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的遗憾是从小未能见到自己的奶奶:“我从来没有见过我的祖父、祖母、外公、外婆。而且我想到,我的父母亲对我的孩子的爱,就觉得我的童年还是少了一些什么,当然不是孤儿,但还是有些失落。我的爷爷很早就过世了,奶奶是一名非常伟大的女性,80年前,她就将三个儿子都送上名牌大学了。”
李开复在台北读书时,籍贯填的是“四川省华阳县”,但他极少听到父亲说他的故乡四川。李开复记得,有一段时间,父亲李天民觉得不大可能回到大陆时,非常悲伤、沉默,他不提故乡二字,这是他最爱但永远也回不去的地方。李开敏说,父亲是很深沉的人,只有在写春联的时候才流露怀乡的情绪。她记得每逢春节,父亲会写“时时勤秣马,年年望还乡”的对联。
台湾小说家、白崇禧儿子白先勇在小说《梁父吟》里写道:“还有一句话,是你老师临终时留下来的:日后回大陆,无论如何要把他的灵柩移回家乡去。你去告诉他的那些后人,一定要保留一套孟养常穿的军礼服,他的那些勋章也要存起来,日后移灵,他的衣裳佩挂是要紧的。”
同样是外省人,李开复和李安、马英九有很多相似点:都有不苟言笑的父亲,父亲身上的家国传统都很深,对子女为中国未来的努力都寄望很重。我问李开复自己感觉到没有,李开复说没有深想过,但他开玩笑说:“也有区别的,马英九父亲对马英九的期待是做‘总统’,我父亲没这样的要求。”李开复和李安的相似点还有,父辈当年留在大陆的亲人,都遭受过人间至痛。李开复回过老家,而李安到目前都没有回过他在江西德安的老家。
李开敏说:“父亲的愿望也是开复回中国的一个原因,开复是孝子。”李开复一有假期,就回台北陪90岁的母亲。李开敏说:“他这么严肃的一个人,一回妈妈家就发疯似的,开玩笑,说笑话,模仿别人逗妈妈笑,就像是那个曾经的七八岁顽童。”李开复还学打麻将,“这样可以用妈妈的语言跟她沟通。我妈妈当时看到一个Google的总裁居然连麻将都会打错,她会高兴地哈哈大笑”。
在《我的父亲李天民》一文里,李开敏写道:“(李开复)他和爸爸年龄上差了半个世纪,但他在父亲病榻前挖空心思购食、喂食,一概亲自服侍。弟妹先铃是现在少见的贤淑女性,全心相夫教子,任劳任怨,乐在其中。他们的婚事,由父亲幕后安排,见二人恩爱,最令爸爸安慰。”
见到李家人,李天民谈及他母亲,泪流满面。他在母亲坟前亲手栽下两棵柏树,为自己无法尽孝道号啕大哭,长跪不起。后来到成都文殊院,李天民为其母做法事,白发苍苍的老人又跪了一个小时。他三弟的儿子李开钊见老人年龄太大,赶紧将其扶起,代其跪拜。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首倡两岸“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两岸处于冰点的关系隐隐有了解冻的希望。1986年5月,中国国航和台湾华航就降落广州的台湾华航交接货机、机组人员和货物事宜达成协议,签署了“两航会谈纪要”。这次商谈是两岸在隔绝37年后由官方在背后主导下的第一次公开接触谈判。
“父亲病逝的时候,面容安详,嘴角带着微笑,但所有家人都明白,在他的内心深处必定留下极大遗憾。他在弥留之际曾经告诉儿女,他做了一个梦。他在梦中来到海边,在一块石头上捡到一方白纸,上面写着‘中华之恋’。还说,他有一个计划竟然不能实现,那就是再写一本书,书名叫作《中国人未来的希望》。当然他也把他最珍爱的东西遗传给开复,表明他在多少年以前就对儿子有着巨大的期待。”
“可以说,李开复开创了一个历史先河,即如何以一个高级企业管理人的身份将职业与其私人的理想抱负无缝地结合在一起。其实,我们目前还没有看见第二位这样的人。”
李开复印象里最深的一次演讲是在清华。有个学生问他,为什么要回中国。他说:“不知为什么,我突然间迸发了对中国的感情,想起父亲对我的期待。从小父母告诉我,希望我以后要对中国有所贡献,我希望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有人会记得,中国崛起的时候,李开复曾经回到中国,帮中国做了一些事情。”
2009年是李天民一百周年诞辰,李开敏说父亲的遗愿是葬于他母亲坟旁。但如果这样,做子女的要拜祭他,就难了。他们打算将父亲当年留下的一顶帽子送回四川,在奶奶坟旁建一个衣冠冢,让父亲永远陪伴他的母亲。李天民去世五年后,1998年李开敏第一次踏上了寻亲之旅,到了四川。2008年四川地震的时候,她去了两次灾区,做心理咨询,用四川话与灾民沟通。她说:“如果爸爸在世,看到四川遭受的劫难肯定痛心疾首。”李天民一生只说四川话,数十年乡音不改。因父亲离世太久,父亲的口音李开复有点淡忘了。但他去四川,听到正宗的四川话之后,恍然觉得父亲再世。他说:“我去成都,和人说四川话,别人都嫌烂,不跟我说。”2004年,李开复第一次到四川,见了李家的堂兄堂姐们,到了奶奶坟头上香,并在四川大学作了演讲。2009年3月,他到四川雅安的四川农业大学演讲,他的叔父李天福曾任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堂兄李开钊等亲人生活在雅安。
不只李天民,这种情绪也激荡在当年羁旅台北的许多人心中。于右任曾写《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不少迁台的“外省人”,死后葬于海岸,葬于高山,海浪、明月相伴,游子孤魂飘飘荡荡,遥望大陆。
亚嵌首席科学家陈怀临评价李开复对中国大学生的意义:“对年轻大学生世界的启蒙远比一两篇高质量的学术文章来得重要,意义更深远。李开复在中国的这些年,写的那些文章,是为忠。对中国人民的忠,对中华民族的忠。这一点,我是从来不怀疑的,是确信的。我可以看出其文章字里行间的期盼。李开复的忠来自何方?我个人认为来自于他的孝。”
李天民返台时,随身带了一方印章,刻着“少小离乡老大回”。据李开钊回忆,这是李天民回乡探亲的时候自言自语的一句话,一位金石名家刻成印章送与李天民。回台北后,李天民常看着印章不能自已,老泪纵横。他体内始终奔涌在沉默的熔岩下的情感爆发了,他反复提及他在四川老家的事,逢人就说他的母亲、他的兄弟、他的后辈。1993年,李天民去世,葬于台北。1990年那次四川行,是他唯一一次从台北返回故乡。
李天民没有看到李开复到大陆闯荡的那一天。1998年,李开复从美国返回中国建微软中国研究所,2005年创建Google中国,父亲的影子始终跟随李开复。在中国,他恐怕是最热衷于与中国大学生打交道的跨国公司高管了。这不仅是工作的需要——微软和Google当年在中国都需要吸引年轻的人才,同时也是他个人的兴趣——从父亲那里延续下来的兴趣。李开复不仅写公开信给大学生,还在全国各高校作了无数次演讲。这些信和演讲都赢得了中国大学生和他们的家长的共鸣。
李开复说,以后要把父亲的遗愿——未写就的《中国人未来的希望》一文完www.FReexs.cn成。他看了《刘少奇传》,这是父亲去台湾后写的第一本书。他找了专卖旧书的一家网站,将《刘少奇传》全买了下来。
李天民有了回大陆的机会。1990年9月,两岸红十字会就双方组织参与见证主管部门执行海上遣返大陆偷渡者事宜进行了协商,并于12日签署了“金门协议”。该月,81岁的李天民独自一人返回四川。他西装革履,见了弟弟李天福后的第一句是“再也不会影响你们了!”此时,他最爱的母亲已去世30年,他黄埔六期的同学罗瑞卿已去世12年,而他的小儿子李开复在美国计算机博士毕业后刚进入苹果公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