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学网 历代文学
收录来自古今中外 20 多个朝代,近 60个 国家的作者超 3万 人,诗词曲赋、文言文等作品数近 60万 个,名句超 10万 条,著作超 2万 部。

噪音 作者:梁文道 近现代)

章节目录树

艺人是一种次等公民

上一章 下一章

这件事令我想起几年前还在电台工作时的一段经历。当时一位天王级偶像过来接受访问,我特意跑去录音室和他打个招呼,没想到他竟然开口就说:“是不是有很多人批评你们的言论太大胆?但我要告诉你,你们干得真不错。社会就是需要这样的声音,一定要有人好好监督政府。”我一时愕然,只懂得连声道谢,实在想不到一个迷倒万千粉丝的偶像会说出这等充满公民意识的言论。

正好英国首相布莱尔这个礼拜就要宣布下台时间表了,遇上英国地方选举工党惨败,真是令人感慨。想当年他初任首相之际,是何等风光,何等意气飞扬,不只全国青年对其寄予厚望,连一批当时得令的Brit-Pop中坚也都站到了他的身边,为他站台助选。例如Blur的主音歌手Damon Albarn就曾是唐宁街十号的常客,帮助布莱尔建立了又酷又年轻的时髦形象。但是自从伊拉克战争之后,他就拒绝再和首相喝下午茶了,甚至还用一张便条作如此回复:“去你的!以后别再找我了,如今我已是一名共产主义者。再见,伙计。”同一个组合,鼓手Dave Rowntree却有截然不同的立场,他不只继续支持工党,甚至还成了党员,参加地方选举,从一个乐手正式转行变为政治人。

这样的故事,我们不该再感到意外。毕竟欧美艺人关心政治甚至干脆参政的事迹已经太多太多了。但是从香港人的经验去看,我们又会发现事情是这么不合常理:因为在我们这里,所谓常理就是娱乐工业应该远离政治,艺人不该作任何政治表态。除非事情牵涉到切身的利益,比如说要政府打击盗版和扶持产业,你才会看到他们成群结队地上街游行。否则别说严肃的政治课题了,即便一般没那么“政治化”的社会运动,你也很难看见他们的身影,听见他们的声音(当然有例外,但也只属例外)。

可是不也有许多艺人协助政府拍摄广告甚至出席曾荫权竞选的造势晚会吗?但这种情况就和那些青春歌手去唱《基本法》的宣传歌曲,少年偶像出演选民登记的广告片一样,你不能预期他们真的了解《基本法》,也不能肯定他们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宣传的是什么。对大部分艺人和他们的经理人而言,用这种方法帮助政府不算“搞政治”,而是“为公益”。更露骨地说,这只是娱乐圈为了获得建制承认,甚至只是不想违背当权者意思的生存之道。至于为什么协助政府就是为了公众利益做善事呢?他们大概根本没想过这个问题,因为这个圈子不鼓励政治思考,更加忌讳公开表态。盲目地协助政府并不算是一种政治行为,不经独立思考的政治活动又怎能是政治呢?自从早年左派影人在港宣扬爱国情怀、传达工人阶级意识之后,香港就再也没有多少艺人群体自觉地进行政治行动了。他们被全面地“去政治化”了,大多数艺人变成一种丧失了正常公民应有权利与能力的“次等公民”。我不是在谴责他们,我是在同情他们,因为他们也是被剥夺了权利的受害者。

简单地说,香港娱乐圈就像一群不知亡国恨的商女,天天大唱《后庭花》,几乎彻底地被“去政治化”(de-politicized)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这是个普世的现象吗?

为什么周润发现身示威现场会如此叫人震撼?为什么那位天王的几句闲谈会让我大吃一惊?这当然是因为我们的艺人明星向来没有关注政治的传统。过去几年以来,我们不停在传媒上看见艺人时事低能的笑话,有的不知道谁是中央领导人,有的会弄不清抗日战争到底打了几年,更离谱的是一些帮政府拍过选举宣传片的青春偶像根本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块选区。

2007年4月22日凌晨4时,一名戴了帽子的男子独自驾车前往即将被香港政府拆除的皇后码头。他下了车,竖起支架,开始拍摄这片即将消失的殖民地遗迹。一群守候当地抗争到底的青年这时仍然睡眼惺忪,懵然不知来者何人。睁大眼睛再瞧,才赫然发现:“是周润发!”

发哥很亲切地慰问大家:“你们会坚持到几时?”后来还在反对拆迁皇后码头的条幅上署下大名,临行前更挥拳向他们打气:“如果最后真系得嘅时候,你哋也就系英雄嚟架啦!”(成功逼使政府让步,你们就是英雄!)这伙年轻人兴奋得再也不能入睡,不断翻看和发哥一起拍下的录像和照片,直至天明。这也难怪,放眼香港演艺圈,你何曾见过一位艺人公开反对政府的政策,站到社会运动的前线呢?更何况现在来的还不是普通的星哥星姐,而是伴随整代香港人成长的天王级巨星周润发。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