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馆前进为可容纳200人的大型客厅,后进是三层楼旅舍,红梁黄瓦、亭台楼阁、花木扶疏,在当时是一等一的观光大饭店,清晨推窗外望,青山日出一览无余;黄昏时落日缤纷,风起云涌。宾馆前大喷水池完全用大理石铺成,与远山云雾相辉映,更是由知名雕塑家杨英风结合中国庭园山石和西方马赛克工法,以花莲大理石为素材创作出的杰作,水柱冲天高达七米,曾是台湾最高的喷水池。
1965年,位于梨山中心地区的梨山宾馆正式完工,成为景区地标建筑,并开放国际观光客旅游住宿使用。梨山宾馆面积1700平方米,面对南湖大山,背靠松林高原,为一座古色古香的宫殿式建筑,嵯峨壮丽,还附设百亩宽广的停车场,号称与中山楼、圆山饭店并列为台湾三栋传统中国宫殿建筑。
虽然梨山观光住宿与餐饮消费相当昂贵,但每逢假日,人潮争相体验奢华的山中假期,或参加“救国团”寒暑假健行活动。当时梨山一带国民所得水平更是全台的两倍,生活优渥,足见观光业的兴旺。至于收费昂贵的梨山宾馆在委托“国宾”饭店经营后,则已非工薪阶层能负担的价格,房间却经常客满。
当时游客每到梨山宾馆,即使无法入住,也喜欢在馆前拍照留念。
泰雅族人骁勇善战,是台湾第二大少数民族,过着迁移不定的游猎生活;无论清朝及日据时期,梨山所在的和平乡都被列为不设街庄之地。尤其泰雅族屡有抗日行动,族人纹面甚至被日警视为“凶蕃”表征。因此日本人极早即在此贯彻“理蕃”,更强制他们集体迁移,以利统治。
光复后,和平乡隶属于台中县管辖。1959年,中横公路开通,梨山风景线迅速成型,以梨山为中心,分向大甲溪中、上游发展,包括谷关温泉、德基水库、清境农场、武陵农场、桃山瀑布等,全部位于中横西段及中横宜兰支线上,大甲溪清流迂回其间,万壑千峰,青翠森郁,景色绝胜,带动大量观光与经商人潮涌进,更不乏许多慕名而来的外籍人士。
结果蒋介石一声令下,除打算在当地建设现代规模的山地观光都市外,更拍板由台湾银行出资兴建,由“退辅会”经营管理新的宾馆设施。
海拔1670米的梨山地区位于台中县和平乡大甲溪中游,是台湾最高的盆地,原为泰雅族人聚居地,昔称“萨拉茂”,目前内有南势、天轮、博爱、梨山等五村,多为泰雅族人聚落。四周群山耸立,冬天高峰积雪,夏日一片清凉,气候宜人。
宾馆外并设有一间白墙红砖瓦的欧式建筑的别馆,即为“总统行馆”,对外则称“梨山小舍”,双层楼房,一楼是大厅,二楼有两个房间,蒋介石几乎每年夏天都会到梨山避暑,并巡视中部建设。
早在1960年,蒋介石就曾在梨山入住。不过由于当时梨山住宿条件相当差,横贯公路天祥至青山间唯一供给旅客膳宿的据点唯有“梨山行舍”,不但电力不足,白天及晚间10点后皆不供电,并且多是通铺。只要招待所客满,旅客就投宿无门,只能借附近民家屈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