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学网 历代文学
收录来自古今中外 20 多个朝代,近 60个 国家的作者超 3万 人,诗词曲赋、文言文等作品数近 60万 个,名句超 10万 条,著作超 2万 部。

皇帝腓特烈二世的故事 作者:盐野七生 日本)

章节目录树

罗马的加冕典礼

上一章 下一章

6月,去罗马的准备工作在扎实进行。

现在,腓特烈的情况和8年前有了很大的变化。当初的“普利亚少年”如今作为皇帝回到了意大利,连米兰也不敢轻举妄动。腓特烈也已经从17岁的少年成长为25岁的青年了。

腓特烈身穿绣满金色和红色图案的华彩服装,骑着白马,绕了半个罗马城,在沿途群众的热烈欢迎中前往梵蒂冈,教皇正等在那里。罗马人常常为这种仪式而狂热。教皇洪诺留在圣彼得大教堂正门前迎候腓特烈,他也身穿绣满金色和白色图案的僧衣。金色和红色是皇帝的颜色,金色和白色是教皇的颜色。

1220年4月,腓特烈在法兰克福召开了“巡会”,让儿子当上了德意志国王。

妻子康斯坦丝作为皇后要同行去罗马加冕皇后冠。刚刚登上德意志王位的儿子亨利留在德意志。9岁的儿子是长子,是腓特烈的接班人。腓特烈把养育儿子的事托付给了科隆大主教。

这样,选帝侯们选出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是否合格,就需要另有人来判定了。这个角色由罗马教皇担任。教皇由得到保证不会搞错人选的圣灵的启示而选出,是做此判定的最佳人选。实际上,前任教皇英诺森三世就曾说过,选举皇帝的是德意志诸侯,但决定当选人物是否合格的则是罗马教皇。

7月,来自德意志各地的士兵开始在奥格斯堡集结。决定亲自率领手下将士前去罗马的封建诸侯不在少数。

3天后,腓特烈已经到了离罗马有200多公里距离的卡普亚。

腓特烈被引进大教堂,他和跟随他的妻子一同参加了教皇主持的弥撒。弥撒结束后,腓特烈被引至祭坛前,在站在那里的教皇面前跪下,接受了教皇的亲手加冕,同时接受了只有皇帝才有权持有的剑和笏。

5月,腓特烈收到了教皇的邀请。

教皇在罗马举行加冕典礼已成为惯例。为什么加冕典礼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呢?其原因在于,没有比它更能象征中世纪时代的仪式了。

我们在前面说过,教皇是西欧基督教世界神职界的最高领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是俗界的最高领袖。但这两位人物却不是世袭,也不由前任钦定,而是通过选举产生。

“合格者”被认可后,其“合格性”是否就能一直延续下去呢?在基督教世界里并非如此。

教皇心里一定很焦虑。教廷主导了第五次十字军远征,原本指望腓特烈参战的第五次十字军虽然连续苦战,却已经明摆着毫无战果。圣城耶路撒冷仍同以前一样,继续处在伊斯兰的统治之下。

10月,腓特烈一行南下来到意大利中部,途经博洛尼亚。其实不是经过,而是在博洛尼亚逗留了将近一个星期,目的是视察博洛尼亚大学。这所大学使得博洛尼亚声名远播,超越了这座意大利中部城市本该有的名声。他来视察并不只是在这所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中转转看看。他还有个目的,就是会见并听取当时在这所大学执教的法学家罗弗莱多·埃皮法尼奥的意见。

罗马教皇由被任命为“枢机主教”的高级神职人员选举产生。

9月,进入意大利的腓特烈,派条顿骑士团团长赫尔曼先去见罗马教皇。名义上是协商举行加冕典礼时的各种事务,实际上是托付赫尔曼去交涉更重大的事情。

从奥格斯堡出发,经过因斯布鲁克,翻越布伦纳山口,下山到维罗纳,这条路自古罗马时代起就是翻越阿尔卑斯山的干道。腓特烈正沿着这条道路大张旗鼓地行军南下。而在8年前去德意志时,他可不是这样。那时,为了躲避米兰抓捕他的追击队,他骑马蹚河,一路奔逃。在得知敌人在布伦纳山口设下埋伏时,他迂回进入森林,走羊肠小道,历尽艰辛才来到德意志。那时,他选择走小路进入德意志,什么因斯布鲁克,什么奥格斯堡,连远远望一眼都做不到。

腓特烈已经感到,加冕典礼后久居罗马无益,便早早离开罗马南下。他这样做还有一个原因,他已经安排了一个人于他进入自己领地意大利南方后在不远的城市卡普亚等他。这个人就是他途径博洛尼亚时结识的罗弗莱多·埃皮法尼奥。也许因为不是神职人员的缘故,这位法学家思想活跃。刚满26岁的腓特烈要想实现自己大脑中的想法,需要得到他的协助。

皇帝由被称为“选帝侯”的封建诸侯中的实力诸侯选举产生。

1220年11月20日,加冕典礼在罗马举行。腓特烈到达后,在罗马城墙外的蒙特马里奥山上搭起帐篷,等待加冕日的到来。他将第二次走进这座永恒的城市。8年前他17岁,如果当时赌他会不会当上皇帝,压倒多数的人一定会赌“不会”。可今天,他为参加加冕典礼回到了罗马。他自己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说到他此时此刻的感受。

然而,不同之处不仅在此一点。

罗马教皇有权授予“合格者”证书,也有权力收回。这一点正是引起震骇中世纪的教皇与皇帝之间争斗的真正原因,也是教皇派与皇帝派之间抗争的真正原因。

根据基督教会的教理,亦即教会原则,枢机主教们不是根据自身考虑来投票,而是受到圣灵启示后来投这一票的。一般认为,圣灵与上帝及其子耶稣三位一体,因而不用担心圣灵搞错人选。这就是说,得圣灵启示而选出的教皇在当选的那一刻就已经是“合格者”了。

腓特烈立即命令诸侯提供随行去罗马参加加冕典礼所需的骑士和士兵。他作为皇帝去罗马加冕,需要带相应的兵力一同前去。但能够命令诸侯提供兵力这件事本身就表示,他已成功获得了封建诸侯的支持。

8月,腓特烈到达奥格斯堡,率领一行人出发。他们经过因斯布鲁克,翻越布伦纳山口,进入意大利。

腓特烈把皇冠戴在头上,右手持剑,左手执笏,用庄重的声音起誓,发誓要做基督教会的守护人,要进行十字军远征,要消灭异端。康斯坦丝跟在丈夫的后面跪下,接受了皇后冠的加冕。仪式顺利结束。

而选举皇帝的选帝侯都是肉体凡夫,这一点同枢机主教并无二致。但由于他们生为俗界之人,圣灵不会给他们启示。

尽管这是一种令人发笑的复杂逻辑,但希望保有住既得权力的一方常常还是会想出相应的复杂制度。

皇冠、剑和笏都不是梵蒂冈的,而是皇帝将自己的这些东西交给梵蒂冈,再由教皇授予自己。通过这个做法,神职界最高领袖就承认了俗界最高领袖为合格。

罗马的加冕典礼

事已如此,对历代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而言,去罗马接受教皇的亲手加冕必然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仪式。完成这个仪式意味着皇帝作为俗界最高领袖的合格者得到了承认,皇帝统治权的正当性得到了确认。

尽管存在被收回证书的风险,对生活在基督教统治的中世纪时代里的皇帝来说,在罗马举行加冕典礼仍很重要。这是因为只有被教皇授予皇冠,民众才会知道谁是皇帝。加冕典礼不是皇帝想举行就能实现的,只有教皇邀请才能举行。腓特烈终于等来了这个邀请。他没有浪费时间,他要在教皇变卦前把这事变成既成事实。

他没有在罗马多住。不,还是不多住的好。腓特烈一面在加冕典礼上庄严发誓要进行十字军远征,一面却又成功地向教皇洪诺留争取到了再次延期出发的许可。刚进入意大利,腓特烈就派条顿骑士团团长赫尔曼去见教皇。表面理由是协调加冕典礼的各种事务,但真正要做的却是这件事情。在教皇洪诺留看来,自己为腓特烈举行了加冕典礼,也就是正式承认了皇帝的合格性,而从腓特烈那里得到的回报却是十字军远征的再次延期。腓特烈所提出的让教皇不得不接受的理由是:自己离开西西里已经八年,不整饬好西西里王国的内政便无法远赴东方。但这“延期”并未定下具体延到什么时候,所以,腓特烈以后还得继续使用高超技巧躲避来自教皇不断的压力,争取时间。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