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学网 历代文学
收录来自古今中外 20 多个朝代,近 60个 国家的作者超 3万 人,诗词曲赋、文言文等作品数近 60万 个,名句超 10万 条,著作超 2万 部。

蒋介石后传:蒋介石台湾26年政治地理 作者:师永刚 近现代)

章节目录树

进退犹疑,澎湖曾是蒋介石转进台湾跳板

上一章 下一章

不过根据蒋介石规划,倒没有悲观到除了台湾便无死所的地步,他还是期待能建立双重战场,一方面通过抗战的大后方——重庆,奠定西部基地基础,同时通过控制东南各省与沿海岛屿作为第一线,建立前线训练干部基地,兼而建设台湾成为后方屏障,图谋“反攻大陆”。例如,当年大陈岛就陆续聚集5万多人准备反攻;之前并无军队驻防的金门,也由上海建筑包商兴建海岸班防卫岗哨、碉堡20余处。同时为加强对上海、南京等地的攻势与轰炸封锁,蒋介石与蒋经国也特别关切舟山群岛机场设施修建进度,多次亲往视察,希望以舟山群岛牵制封锁沿海,窒息经济,并待国际情势变化后伺机反攻长江下游。

到了1949年,情势更加严峻,政坛流传,蒋介石原本还在转战西南或东渡台湾之间举棋不定,但最后接受了张其昀[张其昀(1901年9月29日-1985年8月26日),字晓峰,浙江宁波鄞县人,为知名历史地理学者,蒋介石幕僚之一。1949年到台后,曾任国民党总裁办公室秘书组主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教育部部长”、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兼主席团主席、“总统府资政”等职,又创办了“中华学术院”和“中国文化学院”(“中国文化大学”),邀请钱穆、杨家骆、黎东方、梁嘉彬、蒋复璁、陈立夫、高明、宋晞、曾虚白、谢然之等知名学者任教,名重一时。]的建议,放弃转往大西部的设想,而是把兵力集中在有海峡天堑之险,又兼有农粮工业能力的台湾。同时根据张其昀或陶希圣的看法,蒋介石认为台湾岛扼守太平洋西航道,一旦有事,以海权为主的美军不可能坐视不救。

◆餐厅

1949年1月中旬,虽然蒋介石下野前对民社党、青年党高层强调自己“绝不会如外界所揣测,避到台湾去”,而是要在大陆建立阵营与中共进行殊死战,但事实上,蒋介石暗中已展开将海、空军总部移到台湾的转进计划。蒋介石也在1949年初当年大事中拟订6月来台督导军事,7月完成台湾防务预备;至于对外称病并在台湾休养的陈诚,也在蒋介石催促下,迅速接替魏道明出任台湾省主席,为“国府”迁台预做准备,蒋介石并同时发布由蒋经国出任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主委。

澎湖有关部门历时4 年、花费新台币3700 万元修整的澎湖第一宾馆,再次对游客开放。有趣的是,在餐厅中除保留了当年餐厅的场景和陈设外,还展示了澎湖出产的海鲜美味,可谓是古迹保护和推广旅游的新方式。餐厅的窗户上悬挂着一张蒋经国下榻第一宾馆时宴请宾客的照片,据说蒋经国饮酒豪爽,常在席间推杯换盏。

陈诚压阵,是蒋介石的重要后路,尤其台湾刚发生过“二二八”事变,因此蒋介石在发给陈诚的手令中,特别要他“多方利用台籍学识较优,资望素孚之人士,参加政府工作”,“特别培植台湾有为之青年与组训”,“收揽人心,安定地方”,同时还叮嘱陈诚处事务必稳重,对下和蔼,切不可躁急、操切、个人主观。另外,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蒋介石在陈诚就任后,赶在1949年1月10日下野前,命中央银行将约80万两储备黄金移往台湾、厦门,由蒋经国、亲信周宏涛督运。2月10日左右,上海仅余留20万两黄金。陈诚1949年底在台实施币制改革,正是以这批黄金作为改制基金。[其实早在1948年12月1日,中央银行第一批储备黄金260万两就已经从上海转运台湾。蒋介石接下来又密令联勤总部以预定密约方式,将中央银行余下黄金分两批转运来台。再加上1949年5月由汤恩伯经手的第四批黄金,前后约700万两。]

当时局势颇为诡异,随着中共势力日益强大,蒋介石通电下野,隐居溪口,国政在名义上由代总统李宗仁接手与中共展开和谈,但当时早已做好各项准备与人事布局的蒋介石,其实还是国民政府幕后的操纵者,并已悄然为转进台湾等地布局。

据陶启圣回忆,澎湖是继鼓浪屿之外,蒋介石认为较适宜发展成训练干部前线基地所在,所以蒋介石随后自定海搭乘专机飞福州,并于1949年5月17日自定海转赴澎湖马公视察,蒋经国随侍在侧。当时为安排蒋介石落脚,一部分侍卫早于几天前到澎湖摸清楚附近环境,其余先赴台湾花莲驻守。据跟随蒋介石来台的侍卫回忆,曾向蒋介石报告行馆本来是一片墓地,蒋介石却说,“墓地风水地理才好”。

蒋介石究竟为何决定转进台湾,众说纷纭。其实,早在1948年,东北、华北战事陆续失利后,蒋介石就有改以江浙闽台等沿海口岸作为根据堡垒的构想,不再以西北、西南作为根据地;蒋介石也陆续安排他所信赖的人选接任沿海各省防务、政务。当年年底,蒋介石也与蒋经国提到,要以“缩小范围”的方式,选择“单纯环境”来做彻底根本改造,以挽救国民党在大陆的败局。此时,国民党部分部队与陆军大学已展开迁台计划,蒋介石也致函吴敬恒等大佬,劝他们到台湾休养。

四五月间,蒋介石在蒋经国陪同下,搭乘“太康”舰自溪口抵达上海,见情势不佳,再搭乘“江静轮”驶往舟山群岛南下巡弋。5月5日,离开上海前,他除带着蒋经国去虹桥路拜别宋美龄父母坟墓,也没忘了去东平路“爱庐”看最后一眼。想起当年爱庐在蒋介石与宋美龄新婚时的风光,蒋介石也落寞地承认,如今“全室皆空,但觉凄凉与愧惶而已”。

当时,美军已无意继续增援蒋介石或让国共双方在上海决战,反而建议蒋介石尽早撤退;负责上海防务的汤恩伯更直接向蒋介石暗示,对上海的固守已然没有把握。加上陈诚在4月底即拍发电报促蒋介石尽早来台,因此5月7日,蒋介石乘“江静轮”离沪,赴舟山群岛视察机场等各项防务设施,但事实上,他在途中船上的日记已写明,想建设台湾为实现三民主义的省区,亦即锁定此行目的地即为台湾。[1949年3月间,蒋介石已打算以三年生聚、三年教训的勾践精神,把中央党部与中央机构搬到台湾另起炉灶。因此蒋介石在澎湖停留期间,开始规划包括海防与经济发展的民生主义实验区,以及具体的在台三年发展与财政计划。至于蒋介石高度重视的舟山岛定海机场,之后也发挥接应汤恩伯撤退部队来台等功能。]

章节插图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