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学网 历代文学
收录来自古今中外 20 多个朝代,近 60个 国家的作者超 3万 人,诗词曲赋、文言文等作品数近 60万 个,名句超 10万 条,著作超 2万 部。

蒋介石后传:蒋介石台湾26年政治地理 作者:师永刚 近现代)

章节目录树

中横开拓工程创造蒋经国新局

上一章 下一章

中横全线都兴辟在断崖深谷间,初期连测量地图都只能用日据时代军用地图应急,光是行道就格外惊险,遑论开路!尤其当时台湾工程技术落后,机具不足,只有陆军开山机、雷管堪用,加上山势险峻,只能动用人力顶着台风、地震、暴雨等天灾威胁,以原始手工方法开凿,或不断以四五十米长绳子,把人从山顶垂吊在悬崖上装填炸药爆炸开路,再用人力以铁锹开道除石辟路。

章节插图

美国顾问原本评估光是在大理石山体打通隧道起码要3年时间,但在蒋经国号召下,施工单位硬调出1000人,编25人为一队,规定一天50米,各队同时开工,不到一年就打通隧道,也靠着这种“人定胜天”的精神,于1960年5月7日迅速打通呈十字形、横断中央山脉的中横公路,前后历时仅短短的3年9个月18天。

为达使命,蒋经国投注十分精神,先后两次在深山中探勘预定路线,长达19天。他拿着手杖翻山越岭,跟着工作人员同寝共食,走出原始山路。修筑工程中,他更来回视察大小工地21次。在恶劣环境中,蒋经国与这批备役部队建立起了深厚的情感,他不但称这批退除役官兵为“荣民”,更不断宣传荣民的毅力、克难精神。这批与蒋经国上山下海的老兵,也成为他毕生最忠贞的支持群众。

因此自1951年开始,台湾当局多次入山探勘,决定以日据时期合欢越岭道路为基础,展开起码要符合军援军用需求的辟路工程。

之所以要建中横,除平衡区域发展考量外,军事上,1949年后,面对解放军进逼压力,如何快速迁移本岛部队应变,成为蒋介石考量的重要问题,因此兴辟足以通行大型车辆的横贯公路成为不容延缓的事。

当时国民党迁台已近十年,大批跟着蒋介石渡海,却又眼见反攻无望的官兵陆续退伍,如何安置这批战力即成了大问题。没想到蒋经国通过个人影响力,发动退除役官兵投入大型公共建设以解决退伍后工作问题,同时加速台湾基础建设,作出一番成绩。在崇山峻岭中与天争地的中横公路便是蒋经国的代表作。[全程约348.1千米的中部横贯公路是蒋经国接手政务后的第一项重大民生建设,辟路前他甚至亲自前往荒山野岭探勘路线。中横主线是以梨山为中心,自太鲁阁穿越中央山脉,连接天祥、文山、西宝、洛韶、慈恩溪、合欢山、福寿山、梨山、青山、谷关、东势至中兴新村,长194.6千米。宜兰支线则是东北行环山、胜光、思原垭口、突棱、四季、土场,再连接宜兰的栖兰与武陵农场;另一条支线由立雾溪与大甲溪的东西分水岭合欢垭口向西南岔出,经樱峰到南投雾社。国民党原本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计划兴辟中横,但由于经费与测量需求等问题,直到1956年获得美援支持后才正式动工,动员近万人投入工程,经费高达新台币42500多万元。]

在政治上,“蒋太子”虽有蒋介石庇佑,刻意培养他执掌“党政军特”与“青年”工作大权,但他的接班路却非一帆风顺。陈诚等旧臣宿将虎视眈眈,与宋美龄亲族间派系矛盾,都让蒋经国腹背受敌。加上蒋经国偏好民粹色彩的政治运动,更与宋美龄的美式作风差异甚大,摩擦连连。尤其1957年台湾因“刘自然命案”爆发大规模反美示威,蒋经国更被美方直指是幕后黑手,导致最后被迫卸下“国家安全会议副秘书长”职务,改任“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长达6年。只是没想到蒋经国虽离开权力核心,却用基层苦干形象,为蒋经国时代奠定坚实基础。

蒋经国晚年以苦干实干闻名,在台湾政坛拥有相当好的名声。但是来台初期,蒋经国以“太子”身份穿梭台湾政坛,加上执掌情治单位,给人特务头子的神秘形象,因此有不少风流韵事在民间流传。许多公家单位较为隐秘的招待所,据说都是蒋经国消磨夜间时光,或是偷得浮生半日闲的私密去处。不过蒋经国行事作风机密,强调不惹人注目,消息一经走漏就立刻更换据点,却也因此显得更为难测。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