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学网 历代文学
收录来自古今中外 20 多个朝代,近 60个 国家的作者超 3万 人,诗词曲赋、文言文等作品数近 60万 个,名句超 10万 条,著作超 2万 部。

静静的顿河 作者:米哈依尔·肖洛霍夫 俄罗斯)

章节目录树

第十七章

上一章 下一章

“阿布拉姆松、我,还有另外几个同志一同到卢甘斯克去做宣传鼓动工作。”

“嗯,当然要去!我不能袖手旁观呀!”

他们俩都故作镇定,冷冷地道了别,但是本丘克理解,而且也应该理解:她是害怕失掉决心。

安娜回头看了看,快步走去。

“我请求你……听我说,要小心点儿!你答应我这么做吗?行吗?我给你多留下一双毛袜子。别伤风,尽量不要使脚受潮湿。我会从卢甘斯克给你写信来的。”

“坦白地说,我舍不得离开她。”本丘克脸色阴沉,强颜欢笑说。

“到哪儿去?”本丘克惊讶地问。

她换好衣服,从屏风后面走出来。穿了一件保护色军便服上衣,腰里扎着皮带,口袋被乳房顶得稍稍鼓起来一点;仍旧穿着那条有好几个补丁、但是非常干净的黑裙子。不久前洗过的浓密的头发显得很蓬松,从发髻里扎煞出来。她穿上军大衣,紧着腰带(刚才那股兴奋劲儿不见了,声调变得沉闷,带着恳求的神情),问道:

米列罗沃市内,人心惶惶、拥挤不堪。本丘克在那里耽搁了几个钟头,就搭乘下一趟火车赶往格卢博克。第二天他接过了机枪队队长的职务,第三天的上午就参加了跟切尔涅佐夫率领的部队的战斗。

她笑了起来,把红扑扑的脸颊贴到他脸上,说道:

“你先走。我马上就来。”她在屏风后面回答说。

“你知道,阿布拉姆松在这儿哪。他很想见见你。另外还有一个新闻——我今天就要走啦。”

本丘克在镇上一直逛到黄昏,感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不安,而且有这么一种感觉,仿佛从他身上割去了什么东西,而他怎么也不能适应这种新情况。他心不在焉地打量着那些陌生的赤卫军和哥萨克们的面孔,有一些他认了出来,有许多人也认出他来。

“你的病好啦?好极啦!我们要把安娜带走,”他眯缝起眼睛,话里有话地暗示说,“你不反对吗?不反对吗?对对……对对,好极啦!我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你们在察里津这段时间大概已经混得很熟啦。”

“舍不得?!这可太多情啦……安娜,你听见了吗?”

不久,阿布拉姆松就来了。他仍旧像从前那样热情、积极、活跃,他那像涂了一层松焦油似的甲虫壳一样的脑袋上的斑白头发依然是那样闪着白光。本丘克从心坎里高兴起来。

一个钟头以后就要去参加进攻了,这才剪断他的离愁。

一月十六日的黄昏,本丘克和安娜来到沃罗涅什。他们在那里住了两天,就又到米列罗沃去了,因为就在起程去卡缅斯克那天收到消息,说顿河革命军事委员会和忠于它的部队在卡列金的部队压境的情况下,转移到米列罗沃去了。被迫撤离卡缅斯克。

安娜走了以后,本丘克感到非常孤单。他从外面回到屋里,但是立刻就像被烫了一下似的,又从屋里跳出来……那里的每一件东西都还在显示着她曾在那里住过,每一件东西上都还保留着她的气味:忘记带走的手绢、战士的军用背包、铜水杯,——一切她曾经摸过的东西。

阿布拉姆松在屋子里来回踱着,他一面走,一面从箱子后头拿起了一本落满尘土的加林-米哈伊洛夫斯基的书,猝然全身抖动了一下,开始告别。

“我希望,咱们能在罗斯托夫见面!一路保重,阿尼娅!”

“你看,我真是舍不得离开你啦。起初,阿布拉姆松建议去卢甘斯克时,我很高兴,但是现在我觉得,离开你,在那儿我会感到寂寞。这再一次证明,感情在当前是多余的东西——它会变成累赘……好,说来说去,还是再见吧!……”

他出来送她。安娜慌慌张张,不断地耸着肩膀,头也不回地走了。他想要唤住她,但是在道别的时候,他看见她略微有点儿斜的、蒙眬的眼睛里已经闪着过于湿润的目光;于是他克制着自己的意志,假装很高兴的样子喊道:

“你今天要参加进攻吗?”

“你说实话,并不是因为我离开队伍使你难过,而是因为我要离开你,才使你难过,是吧?不过这是暂时的离别。我相信,干这种工作,要比在你身边打机枪对革命更有益些。我对宣传工作,也许比打机枪更在行些……”她顽皮地挤了挤眼,“虽然我是在像本丘克这样有经验的指挥员领导之下学的射击技术。”

走到一个地方,一个在对德国战争中和他同过事的哥萨克拦住了他。这个哥萨克把本丘克拉到自己住所,请他一块儿玩牌。桌边围了一群赤卫军和刚开到的水兵在打“二十一点”。他们在弥漫的香烟烟雾中,噼啪乱响地出牌,沙沙地数着克伦斯基政府出的钞票,嘴里骂骂咧咧,拼命地喊叫。本丘克很想到空旷的地方去,便走出来了。

她的眼睛不知怎么,一下子失去了光彩;告别的时候,她承认说:

“你收拾好了吗,安娜?”

“你要离开机枪队啦?”本丘克冷冷地问。

把切尔涅佐夫的队伍打垮以后,本丘克和安娜突然不得不分手了。早晨,心情激动、略带伤感的安娜从司令部跑来。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