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人类的思维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产生想法,并对其进行判断。这两个过程是相互交织的,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我们总是在这两个阶段之间反复,甚至在几秒钟的时间内交替数次。在这种极为动态的情形中,对思考的艺术进行研究是非常困难的。相比而言,对每一个阶段进行单独的研究则容易得多。因此,我们将先集中篇幅对想法的产生进行探讨(第5~9章),然后再阐明如何对想法进行判断。
在研究者的努力下,我们对创造力的理解得以深化,一些被当作“真相”并流传已久的误读也得到了纠正。你一定也听说过其中的一些误读,并由此对什么是创造力以及创造力如何运作产生了一些错误的观点。用创造力的真相来取代这些错误的观点,便是开发创造潜能的首要步骤。因此,我们将要列举的事实是非常重要的,其中的一些观点我们在第1章中简要提及过,但这些真相值得我们反复回顾和思考。
[1]因为无法将两个阶段完全分开,因此在对创造性想法进行论述时,难免穿插着对判断想法的介绍,反之亦然。
本章将澄清这些关于创造力的误解,详细阐述富有创造力的人具有的特点,对创新的过程进行概述,并为你提供使用创造力潜能的方法。
你听过下面这些说法吗?“创造力是不能习得的”“富有创造力的行事方法就是忽略传统方式”“只有高智商的人才具有创造力”“服用药物可以提高创造力”“创造力和心理疾病有关”。这些说法流传已久,但是你知道吗,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1]
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创造力并不是学术热点。一名学者对23年间发表在《心理学摘要》上的121000篇文章进行了分析,只有186篇文章与创造力有关,这一比例不到0.2%。1在这项研究之后,人们对创造力的兴趣大为增加,很多以创造力为主题的图书不断出版。2学者们着手研究那些富有创造力的成功人士的生活轨迹,关注创新的过程,对不同情境中、各个年龄层的创造性表现进行测评。
尽管每个人都会产生想法并进行判断,但是行为的质量却千差万别。在处理问题时,一些人只会想出一个简单、粗浅的解决方案,并且不经辩证、评判就对其加以认可;而另一些人则会尽可能多地提出解决方法,其中包括了许多原创的、具有深意的想法,他们会对那些好想法进行批判性的分析,不断改进,使之更为出色。这便是“创造性的思考”和“批判性的思考”,这两个词将贯穿本书后面的章节。
乔治F.内勒认为“对很多人而言,富有创造力似乎仅仅意味着释放冲动或者缓和紧张……然而狂放地扭动身体并不能称为创造性地舞蹈,在画布上随性涂抹颜料也不是创造性地绘画”。3创造性虽然包含着希望打破既有模式和尝试新方向的意愿,但这并不意味着单单为了不趋同而特立独行或者自我放纵。忽略已有的知识和被既存经验所限制都是不对的。正如艾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所说的,“傻瓜的行为总是基于毫无知识的想象,学究则只凭借毫无想象力的知识进行活动”。4富有创造力意味着将想象和知识合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