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学网 历代文学
收录来自古今中外 20 多个朝代,近 60个 国家的作者超 3万 人,诗词曲赋、文言文等作品数近 60万 个,名句超 10万 条,著作超 2万 部。

蒋介石后传:蒋介石台湾26年政治地理 作者:师永刚 近现代)

章节目录树

蒋氏亲改名『「庐山」温泉』,纪念夏都庐山

上一章 下一章

“庐山”温泉在台湾少数民族心目中,是带有灵气,而且可以医治百病的神泉,耕种、打猎之余,便以溪边温泉泡澡。日据时期,因驻守当地的日本警察发现温泉泉源丰沛、泉质优良,因此于1941年正式开发,并建造温泉疗养所,供驻守人员使用。

因“庐山”气势雄伟,远观酷似富士山,因此日本人改称当地为“富士温泉”,又因附近天然樱花林繁盛,也称“樱花温泉”,与附近雾社、春阳合有“樱都”雅号。每逢二月,樱花盛开,热闹非凡,甚至当时还有携歌伎在樱花树下席地饮酒赏樱的习俗。

“庐山”温泉温度均达87℃,属强碱性碳酸氢钠泉,神奇的是,温泉水温会依季节而改变,在寒冷的冬天会升高到98℃,夏天又降温到75℃;清澈无味、可饮可浴,对风湿、神经痛、慢性胃炎、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有一定疗效,相当受日本人重视。

蒋介石光临“庐山”温泉时,当地并未大幅开发,仅靠羊肠小道对外联络,不过当地温泉出名后,引来许多外来人向当地人收购土地,“庐山”人口大量增加;同时随业者投入,当地逐渐形成温泉产业聚落,隶属台湾南投县仁爱乡精英村管辖。

蒋介石去世后,这间木造温泉行馆因警光山庄经费不足,年久失修,湮没在荒芜杂草中,屋内木头腐朽,有如废墟,相较附近新旧温泉旅馆杂陈的景象,落差非常大。直到2000年,为发展地方观光,南投县政府才争取到补助经费,完成翻修与周边环境绿化美化,让行馆焕然一新,供游客到“庐山”温泉泡澡之余,也能来此拍照参观。

尤其20世纪60年代初中横公路开通后,交通与观光资源大幅改善,“庐山”逐渐成为台湾民众旅游热区,原本宁静的山野村落突然沦陷在喧闹繁华中,恬静气氛渐被商业化环境取代。蒋介石原本偶尔还会搭汽车前来休憩,之后也转向中横沿线其他风景更独特、安维更严密的新景点。至于蒋介石行馆则长期维持严密管制,由警光山庄负责维护,少有平常人出入。同时,为了满足蒋介石的喜好,山庄周边广植梅花,一到冬天,满园雪白暗暗飘香,充满诗意。

“庐山”昔称“巴奥隆”,位于浊水溪左岸与其支流马赫坡溪汇合处东北方高地,即雾社东北方约9000米处,海拔1250米,早被擅长狩猎闻名的泰雅族、赛德克族视为圣地。日据时期,“庐山”被划入台中能高郡雾社,成为著名台湾少数民族抗日行动“雾社事件”[日据时期,因不满日本“总督府”与地方政府压迫,赛德克族马赫坡社屡起争端,1930年10月27日,马赫坡社趁日本人举办联合运动会警备疏忽之际,首先发难,由莫那鲁道率部落分队袭击附近警察分驻所13处,砍杀日本人136名,震惊全台,日本殖民政府调派警察与军队、飞机进攻雾社。赛德克族反抗主力渐退到马赫坡社,再转进高山峡谷周旋,日本军队则进行毒气弹攻击,并发动其他族居民围攻,赛德克族弹尽援绝后,选择战死或在巨木下自缢。莫那鲁道亦持枪自杀,该族几遭灭族,幸存生还者也遭集体迁村。“雾社事件”是日本统治台湾期间最后一次激烈的反抗行动。但因日军采取屠杀、攻击不设防村落等手段进行镇压,严重违反《海牙公约》与相关国际法,因此被严厉谴责。莫那鲁道尸体于1934年才被寻获,送到台北“帝国大学”当作人类学标本,后来才被送回雾社安葬。]的舞台。1931年,日本人将参与雾社事件的马赫坡社人强迫移至清流,“庐山”一度荒废,不久后,另有太鲁阁群迁至“庐山”耕种,但定居者不多。

光复后,“庐山”温泉始对外开放。1946年,蒋介石光复后首度来台,将当地改名为“‘庐山’温泉”。当时日本警察疗养所已被国民党接收,改称“警光山庄”,有大小日式房子两栋,蒋介石下榻在山庄辖下一间日式平房,浴池分室内和露天,设备简洁。之后这座平房也被改为蒋介石行馆,作为他避暑休憩之地。“庐山”温泉也因此号称“天下第一泉”。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