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学网 历代文学
收录来自古今中外 20 多个朝代,近 60个 国家的作者超 3万 人,诗词曲赋、文言文等作品数近 60万 个,名句超 10万 条,著作超 2万 部。

任正非:九死一生的坚持 作者:李洪文 近现代)

章节目录树

研制,万门交换机

上一章 下一章

当然这四个部里,最大的是交换机业务部,由李一男任总经理。华为将来毕竟要多条腿走路,一旦国内的交换机市场饱和,华为要在包含移动电话、光纤传输、数据通讯等新领域继续有所作为。

任正非知道科研人员辛苦,就叮嘱食堂,必须将一日三餐搞得丰富些,让大家吃饱吃好,晚上9点之后,还要预备宵夜。他为了鼓舞士气,还经常到交换机业务部来,他会和科研人员一起聊天,还会亲切地称呼李一男为“红孩儿”。

通信设备一路飞速发展,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想从产品上赚大钱很困难,主要赚钱的方式是增值服务——即委托维护、设备更新等售后领域才能赚取更多的钱。这也是华为在投标时屡屡爆出罕见的低价,甚至低于自己成本价的原因。

市场不能等、靠、要。研发更不能慢、缓、停。售后决不能延、拖、推。从巨龙公司的失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万门交换机的技术确实是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与技术相互配套的宣传、营销和售后等环节。而让这些环节都变得顺畅的人,则是这个企业的老总,企业老总的眼光和魄力,才是最终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所在。

看到华为取得的成就,相信一定会有人得出这样的结论:华为的成功,就是注重研发的结果,不管国内哪家电信供货商,只要最先研制出类似C&C08两千门数字交换机的产品,都会卖得一路飘红,然后,借此成为国内电信行业的翘楚。

用其所长,不强其所不能。

科研的道路,永无坦途,而华为的研发道路正是处处充满了艰辛。在研制C&C08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的时候,任正非曾经悲壮地告诉大家:如果搞不成功的话,他第一个从五楼跳下去!

郑宝用为了给大家鼓劲,他拍着胸脯说:“你们研制吧,一旦开发出来,我保证卖出去10台8台的!”

心有多高,就能飞多远;境界有多高,企业就能做多大。

华为C&C08两千门数字交换机市场最主要集中在农村县镇,而农村县镇根本就不需要万门交换机,C&C08万门交换机和大家有些远,有一种隔云望月的感觉。

但此时,华为公司准备研制的万门数字交换机连一张图纸都没有,更别说是买来的样品和实物了。

交换机业务部科研人员为了尽快出结果,他们在李一男的带领下,根本没有休息日,从早到晚,吃住都在机房。

故此,当巨龙意识到通信网络、光纤网络等市场价值的时候,为时已晚。随着光纤通信、移动时代的来临,巨龙公司没有技术储备,无力再追赶华为等公司,就只能等待着被淘汰出局的命运。

这个扩展和连接的方案,就是上海贝尔的S1240、富士通的交换机的核心结构,经过大家仔细分析,一致认为,这些竞争对手的解决方案绝对是一条死胡同。

李一男因为在研制C&C08两千门机数字交换机的时候表现出色,故此万门机项目一直都是他在负责。

——《明太祖实录》

任正非在他一篇《祝酒词》的讲话上,曾经这样写道:我们从事的事业,是为了祖国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民族的利益。相信我们的事业一定会胜利,一定能胜利。

1993年年初,华为所有的开发力量都放在C&C08两千门交换机的开发上。当时的总工郑宝用已经在让李一男等科技人员考虑万门机的方案。其实,李一男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用内部的高速总线,将五个两千门交换模块连接在一起,不就成了一个万门机?

美国研制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的时候,曾经集中数千名专业人才,并动用了14亿美元,才得以将万门数字交换机研制成功。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大容量程控交换机只能依赖进口。当时,国外的评论是:“搞程控交换机,没有几千名科技人员,没有数亿美元的资金支持,想要研制万门数字交换机,那是不可能的。”外国同行甚至断言:“中国人根本不可能研制出万门程控交换机。”

其实,华为绝对不是国内第一家研制出两千门机乃至后来万门数字交换机的公司。提起国产万门数字交换机,必须要提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的邬江兴。

邬江兴1953年9月12日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市,他才是中国程控电话交换机之父。早在1991年,邬江兴就组织和研发出了HJD04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

在电信市场上,莫说晚了两年,即使差了两天,结果都大不一样。可是令人想不到的事情却比比皆是——1995年,巨龙公司将HJD04万门交换机推向了电信市场,很快巨龙的HJD04交换机就抢占了国内交换机市场的14%份额。巨龙公司立足京城,有政府做靠山,HJD04万门机一出,一举打破了外国垄断中国通信市场的状况。这在当时确实是一件大涨中国电信人志气的好事。

李一男和郑宝用都是研制万门机的中坚力量,C&C08万门机是在C&C08两千门机的模块上研制升级的产品。可是如何将多个模块连接在一起,他们同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光纤……然而,当时光纤技术还不太成熟,华为的C&C08万门机真的能利用这个并不成熟的技术吗?

可是HJD04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经历了短暂的辉煌后,却终因巨龙公司的制度僵化、经营者只注重短期市场收益、缺乏长期的战略眼光、其产品升级换代不及时等原因,很快步履蹒跚地失去了战斗力,而后被华为等国内其他公司快速超越,并将其远远地甩到了身后。

巨龙公司能够迅速成功的原因,就是背后有政府做靠山。但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因为背后有政府做靠山。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当时,巨龙公司的很多订单都是上级直接指派,公司的销售人员坐在公司里就可以直接拿单。这样不费力的经营方式,自然缺乏市场竞争能力。

任正非的目光绝对是超人一等,他发现郑宝用不仅有很强的科研开发能力,而且还富有组织管理能力,他就升任郑宝用做了中央研究部的第一任总裁。这个部门下设交换机业务部、智能业务部、新业务部和基础部。

这份为国为民的境界,岂是一般人所能达到的高度?

邬江兴迎难而上,他和战友们一起,终于在1991年将HJD04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研制了出来。

华为C&C08两千门数字交换机一经推出,立刻销售得风生水起。华为凭借这一款“争气”机,一举打破国外的技术和市场垄断,逐步将国内的竞争对手如巨龙、大唐等公司远远地抛在身后。华为还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不断地蚕食国际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最终成为国内电信行业的领军企业。

再有一点,巨龙公司的研发和生产部门严重脱节,导致其生产能力落后。HJD04万门交换机的售后服务做得非常差。用户买到HJD04万门交换机后,一旦出现毛病,迟迟得不到修理,一个产品如果在顾客那里失去了良好的口碑,那结果无异于自杀。

再反观华为公司,他们在向市场推出自己的数字交换机的同时,还不惜巨额投入,下大力气研发了NGN,即以软交换为核心的下一代通信网络,还有光纤网络、移动通信等领域的技术。并很好地解决了中国通信市场的骨干网,由“七国八制”遗留下来的“病根”(即不同国家的设备管辖不同的区域,在跨区通信时就出现一些问题,如串线、无法连接等问题)。

任正非军人出身,他在为华为全体员工增加财富、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从来也没有忘记,要为国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任正非看到C&C08万门机进展缓慢,心急如焚。有一次他甚至悲壮地告诉大家,搞交换机的钱都是高利息借来的,如果搞不成功的话,他第一个从五楼跳下去!

邬江兴的背后,有国家在支持,研究环境和实验仪器都是华为公司比不了的。李一男和郑宝用联袂站在C&C08万门数字交换机起跑线的时候,他们已经比邬江兴整整晚了两年。

换一句更通俗的话讲,不是C&C08数字交换机成就了任正非,而是任正非成就了C&C08数字交换机。

万门机项目比之C&C08两千门机绝对要复杂得多,李一男纵使生了三头六臂,也不可能将所有的研制项目全都包揽下来。项目一开始,他就招了刘平和余厚林两个人,刘平负责万门机的软件,余厚林负责硬件。余厚林和刘平年纪差不多,来自武汉的一个研究所,是一个很有经验的硬件工程师。刘平和余厚林这对搭档,绝对是一对很有成效的黄金组合。

万门机的设计方案被研究人员们讨论来讨论去,最后就是无法落实。其实这时候研究人员心里面已经有了“不着急”的情绪,因为华为公司的C&C08两千门机数字交换机现在卖得非常好。

举个简单的例子,即便是五个两千门机,通过高速线连接在一起,成了一个万门机,但以后怎么办,要做一个十万门机的时候,难道要将50个两千门机连接到一起?那么后续产品——二十万门机?一百万门机呢?这种扩展和连接的方案原理实在太简单,类似于用积木搭房子、小学生作算数题。不管它在技术上是否能成功,最后都因交换机无法升级,终将成为被市场无情淘汰的“敝帚”。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