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里尔克给出了我们整个诗歌史上最伟大的三个比喻,这组比喻恰恰与焦点的丧失相关。更确切地说,它们与隐入无穷相关。但首先,它们是彼此相关的:
因此,只有在我们的终点,也就是阴间,它才能够得到描绘。里尔克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善于拉伸远景:上面几行诗表明了冥府的无边无垠,如果你们愿意的话,也可以说它延伸进了一种乌托邦的维度,而非考古学的维度。
好吧,至少可以说是一个有机的维度。捕捉住“储备”(supply)这一概念,我们这位诗人在下一行里用“她已是树根”(She was already root)结束了对女主人公的描写,将她牢牢地植入他的“灵魂矿井”(mine of souls),与许多树根挤在一起;在那里,“流向人类的鲜血在涌动”(welled up the blood that flows on to mankind)。这表明此诗即将转回情节叙述。
头发大约仍是金色的,它披散开来大约是准备过夜,夜晚大约是永恒的夜晚;那头发大约变得灰白了,变成了雨,像头发一样的雨丝模糊了地平线,最终用远方的纷纷绵绵取代了它。
她悠远宽广像如注的雨,
她松散开来像披肩的长发,
她已被消耗像各种储备。
总体而言,这一手法与你们在本诗开头所见的场景以及本诗中间俄耳甫斯那把编织宇宙的竖琴发散出的同心圆如出一辙,只是这一次几何图案被简洁的铅笔画所取代。这一描绘一个人最终烟消云散的场景无与伦比。至少,“悠远宽广像如注的雨”(and given far and wide like fallen rain)这一行是无与伦比的。这毫无疑问是无穷的空间表现,但这正是就其本质而言具有时间属性的无穷通常出现在凡人面前的方式,因为它实际上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