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近几十年来,西方心理学深受佛教的影响,大量吸收“正念”等内容,用于心理学的学科建设及心理治疗。此外,还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等各个领域。当然,他们对佛法的介绍和应用,会根据西方人的方式去选择和表现。佛法对心理的分析很细,有真心和妄心两大体系。就妄心的系统而言,唯识宗讲得最详细。比如潜意识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它是如何作为生命载体,承载生命信息,并把我们的经验转化为心理力量?除了潜意识,佛法对心理活动的分析还有种种“心所”,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普通心理,类似传统心理学中的知情意,佛教称为遍行心所,包含在一切心理活动中。二是烦恼心理,是对不良心理的剖析。三是解脱心理,是为解脱服务的正向心理。在《大乘百法明门论》中,就把心理活动分成六类共五十一种。此外,还有以五蕴所作的简单归纳。五蕴为色、受、想、行、识,是组成生命体的基本元素。色代表物质的存在,受、想、行、识代表精神的存在——受是情感,想是思维,行是意志,识是了别的作用。我前两天在北师大做了一场佛学讲座,题目是“心理学视角的佛学世界”,就是帮助大家从心理学的角度了解佛学。
周:你弘法时唯识讲得很少吧?因为很难懂。
周:这其实已经不是心理学的问题,而是人生观的问题。对自我的错误认定,常常是心理疾患的症结所在,而只要真正彻悟了无我的道理,附着在自我假象上的一切纠结、烦恼就一扫而光了。所以,佛教和哲学都是从大处着眼,心理学是在小处着手,也许可以结合起来,用宏观统率微观,以人生觉悟的启迪为本,辅以心理治疗的技术,把大小问题都解决。
周:第一原理非常明确。
济:比如,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产生冷漠、隔阂,甚至冲突?就是因为建立并执著自我,为了保护自我而采取很多自他对立的措施。当自我封闭的时间长了,人就会和外界产生疏离感,只有那些自我认定的东西才和“我”有关,比如我的家庭,我的事业。所有这些一旦贴上“我”的标签,就变得重要并具有排他性。
周:中观告诉你,束缚你的一切都无自性,都是假的。但缘起的假相如何形成,心与物是什么关系,唯识学就讲得特别清楚。
周:你从心理学视角探讨佛学,有没有一个理论框架?
济:我不会用很专业的术语来说,而是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我现在给心理学界做的讲座比较多,从唯识的角度阐述会更契机。因为唯识对心理现象的分析特别透彻,能帮助他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心灵世界。每个人都是活在自己的选择中,这个选择往往是由错误认知和不良需求决定的。只有对生命有了深刻认识以后,才知道人生的价值究竟在哪里,知道应该选择什么,舍弃什么。
济:但唯识要阐明迷惑系统的构建,涉及到方方面面。所以自己学唯识比较难,但如果有人指导,把核心和关键点说清楚,其实也不是很难。
济:被不良需求和错误观念所支配,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所以,每个人都需要解脱。中观见告诉我们,束缚你的一切都是无自性的,从而各个击破,层层扫荡。而唯识见说明,你现在认识的世界和你是什么关系,这些束缚是怎么形成的。从意识到潜意识的形成,从阿赖耶识到末那识的形成,到它们怎么卡住你,怎么让你越卡越深,把这套系统完完整整地给你说清楚。
周:你的《认识与存在》就已经把它说清楚了。
周:人的大多数心理活动都是盲目的,没有看到生命本来的样子,完全被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由环境造成的认识和情绪支配了,所做的选择也往往是由错误认知和不良需求决定的。只有对生命有了深刻认识,才知道人生的价值究竟在哪里,应该选择什么,舍弃什么。
周:现代人容易患心理疾病,从哲学的角度看,根源是没有想明白人生的根本道理,就容易对小事情想不开。佛教对人的心理有深刻的分析,想听法师谈一谈。
济:会有一个思路。心理学有很多流派,佛教也有很多宗派,但“心”是它们共同的关注点,包括佛教心理治疗的原理,佛教对心的认识,以及对心理问题的解决。自古以来,佛法一直被称为心性之学,因为它整个就是在解决心的问题。
济:中观的思想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你抓住一点,就可以用这个原理去看待一切。换言之,中观是给你一个核心观点——无自性,一切法都是缘起的,一切法都是无自性的,所以一切法的存在都是条件和变化的假相。《金刚经》中有个非常辩证的公式,比如说到世界:所谓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说明所谓的存在只是条件假相而已,缘起有的世界,本质是无自性空。任何一个现象都可以做这样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