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曲的前三句,一口气罗列了九个名词,也就是九种事物。没有任何逻辑上的联系,但却构成了一幅极为悲凉莽苍的秋景。枯藤缠着光秃秃的老树,上面站着一只闭着眼、缩着脖子、铁铸也似的乌鸦。老树的旁边,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流水,一座小桥横跨在小河上,旁边,有一户孤零零的人家。一条杳无人迹的古道,逶迤地伸向看不到尽头的远方。瑟瑟的秋风中,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踽踽独行,走向未知的远方。这一些事物组合在一起,已经悲凉得让人有一点喘不过气来的感觉。这个时候,作者再补一句“夕阳西下”,这又是一个让人悲凉的时间。在这样的烘托之下,最后道出“断肠人在天涯”,确实是把“秋思”写绝了。
这一首散曲,短短二十八个字,却被称为“秋思之祖”。在元人散曲中,恐怕没有任何一首有它的名气大。
马致远这首散曲,《全元散曲》又收入“无名氏”作品之中,所以有人以为它并不是马致远所作,而是出自民间的无名曲家。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元人散曲中,我们看到了如此优美的作品。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昏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这种修辞手法,在元人的散曲作品中还经常会见到,比如白朴也有一首〔越调·天净沙〕《秋思》:
与马致远《秋思》不仅意境相似,连修辞手法、用语等都十分相似。其实白朴这首《秋思》也是堪称名作的,不过被马致远抢去了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