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会上,程立首先承认自己设计的架构有问题,接着开始在白板上写写画画。这时,他不是在为自己辩护,反而是在证明自己的错误。
这时,一股莫名的压力绷紧了他的神经:新系统计划在2005年5月1日发布,这个时间点非常重要,因为腾讯的财付通要在当年6月发布,而一个月之后,PayPal将正式进入中国。从商业角度看,在5月发布,至少可以争取一个月的先发优势,但如果不能按时发布或者发布出去不能支撑业务,对支付宝和他本人而言都是不可承受的失败。
“算了,去不了阿里巴巴,去淘宝也行。”程立开始自我安慰。
此刻,程立开始尝试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他琢磨着同事的提醒,反思着新架构的利弊,思路也渐渐清晰起来:这个架构虽然新,但是开发起来很复杂,未来也很难驾驭,开发人员需要有一个很高的学习曲线,况且这个技术从来没有成功的案例,上线之后能不能扛住这么大的压力,都是一个未知数……
“叫到名字的跟阿里巴巴的人走。”主持的HR清了下嗓子,随后念出了一大串名字,大厅里的人一下子少了不少。
听了一圈发现没有自己,程立有点发蒙:“之前不是说好让我加入阿里巴巴吗?”当时的阿里巴巴在市场上知名度很高,程立最想去的就是阿里巴巴。
和老苗一样,程立也是蚂蚁金服最早的员工之一,伴随着公司的发展一路成长。
项目的工期是三个月。第一个月用于需求的梳理和架构的设计,后两个月进行研发。程立的人生大考就发生在研发中的第三个星期。
此刻,时针已经指向了凌晨三点。
他下了床,到窗边点了一根烟。
像老苗一样,程立也有花名,他叫“鲁肃”。取这个花名,一是因为他本人的性格就是老好人,这和鲁肃很像;二是他欣赏鲁肃那种不事张扬,却运筹帷幄、兢兢业业的态度。很多人并不知道,“三足鼎立”的战略其实最早是由鲁肃提出的。
“这哪行,一起来。”团队里不知谁先吭了声。
发现问题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作为项目的首席架构师,他要带领团队往新的架构走。随后,他在白板上写出了当天凌晨构思的新架构。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在这次沟通中,他耐心地询问项目组成员对于新架构是否有把握,直到获得所有人的认可之后,他才如释重负。
2005年2月1日,程立坐在阿里巴巴的会议室里,梳着分头、戴着黑框眼镜的他,正等着HR分配工作。当时他恐怕怎么也想不到,若干年后自己竟成为蚂蚁金服首席技术官和阿里巴巴集团的合伙人。
于是就有了上面那一幕,老苗的一句话,让程立与支付宝从此结缘,而当时年轻的程立,马上将迎来在支付宝的第一次大考。
很快,HR又开了腔:“叫到名字的跟淘宝的人走。”接着把“张三、李四、王五……”念了一遍后,依然没有“程立”,这时候大厅里的人又走了一批,剩下的人已经很少了。
夜已经很深了,窗外只有稀疏的灯光。在遇到棘手的问题时,程立总爱吸烟,对他来说,抽烟是一种暂时的抽离,有的时候,略微停顿一下,也许就会有新的想法。
初生牛犊不怕虎。如同所有刚入公司的年轻人,他紧张而兴奋,要借这个项目一举成名。起初,程立并未觉得这个项目有多大挑战,他把当时一切能够想到的主意都放到了项目之中,设计了一个即使在今天来看也非常具有前瞻性的架构。
早上八点,程立赶到公司后,第一时间找到了项目主管说:“请您召集开会,我有重大问题和大家讨论。”
作为支付宝最早的员工,他从程序员做起,后来逐步成为主程序员、主力架构师、首席架构师和公司的首席技术官,为支付宝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坦诚的为人和卓著的专业水平获得了同事的喜爱和尊敬。
支付宝三期是程立进入支付宝之后的第一个项目。支付宝一期是在2003年12月,那时,支付宝只是淘宝里面的一个产品。支付宝二期将支付宝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平台。支付宝三期则承担一个非常重要的使命,让支付宝建立一个真正互联网上开放的支付平台。这个平台不仅要服务于淘宝,还可以服务于互联网所有的电商业务;不仅提供支付的功能,也能够提供担保交易的功能。这样,担保交易的方式就能够通过支付宝的服务推广到所有电商的平台上。
他开始辗转反侧,手心不断地出汗,整个身体就像浸入冰水一般寒冷。
“在支付宝,对就是对,错就是错,错了也没有关系,马上改正就可以,”程立说,“现在回想起来,如果那一刻我的决定不是‘往左’而是‘往右’,不知道支付宝会怎么样,也许系统会晚发布一个月,也许会有另外一个人把我换掉,但是我肯定就不是现在这个状态了。”
“我怎么敢用这种技术去支撑一个如此重要的业务呢?”
在一次加班后的晚餐中,一位开发工程师说出了他的疑问:“这些架构好像有问题,很难开发下去。”
话音未落,项目主管打断了他:“程立是主架构师,他说了算,你们开发就可以了,不要置疑。”
加入支付宝之前,程立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在读博士,2004年2月,他以外包工程师的身份加入了淘宝网系统升级的项目组,这个项目共做了三期。第一期和第二期做淘宝网的升级工作,通过两期的项目建立了淘宝网的新架构,第三期做的就是支付宝。那时的支付宝还叫作淘宝三期,项目组的工作就是把支付宝从淘宝“挖”出来,做成一个独立的平台。在那个项目快发布时,项目组的经理问程立有没有可能加入阿里巴巴,这位经理来自阿里巴巴的工程部,工程部当时正好需要一位主管,程立感觉在这家互联网公司能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就中途退学来到了杭州。
一夜未眠。
“剩下的跟支付宝的人走……”一声吆喝后,程立最终来到了支付宝。当时,支付宝还是淘宝的一个支付工具,谁也不知道它的前途。因此,被安排来支付宝的程立有点“上当受骗”的感觉。
当天晚上回到家时已经23点了,程立并没有马上入睡,联想到最近开发的种种不顺和同事的怀疑,他翻来覆去地想:架构是不是真的出现了问题?
两个小时不知不觉过去了,程立终于想明白了一个问题:这个架构一定是错了。
当时,让程立没有想到的是,公司把这个项目压到了他的肩上,让他出任项目技术方面的主架构师。在此之前,程立虽然经常作为主力开发,但也只是架构师叫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他自己在公司里从来没有做过主,而这个项目是程立说怎么做其他人就怎么做。直到今天,程立还为公司当时这个大胆的决定而感动。
但这时,更大的压力扑面而来:在离项目发布只剩一个多月时,要把底层的代码重新推翻,这意味着前面项目组所有的付出都要推倒重来,同事辛苦写出来的代码将全部白费。
多年之后,程立再次回忆起这段经历时,依然充满感慨。这件事情对他的影响颇深,它给了当时还是新人的程立很多启示:永远不要觉得一个问题太简单,永远对项目重视和怀有敬畏之心。而团队对他的信任和包容,又给了他极大的安全感,这改变了他的做事方式,让他这个内向的人敢于在团队中真实地表达自己。
他努力让自己保持平静,但一连串的疑问依然接踵而至:如果不去改,系统能不能准时发布?上线系统宕掉怎么办?未来新业务增长不上去怎么办?……
面对同事的理解和支持,感情内敛的程立点了点头。当时,所有项目组的成员已经处于严重加班状态了,但是所有人还是义无反顾地和程立一起加班把系统架构切换过来,没有一句责备,也没有一句怨言。
刚开始,一切还算顺利。在研发进行到一个星期时,团队已经可以在新架构上实现一些功能。程立陆续听到一些赞扬的话,心里也美滋滋的。但是到了第二个星期,他就感到有点不对劲了。项目组的一些同事发现,底层技术平台上的功能堆砌开始混乱,系统变得越来越难以驾驭。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句话像种子一样种在了程立的心里。
那时,虽然支付宝公司已经成立,但是法务、财务、人力三条线还是由阿里巴巴集团垂直管理,所以阿里巴巴集团的HR也是支付宝的HR,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2007年阿里巴巴B2B业务上市。
他意识到,这个架构必须推倒重来,要用新的思路来解决问题。冥思苦想了两个小时后,一个新架构的想法逐渐成熟,接着他打开了电脑,做了概念验证系统,证明将业务放在这个架构上是可行的,这时紧张的神经才慢慢放松了下来。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程立抽烟的次数越来越多,各种想法反反复复地折磨着他。
“之前两个星期的工作我负责迁移,大家开发新架构就好。”程立说。为了尽可能不耽误5月1日发布的时间点,也为了弥补他之前的过失,程立承诺将返工的任务量由他一个人揽下来。
想到这里,程立惊出了一身冷汗。
2016年,在黄龙国际中心蚂蚁金服技术部的各个角落里,经常会“见缝插针”贴着内推启事,如推荐一个级别为P6/M1的从事Java开发、技术架构、测试开发和用户体验设计岗位的员工,推荐者可以获得税前奖励6000元,在这些新年内推奖金广告的最下方,印着程立写的一句话——“卓越代码成就梦想”,而这句话其实也是程立在支付宝的真实写照。
程立长舒一口气,定了定神。
这时,程立的心里“哇凉哇凉”的,如果说去不了阿里巴巴去淘宝是退而求其次,那么连淘宝也去不了就有点太出乎意料了。
最后,支付宝三期这个项目发布得非常成功,它支撑了支付宝2005~2007年两年多业务爆发式的增长。直到2007年,支付宝才把这个交易系统换到一个新的架构上。
“对,一起扛。”人群中出现了三三两两的附和声。
后来他才知道,最早确实要把他分到阿里巴巴或者淘宝,谁料后来“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老苗所在的支付宝技术团队缺人,就把程立交换了过来。当时,老苗对淘宝的HR说:“程立是我的搭档,我跟他一起干了一年,熟悉他,把他换过来吧。”
当时程立认为,未来的支付宝在担保交易之外肯定会有各种交易流程。因此,新的架构需要支持以后复杂的交易流程。所以,他将系统的底层建立在一个新的技术之上。
“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