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学网 历代文学
收录来自古今中外 20 多个朝代,近 60个 国家的作者超 3万 人,诗词曲赋、文言文等作品数近 60万 个,名句超 10万 条,著作超 2万 部。

知道点世界哲学 作者:李义天 近现代)

章节目录树

科学的=可错的

上一章 下一章

比如说“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这个命题。当你观察到一只天鹅是白的,就能够证明这个命题是正确的吗?不能!但是,即使你观察到很多只白天鹅,你就能够证明了吗?也不能!因为谁知道你遇到的下一只天鹅是不是白的呢?

为什么呢?让我们来举个例子——

然而,一位出生于奥地利的英国哲学家却扭转了人们的看法。他说,“科学”之所以是“科学”,不是因为这些知识是真的、对的,而恰恰在于它们可能会是错误的。一个有可能被否定的命题,才能称得上是“科学的命题”。这个人叫卡尔·波普。

在牛顿以后200多年的时间里,“科学”成为了“真理”的代名词。绝大多数人都相信,科学之所以是科学,就在于它能告诉我们一些“真”的东西。科学家的活动,也就是一种能够获得真理的活动。

波普生于1902年。在一战后狂暴的维也纳,他度过了他的童年。16岁时,他离开学校,到维也纳大学旁听讲座。在那段日子里,他学习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接触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他注意到,对待自己的理论,爱因斯坦总是持一种批判性的态度,而弗洛伊德却不是这样。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我们举了很多的正面证据也不能“证实”这个命题,但我们只需要一个反面的例子(一只黑天鹅)就可以“证伪”这个命题!这就是波普的“证伪主义”思想!一个命题是科学的命题,不在于它能被证实(因为它根本没法被完全证实),而在于它能被证伪。

但是波普的看法却恰恰相反。因为在他看来,“我们一无所知——这是第一点。我们应该非常谦逊——这是第二点。在不知道的时候我们不应声称知道——这是第三点。”

波普痛恨法西斯,因为纳粹逼迫他从1937年就离开家园,一直在异乡漂泊。他叶落归根之处,并不是维也纳,而是千里之外的伦敦。

知道自己可能会是错的,这才是“科学”的态度。反倒是那些宣称自己“不可能出错”的东西,恰恰不是“科学”而只是些“神话”。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适用于社会。波普觉得,社会的发展也是不确定的,也是可能会出错的。而像法西斯那样的极权者才会认为自己掌握了社会发展的方向,然后耀武扬威地发号施令,肆意剥夺别人的生命和权利!

1922年,他被维也纳大学录取,并在6年之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20年代晚期,他开始与维也纳学派有所往来。但是最终他却成为了维也纳学派“公开的反对者”。因为维也纳学派的成员们有一个共同的信念——科学是真的,它可以被经验所证实;知识都应该像科学的知识那样确凿,语言都应该像科学的语言那样精确。

他特别不同意维也纳学派那帮人说,“科学的东西,就是可以由经验所检验并且能够得到证实的东西”。波普认为,科学的东西当然得接受经验的检验,但是即使有了经验事实来证明某一个命题,也不能说这个命题就是正确的。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