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学网 历代文学
收录来自古今中外 20 多个朝代,近 60个 国家的作者超 3万 人,诗词曲赋、文言文等作品数近 60万 个,名句超 10万 条,著作超 2万 部。

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 作者:周国平 近现代)

章节目录树

迷惑是苦,觉醒是乐

上一章 下一章

济:前面说过,生命有两个层面,一是迷惑的层面,一是觉醒的层面。由迷惑的力量,会开展出一个虚幻的世界,轮回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荒谬的世界。人因为看不清,就会对自我和世界产生错误认定,充满对自我的执著,对永恒的期待。这种执著和期待才是产生痛苦的根源。如果我们能如实观照,看清世界的虚幻本质,看清它是由迷惑发展而来,就能对此保持一种超然。当我们不再陷入对它的执著,它的存在和变化就不会对我们构成困扰了。

周:也就是说,迷惑造成了苦,解除了迷惑,进入觉醒状态,人生就是快乐的。那么,快乐只是解除迷惑之后的一种状态吗?人生有没有正面的快乐?比如说欲望,西方的快乐主义哲学家认为,欲望是快乐的源泉,当然要合理节制,欲望膨胀会导致痛苦。如果人没有欲望,那会是一种什么状态?我想知道佛教对欲望是怎么看的。

济:佛教并不完全否定欲望,而是认为欲望有三个属性,即善、不善和无记。无记属于非善非恶的,比如饿了吃顿饭,渴了喝杯水,都是正常需求。但把这个欲望不断升级,比如一定要吃什么喝什么,又没条件达到时,就可能采取一些不正当途径,甚至犯罪手段来达到目的。这个情况下,欲望就会演变为不善的。此外,想要修行佛法,包括造福社会、助人为乐等,则是一种正向的人生需求,佛教称为“善法欲”。大乘菩萨的无尽悲愿,利益一切众生的菩提心,就是对善的欲望的升华。

济:说生命本质是自由、快乐、清净的,不是要去讨好谁,而是因为“人生是苦”这个表达虽然是佛教的基本认知,但它是有针对性的,不是最完整的表达。生命有两个层面,从迷惑的层面来说,人生的确是苦的,但这只是生命的一个层面,不是最究竟的层面。佛经说:“心性本净,客尘所染。”这个苦是客而不是本,就像我们讲云彩和天空,云彩不是本质,天空才是本质。从天空的层面来看,本来就是澄澈而清净无染的;而从云彩的层面来看,的确在风起云涌,甚至完全遮蔽了天空。但我们要知道,云彩只是客,它是没有根的,它背后的天空才是根本所在。所以,我的说法不是为了随顺世人,而是根据佛法义理,客观、如实、正向地表达这个内容。

周:我觉得,讨论生命和苦乐的关系,佛教中一个根本的立场,仍然是要解除在生命真相问题上的大困惑。如果说,在解除大困惑之后,结论是生命的真相或世界的本质就是无我、四大皆空等,那就无所谓生命的苦和乐了,因为苦和乐都只是浮云。或者说,都是红尘,看破了红尘,苦和乐就都没有意义了。所以,佛教的终极目标是超越苦和乐的。

济:欲望带来的痛苦,并不仅仅在于欲望本身。正常的吃饭喝水,说不上有什么痛苦,反而是对痛苦的一种缓解,会给人带来暂时的快乐和满足。但欲望过分膨胀之后,痛苦就在所难免了。一方面,为了满足这种不断升级的欲望而忙碌,非常辛苦;另一方面,我们还会对需求对象产生依赖。因为依赖就害怕失去,患得患失。所以说,依赖和贪著是欲望产生痛苦的催化剂。现代人普遍觉得焦虑、恐惧、没有安全感,为什么?就和我们对欲望的贪著有关。很多人虽然有房有车,还是对生存充满焦虑,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比那些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人更焦虑。为什么?因为他们维持这种生活水准的压力,超过那些只求温饱的人。可见,让我们产生痛苦的不仅是欲望,还在于种种烦恼。要从根本上解决痛苦,就要破除无明,摆脱迷惑。

周:对于欲望这个概念要界定,我觉得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生命性质的欲望,自然规定的欲望,佛教对这个欲望是不否定的,也承认这种欲望的满足能给人带来快乐,当然是小的快乐。第二个层次是社会性质的欲望,受到社会上的观念、风气等影响之后,欲望发生了变化,超出了自然的规定,比如功名富贵之类。这种欲望的满足,从好的方面说,比如得到社会的肯定,也能给人带来一种积极的快乐。从坏的方面说,这种欲望膨胀,会让人迷失方向,离开生命本真的状态,就是佛教所说的贪嗔痴。第三个层次是精神性质的欲望,就是法师说的“善法欲”,包括社会理想、精神追求、艺术创造等,它给人带来的就是高层次的快乐了。如果这样来看欲望,佛教可能和哲学没有太大的差别。

周:我以前认为佛教是消极的,这可能是个错误认识。其实很难说佛教是消极还是积极,消极是贬义词,积极是褒义词,有一个价值评判。佛教揭示的是生命的真相,不应该用消极或积极来论定。我仍然有一个疑问,你刚才说生命的本质是宁静、快乐、自由,我觉得这应该是看清了生命的本质之后从中解脱出来的一种感觉,但不能因此得出生命本质是宁静、快乐、自由这个结论。那么,佛教对于生命本质到底怎么看?不必在乎人们会做出什么评价,他们说这是消极的,我们就不直接这样说了,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说,生命的本质就是这样的。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