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学网 历代文学
收录来自古今中外 20 多个朝代,近 60个 国家的作者超 3万 人,诗词曲赋、文言文等作品数近 60万 个,名句超 10万 条,著作超 2万 部。

中华上下五千年 作者:佚名 近现代)

章节目录树

大思想家荀子

上一章 下一章

在“法”的方面,荀子倾向的是给人们制定具体的行为规定。与孔子提出的“仁”为中心的“克己”、“修身”和孟子提出的“恻隐之心”、“是非之心”等相比,荀子更加侧重的是“法”。也就是通过政法制度的惩罚从而实现“仁政”的理想。他在强调礼的同时,还认为要有一定的政法与礼相结合。不过,在国家治理上,荀子最为看重的还是“礼”。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荀卿。他大约出生于公元前313年前的赵国。荀子生活的时期,正是齐、楚、燕、赵、秦、韩、魏七雄争霸时期。当时,齐国势力较强。齐王命人在都城临淄专门设立了稷下学宫,聘请来自各国的名士学者前来讲学,笼络诸多的知识分子,以此扩大齐国的影响。这些知识分子中著名的人士有孟子、邹衍等。荀子在这里了解了各大学派的思想。后来,他对各大学派的思想都提出过批评,唯独尊崇孔子。他认为孔子的思想是最理想的治国理念,自认为是孔子的继承者。其实,他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还批判地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自然观、社会观。

荀子重视学习,他认为学习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这在他的著作《劝学》中有具体的论述。他在《劝学》中提出“学不可以已”的学习观点,告诉人们学无止境的道理,还提出“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的专心致志的学习态度。同时,告诉人们“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要不断修身养性。另外,他认为教师在教学中也非常重要。因此要求学生做到,老师一定要做出榜样。荀子在自己的教学的实践中,总结出许多教育经验和学习方法,提出了许多闪光的教学理念,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多贡献。他培养了很多有才能的学生,其中著名的有李斯、韩非。

战国时代,先秦诸子百家中曾出现过一位大师。他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还提出“隆礼重法”的治国观点及“学不可以已”的学习观点。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荀子。

荀子“隆礼重法”的思想成熟后,他便开始游历各国,推行他的政治主张。最初他准备向齐王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有人在齐王耳边说他的坏话,不得已荀子离开了齐国。随后,荀子来到楚国,被楚王任命为兰陵令。这次又有人在楚王面前说他的坏话,荀子又离开了楚国。不久,他被赵王任命为上卿。这时,有人向春申君进言,要他请荀子回楚国。于是,春申君将荀子请回国,任命他为兰陵令。公元前238年,春申君被杀,荀子弃官,晚年主要从事教学和著述。

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分明,说理透彻,而且他的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旁征博引。文章中他用了比喻句、排比句、对偶句,这种集百家之长于一体的写作风格,被人们称赞为“诸子大成”。从文学的角度来说,荀子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当初,他在齐国“稷下学宫”时,曾专门到秦国考察过。他认为秦国以后最有希望一统天下,他希望秦国国君能够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同时,他还提出具体的措施。只是荀子的思想主张与当时秦国的政治不符,而没有得到秦王的重用。几十年后,他的学生李斯根据他的思想提出的“法治”和“王者之道”得到秦王的赏识,被任命为丞相。

在“礼”的方面,与孟子提出的“性善论”正好相反,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因此提出“性恶论”。荀子认为人一出生就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比如人饿了就想要吃饭,累了就想要休息等,这些都是人的本性。同时,所有的人都想要得到对自己有利的事物,讨厌对自己有害的事物。为了得到对自己有利的事物,人们会发生争执,所以他认为人一生下来本性就是恶的。虽然本性是恶的,但是人可以通过后天的环境和学习做到“善”。要做到“善”,人们必须学习“礼”。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而“礼”可以对人的欲望进行一定的限制。人们学习礼义就可以将他的恶的本性掩盖起来。当人的本性和礼仪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时,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圣人了。

荀子的思想影响了众多的人,他的作品流传至今,不愧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

荀子的思想自成一说,他不是延续孔子和孟子的以“仁义”为主的思想,而是提出以“礼”和“法”为主的行为规范。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