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至此以潭中拉鲁岛为界,北似不规则菱形日轮,南如细长弧形月弧,与被称为“水社化蕃”的邵族文化,被日本政府列为“台湾八景”之一[作为日潭与月潭分界点的拉鲁岛,原本是邵族旧聚落,被视为邵族祖灵的居处。不过清末时期由于当地瘟疫肆虐,邵族早已全族撤离,使得拉鲁岛反而成为汉人的聚落地。由于拉鲁岛的风水公认颇佳,日据时期不但改称“玉岛”“珠屿”,日本政府并于岛上增建祀玉女水神市杵岛姬命的玉岛祠。日本人还刻意在岛上种植大批相思树与樱花。]。
易地重建过程中,由台中州厅接手,以桧木为建材,将涵碧楼改建为二层楼木造招待所,有东西厢房、餐厅、会议室等设施。完工初期,曾作为日本兵道馆使用,后改为政要招待所。1923年,为准备迎接日本皇太子裕仁来台,日本人更特地在涵碧楼边扩建八间贵宾馆作为太子行馆。1934年7月,裕仁兄长梨本宫守正王来台视察日月潭水力发电厂竣工通水典礼,日本“总督府”又在贵宾馆右增建两间房舍。
早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诸罗县志》及首任诸罗知县季麒光所著《台湾杂记》都提到潭区及邵族生活。雍正二年(1724)的诸罗六景,日月潭更以“水沙浮屿”列名其中,之后也屡列名台湾名胜景点。文人并以潭中浮屿、万点渔火、潭口九曲、独木番舟、山水拱秀、番家杵声、荷叶叠钱及水社朝雾,合称“水社八景”。
同时由于日月潭第一发电所(大观发电厂)运转发电容量当时名列东洋第一,加上日本人从武界地区浊水溪凿通长达15千米长引水隧道,日月潭水位上升18.18米,面积增加1.75倍,增为7.73平方千米,号称“东亚第一大湖”,成为日本学生毕业旅行必游之地,东瀛游客蜂拥而至,连朝鲜李王垠来台游览都居住此地。搭船到德化社观赏邵族歌舞也成了颇受欢迎的行程。
这幢楼不但独享日月潭湖光山色,其后几度遇到大地震却丝毫未损,佳评不绝,更受瞩目,亦是达官显贵度假之地。据说日本人当时勘察台湾胜景,发现日月潭气势非凡,因而兴建日本神社,以接续地气,也有一说,“台湾总督府”原有以日月潭作为日本皇家土地计划,但未实现。
邵语称日月潭为“zintun”,道光元年(1821),清廷北路理番同知邓传安《游水里社记》文中提道,“其水不知何来,潴而为潭,长几十里,阔三之一,水分丹碧二色,故名为日月潭”,是当地名称的由来。不过19世纪初由于汉人大举迁入,邵族根据地才逐渐退缩至如今的卜吉社一带。
日月潭位于南投县鱼池乡水沙连轴心地带,原为邵族居住地,在台湾中央脊梁山脉西麓,等同于台湾心脏,潭西为平地,潭东高山重叠,海拔750米,面积5.4平方千米,为台湾第一大天然湖泊,也称“水社大湖”“水里社潭”或“水社海仔”。
当时日本殖民政府为发展糖业,于大正年间开设轻便道搬运砂糖和材料,也带动日月潭观光。1916年,日本人伊藤在潭边兴建豪宅,即以山形似碧,取名“涵碧楼”。
1919年,日本人计划利用日月潭水力资源,台湾电力株式会社开始兴建日月潭水力发电厂。由于计划兴建高30.3米的水社坝及10.08米的头社坝,势必造成水面上升,原先潭边的涵碧楼也被迫迁移到当地称“手网地”的涵碧半岛。
日本学者伊能嘉矩《台湾文化志》中提到西洋传教士称日月潭为“龙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