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学网 历代文学
收录来自古今中外 20 多个朝代,近 60个 国家的作者超 3万 人,诗词曲赋、文言文等作品数近 60万 个,名句超 10万 条,著作超 2万 部。

我的世界观 作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美国)

章节目录树

献给莱奥·贝克的警句

上一章 下一章

本文是爱因斯坦为祝贺犹太拉比、神学家和学者莱奥·贝克(Leo Baeck,1873—1956)80岁生日的献词。原文发表在1953年5月23日为庆祝莱奥·贝克80岁寿辰而出版的两卷本文集上。

第一条警句是对贝克一生的一个简明扼要的概述。贝克是20世纪上半叶德国犹太人的道德化身。爱因斯坦把他与圣雄甘地和史怀泽列在同等道德地位上。

贝克1873年5月23日出生于普鲁士波森(Posen,现属波兰),是一位犹太拉比的儿子。1894年,他在布雷斯劳学习犹太神学,后来到柏林大学追随狄尔泰(Wilhelm Dilthey,1833—1911)学习哲学。1905年,他出版《犹太教要旨》,作为对神学家哈纳克(Adolf von Harnack,1851—1930)的《什么是基督教》的回应。这是一本通过新康德主义的棱镜重新解释犹太教的著作,让他一举成名,成为“自由犹太教”的代表。“一战”期间,他在帝国陆军当牧师。1933年纳粹上台后,他出任作为犹太人保护伞的“德意志犹太人全国代表机构”(Reichsvertretung der deutschen Juden)主席,为维护犹太人的利益与纳粹周旋。在1938年11月9日至10日的所谓“水晶之夜”后,他还没有完全放弃与纳粹进行合法斗争的想法。1943年,他自愿来到特雷津集中营(Konzentrationslager Theresienstadt),充当狱中牧师,安慰被关押的犹太同胞。在这里被关押的来自东西欧的14万犹太人,包括被送往特雷布林卡(Treblinka)和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数万名儿童,有12万人因毒气、饥饿和感染伤寒而身亡。“二战”后,他定居英国伦敦,同时也在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的希伯来联合学院(Hebrew Union College)任教,并担任“世界进步犹太教联盟”(World Union for Progressive Judaism)主席。

对于贝克在纳粹期间,尤其是在集中营期间的表现,亦有不同的评价。首先,他进入集中营初期,在吃住方面比其他狱友享受相对优越的待遇。其次,早在1943年,他就知道被送往奥斯威辛集中营的人都将被杀死,但还是决定不将此消息告诉狱友。第三,他主张为了维持集中营中的秩序,有必要选出犹太人当狱警。按照阿伦特的看法,这些犹太警察往往更粗暴。

贝克后来在集中营受到了非人待遇,他的四个姊妹死于集中营。晚年他出版了《族人以色列》(This People Isreal),其思想由“自由犹太教”向传统犹太教回归。种族大屠杀的发生,让德国犹太人试图将犹太文化与德意志文化在德国大地上结合而产生一种新的更高文化的理想彻底破灭。诚如他从集中营中被解放后所说:“对于我们犹太人来说,一个历史时代已经结束。”

试图智慧与权力兼得,极少有成功的,即便成功了,也只不过是昙花一现。

能在一个脑袋里永远和平共处的对立和矛盾,将所有政治上的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的体制都化为虚妄。

很少有人能够坦然平静地表达与他们社会环境中的偏见不同的意见。大多数人甚至不能产生这样的意见。

大多数愚蠢之人都所向无敌,而且总能稳操胜劵。然而,因各自为政,他们残暴的恐怖程度有所缓解。

观察和理解的乐趣是大自然最美丽的馈赠。

人通常不愿认为别人是聪明的——除非那是一个敌人。

我要致敬的这个人,一生乐于助人,不知何为恐惧,挑衅好斗与愤恨不满与他格格不入。这是伟大道德领袖的素养,也正是如此他们能为在自作自受的痛苦挣扎中的人类带来慰藉。

要成为羊群中完美的一分子,首先必须是只羊。

无论是谁把自己标榜为真理和知识领域里的审判官,都会被上帝的笑声挫败。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