为,才能保证未来继续做人。

章节插图鲁飞 摄

济:习性和天赋有关。因为你的习性,造就了某种天赋。有些人特别喜欢读书,来生学起来会感觉驾轻就熟;有些人特别喜欢艺术,来生一接触很容易有所领悟。这种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此外,有些人会形成贪婪的习性,有些人会形成自私的习性,有些人会形成慈悲的习性。总之,我们发展什么心理,它的力量就会特别强大,进而成为心理主导。

周:这说明价值观很重要,而人在相当程度上可以支配自己的价值观,这就是突破口,通过支配价值观来改变好坏习性之间的力量对比。

周:佛教说众生平等,可是又承认生命的起点不同,好像又是不平等的。

济:正因为如此,佛陀一再告诫我们:寻找自己比寻找什么都重要。如果没有一种智慧的教育,人生真是悲哀。因为看不清,就会对一切充满困惑,充满无奈。就像有的哲学家,有一定慧根,能看透人生的荒谬和虚幻,知道什么没有价值。但究竟什么才有价值?怎样才能找到最有价值的?让他们很痛苦。所以,认识到生命最大的价值,并有正确手段去实现,才是更重要的智慧。

济:生命是无尽的积累。每个人的积累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生命起点。因为起点不同,你会发现,有些东西学起来很容易,有些东西学起来很困难。而对其他人来说,他们的所长和不足,也许和你恰恰相反。

周:成为人天乘,还是声闻乘、菩萨乘,这可以自由选择吗?这三乘是固定的分类,还是一个阶梯,可以一步一步往上走?

济:很多人对自己的言行的确是身不由己的,因为生命已经形成强大的惯性,人在这些习性中根本就看不清楚,只能被它左右。如果一个人缺乏智慧,就不可能反省和修正自己。所以,接受智慧的教育很重要,这样我们才能看清,生命中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没有价值的。因为看得清,才知道如何正确选择。

周:因为积累的习性不同,或者说因为天生的悟性不同,是不是修行的手段也不同?

周:所以有两个层面。一是种性,即慈悲程度的差异。二是根机,有利钝的差异。这二者之间又有交叉。

济:佛法告诉我们,虽然生命中积累了很多不良种子,但我们也具备解决问题的潜力,同时,佛陀还给我们指出了开发这种潜力的方法。佛经讲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亿万富豪的独子从小走失,在外流浪。虽然他名下有很多财富,但他一无所知,只能四处乞讨。我们的生命现状也是这样。每个众生都拥有无尽宝藏,但因为我们不知道,所以让生命充满匮乏感。

济:这种不平等的显现,正是基于平等的规律。如果今生的善恶积累不同,来生就一笔勾销,全部从头再来,那才是不公平。在因果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你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谁也无法投机取巧,无法将不属于自己的成果纳为己有,或是将属于自己的果报推给别人。所以佛法认为,应该从行为来判断人的高低,而不是从身份和血统。如果你的行为高尚,那你就是高尚的;你的行为低贱,那你就是低贱的。今天的行为,决定了你的未来是什么,你的生命品质是什么。

济:根机利钝和种性还不太一样。种性是唯识宗的思想,是根据人的性格特点分为五种性。比如有的人偏于自了,就属于声闻种性;有的人富有爱心,就属于菩萨种性。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