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学网 历代文学
收录来自古今中外 20 多个朝代,近 60个 国家的作者超 3万 人,诗词曲赋、文言文等作品数近 60万 个,名句超 10万 条,著作超 2万 部。

知道点世界哲学 作者:李义天 近现代)

章节目录树

“哲学”之父

上一章 下一章

但是,philosophy这个词是从希腊文转译过来的,而那个希腊词的本意是“爱智慧”,把philosophy译作“西洋性理之学”,实质上是“意译”,而不是“直译”。所以,为了在字面上保持一致,西周后来又把它译作“希哲学”,其含义是“希求贤哲的学问”。此后,西周还借助过“音译”的办法,译作“斐卤苏比”。但是,经过多次的推敲、比较,最后他决定译为汉字“哲学”。当然,它在日文中不读作zhéxué,而是tetsugaku。

1874年,西周在《百一新论》中公开提出:“把论明天道、人道,兼之教法的philosophy译名为哲学。”此外,“主观”、“客观”、“理性”、“悟性”、“现象”、“实在”、“归纳”、“演绎”等等这些用汉字所表达的哲学术语,也都是西周苦心精译的成果。对于用汉语来思考西方哲学问题的人来说,西周的这些贡献功不可没。

在日本近代的启蒙哲学家中,西周(1829—1897年)是一个我们没法忽略的人物。因为正是在他的笔下,西方的philosophy终于获得了一个成熟的中文名字——“哲学”。

而且,在介绍、移植西方哲学时,西周涉及到了哲学学科的各个方面。他将哲学分为逻辑学、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学、美学、本体论和哲学史。虽然他没有创造哲学这门学问,但他却创造了“哲学”这个妙不可言的智慧之词,真可谓是“哲学”之父啊!

1862年,西周在一封给朋友的信中,把philosophy译做“西洋性理之学”。他为什么要这样翻译呢?因为他觉得philosophy这套学问所讲的东西,既包括了对于世界本源的讨论,又包括了对于人生的讨论,这跟中国宋代学者“性理之学”的提法有极为相似共通之处。所以他就在“性理之学”前面加上“西洋”二字,以指代从西方传过来的这种关于性理的学问。

西周是一个中西贯通的学者。他出身于士族家庭,小时候就饱读《四书》,22岁前接受儒学教育,25岁学习荷兰文和英文。1857年,西周进入幕府的翻译机构。在这里,他接触到了近代西方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知识。5年后,幕府派遣西周留学荷兰,使他更深切地体会到了西方的人文智慧,特别是当时流行在荷兰的法国人孔德的实证主义和英国密尔的功利主义。所以,当他一开始考虑philosophy这个词的译法时,很自然地就试图在他所接触到的东方文化传统中,特别是在儒家文化中找到它的对应物。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