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布雷西亚在古代并非主要城市,它位于从维罗纳到贝加莫大道的中段。维罗纳已经在皇帝的手中,只要封锁住通往贝加莫的道路,即可切断布雷西亚的补给线。然而,皇帝虽然把目标定在了布雷西亚,但却无法立即派去军队开始进攻。
我们先说结论。古代战争主要是两军在平原对阵的会战,而中世纪的战争则主要是城市攻防战,一方从外部进攻有城墙护卫的另一方的城市。这就是原因。
直到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攻防战,进攻围有城墙的城市所要面临的这些问题才得到解决。那时人们已经可以使用大炮把城墙一下子轰上天。东方最大的城市君士坦丁堡在历时50多天的攻防战后陷落了。可是,腓特烈生活在距此200多年前的时代,那时还没有装填火药的轰击型大炮。
进攻布雷西亚的腓特烈十分了解这些情况。他没有仅仅封锁住通往贝加莫的道路就在布雷西亚城下悠然地过起帐篷生活。
腓特烈也有貌似常备军的军队,那就是号称有六七千人的萨拉森弓箭兵。靠着这些异教徒,腓特烈可以把常备军的概念变为现实。这是因为他们是伊斯兰教徒,腓特烈却承认他们的宗教,还允许他们集体居住在属于皇帝领土的意大利南方。他们感激并敬佩腓特烈。腓特烈把这些萨拉森士兵用作身边的警卫。由此看来,我们只能认为,皇帝与萨拉森士兵之间的关系并非基于防卫上的常备军概念,而是基于人的心理因素。
没有史料记录腓特烈是如何接受这次失败的。再过两个月他就44岁了。在此前的生涯中,他总是把主导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是他第一次尝到屈辱的滋味,不会没有苦涩。
10月10日,在开始攻城后的第三个月,皇帝撤除了进攻布雷西亚的阵地。解散命令发出后,城墙上挤满了布雷西亚的市民,围城军队在市民的骂声中各自回国去了。皇帝和他手下的将领们前往克雷莫纳。进攻布雷西亚明显失败了,皇帝需要重新制定的战略。腓特烈的敌人是同盟方,而这些敌手都已知道“出城必败,坚守不出便能赢敌”。
这个敌手虽然躲在城里不出,但却不会老老实实地待着。他们把抛石机在城墙上一字排开,把石块抛向一排排帐篷。士兵连在帐篷里睡觉也不那么容易了。
在勃艮第拥有领土的主教们从法兰西东南部派来了士兵。
在意大利,首先响应皇帝号召的是统治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的“西西里王国”。参战的准确人数不详,但应该有萨拉森的弓箭兵部队。没有充军参战的人们也一定心甘情愿地缴纳了腓特烈下令征收的特别税。
进攻城墙环绕的城市还有一个不利之处,即防守方可以在屋檐下安睡,进攻方却不行。还不仅是睡觉,进攻方所有的一切都必须在野外进行。当然他可以支起帐篷,一如描绘城市攻防战的古地图上所画的那样,一排排帐篷可以沿着城墙外侧把城市围得像铁桶一般。
德意志当然要响应皇帝的要求,但此时德意志的派兵方式却意味深长,表现了腓特烈所推行的对神圣罗马帝国本国的统治方式。腓特烈在领土世袭的意大利南部推行中央集权化,但在选他当皇帝的阿尔卑斯北侧,他却原封不动地保留了封建社会。他并非单纯地温和对待这些既有势力,而是建立了让神职人员大主教治理的领国与世俗诸侯治理的领国并存的体制。这个策略让以往家常便饭一般的领土争议安静了下来。这就是阿尔卑斯山北边的“腓特烈治下的和平”(Pax Fridericiana),其成功的程度令人满意。德意志和法兰西东部也派兵前来,便反映出了这方面的情况。
进攻周围全部用深沟高墙围绕的城市,与进攻靠沟壑和石垣护卫的城堡可不一样。
同腓特烈的情况一样,米兰和布雷西亚也都没有常备军。但他们只要一声号令,住在同一城市的人便能组成军队。相反,腓特烈却要从遥远的德意志和意大利南方招兵买马。腓特烈在科特努瓦打了胜仗,回到克雷莫纳后,就付钱解散了军队。
他用种种手段寻找机会,把布雷西亚的士兵引诱到城墙外边,以便在平原上作战。他取得了一次成功。一些布雷西亚士兵上了当,被等在城外的皇帝军队全歼,没有一个士兵逃回城里。
在这种状态下,军队短时间还可以坚持。但如果时间拖延,由于气候变化和卫生状况的恶化,瘟疫便会流行。小小的口角也会很容易演变为全军的争斗。如何有条不紊地打长期攻防战,这可是一个超越了总司令战略和战术能力的问题。
对理查令人愉快的勇将风采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十字军的故事》第三卷。作为那部书的作者,我在想,如果是理查,他肯定会想出什么妙计来解决战斗,那些方法连敌将萨拉丁都会佩服不已。也就是说,无论理查采取什么方法,他都会取胜。相比之下,腓特烈也许不是一个“武将”,而是一个“政治人物”。不过,狮心理查虽然是一个特别高强的“武将”,但却根本不是一个“政治人物”。
历时3个月布雷西亚进攻战结束了,没有任何效果。如果这场战役的总指挥不是腓特烈皇帝,而是狮心王理查,情况又会怎样呢?只有历史才会允许这样愉快的空想。
顺便提一句,古代以后第一位认识到常备军重要性的人是文艺复兴时代的马基雅维利。他是佛罗伦萨的官僚,反对祖国佛罗伦萨依赖雇佣兵的防卫战略,鼓吹国家必须拥有自己的军事力量。然而他只是一介官僚,地位卑微,没有决定权。尽管如此,他还是坚韧不拔地不断游说,向拥有决定权的人们做工作,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建起了只有400人的小规模军队。然而这支军队也只是参加了市政厅前广场上举行的游行检阅后便散伙了。此后,需要时可以花钱招兵的观念又延续了很久,直到拿破仑才彻底改变了这种状况。
一来二去之间,7月过去了,8月也过去了,连9月也接近了尾声。布雷西亚地处意大利的最北部,10月下旬就要进入冬季。如何过冬的问题摆在了腓特烈的面前。他不能在寒冬里把士兵们钉在意大利北方的荒郊野外。可附近没有可以收容15 000名士兵过冬的城镇。如果强迫他们在意大利北方过冬,说不定会把近两年好不容易归顺自己的自治体再次逼回同盟方。意大利北方人没有热情到喜欢收容别国士兵,而且还有那么多的数量。
让进攻方烦恼不已的是,米兰通过贝加莫源源不断地运来了援助布雷西亚的物资。布雷西亚拼了,米兰更是豁出去了。如果布雷西亚陷落,米兰就完全孤立了。一旦意大利北部全落到了皇帝手中,米兰人再怎么夸口拥有9万人口,也说不出“宁愿战死沙场,也绝不死在绞刑架下”这样的豪言壮语了。
这个时期的布雷西亚号称有4万人口,可以出战的男子约在8 000人上下。但他们也有很多人在科特努瓦战死或被俘,残余战斗力不过6 000人出头。
响应腓特烈要求派来士兵的国家遍布欧洲全境。
常备军的概念在古罗马早已有之,这正是罗马帝国军事力量具有压倒性优势的真正原因。然而,古罗马的很多概念在中世纪的欧洲却已被彻底抛到了脑后,这个概念就是其中之一。除了宣誓臣服于己的少数骑士之外,中世纪的战争都是国王和诸侯带着战前临时召来的士兵,组成军队进行的。
位于意大利北部的自治体也为皇帝派来了士兵。不过,这些城邦都是这两年来因腓特烈的战果而脱离伦巴第同盟的自治体,并非全体市民都愿意跟随皇帝。实际情况是,当时每座城市里都有皇帝的支持者,他们因这两年腓特烈的优势而势力大增,招募了不少人参战。然而,这些城市里也有不少人心里想着要帮助被当作进攻目标的布雷西亚。
把妹妹嫁给腓特烈的姻亲英王派来了100名带着随从士兵和马丁的骑士。
古代名将辈出,但中世纪为什么出不了名将呢?这个问题难以回答,但回答这个问题令人愉悦。
古代名将,不论是亚历山大大帝还是汉尼拔,不论是西庇阿还是恺撒,都是在会战中取胜的。如果以广阔的平原为战场,人们就更有可能用好战略和战术。也就是说,如果指挥者具有构思战略战术的能力以及按照这些战略战术调兵遣将的能力,即使他在人数上不占优势,也可能成为胜者。不论是在伊苏斯、高加麦拉,还是在坎尼、扎马,或是阿莱西亚,胜者都是兵力处于劣势的一方。他们喜欢会战的方式,是因为胜负可以定于一天之内。时间拖得越长,发生不测事态的概率就越高。
尽管史料没有人数的记载,但法兰西王、西班牙的王族阿拉贡家族也都派来了骑士队伍。而且,法兰西普罗旺斯和图卢兹的两位伯爵还派来了下属的士兵。这时,不仅法兰西北部,就连南部也站到了皇帝一边。
但这次成功让布雷西亚人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到了一点。这一点用现代的语言来说,也许就是专守防卫。他们决定接受科特努瓦之战的教训。如果他们出城与腓特烈作战一准是输。他们决定,不论发生什么事,不论腓特烈如何叫阵,绝对不越出布雷西亚的城池一步。皇帝不得不面对钻进洞里坚守不出的敌手。
还有史料记载,除了这些人以外,应皇帝邀请而派兵的还有希腊的尼西亚帝国皇帝和埃及的苏丹。但今天人们几乎可以肯定,这些记载受到了罗马教皇散布的假情报的蒙蔽。与同天主教会水火不容的希腊正教会和异教徒苏丹关系良好是罗马教廷谴责腓特烈的套话。而在布雷西亚战场上也根本没有见到希腊兵和埃及兵的影子。
1238年7月11日,双方开始了布雷西亚攻防战。皇帝一方约有15 000名兵力进攻,防守方布雷西亚有居民4万人,手持武器战斗的人数约为8 000人。光看人数似乎胜负已见,但战争是人与人之间的斗争。
在德意志,以实力领主科隆和美因茨大主教为首的大主教们派来了由康拉德率领的军队。康拉德虽然刚满10岁,却是皇帝的嫡子,已经当选为德意志王。
不论是欧洲还是东方,中世纪的城市内部必定建有要塞。建要塞的目的在于即使城墙被攻破,敌人侵入城内,防守方最后还可以躲在要塞里继续战斗。这就是日本所谓的天守阁。不过,这种要塞周围既没有护城河,也没有城墙。米兰、布雷西亚的护城河和城墙都是环绕全城的。日本没有这种建城概念。德川在关原获胜后所进攻的只是城堡本身有护城河和石垣保护的大阪城堡及其附近地区,而不是大阪全城。也就是说,德川进攻的只是丰臣方面的“要塞”,所以短时间便可以攻陷。
在中世纪,配称武将的人只有伊斯兰方面的萨拉丁以及挑战萨拉丁的英国国王理查。不过,他们两人也是在平原作战获胜的。尽管狮心王理查已经进攻到可以远远看到耶路撒冷的地方,但他还是不得不放弃进攻这座圣城。亚历山大能够在会战中战胜10倍于己的波斯军队,而进攻一个提洛斯城却要花费他4个月的时间。即使是西方历史上最伟大的名将,在进攻城市的战役中也不会像在会战中那样顺利。正因为他们懂得这一点,他们才会选择会战。
德意志人一旦成为世俗诸侯,就是典型的“斗士”。他们拥有骑士,并与骑士结为主仆关系。诸侯们响应皇帝的要求,把这些常备军派了过来。人数似乎跟前一年一样,有2 000骑左右的规模,由后来成为腓特烈忠臣的荷亨洛赫(Hohenlohe)家族兄弟指挥。
这是一个说到士兵就会想到雇佣兵的时代。腓特烈同米兰谈判破裂后不到3个月便征召到了士兵。这可不是因为他撒了钱,而是因为腓特烈通过前面所说的“喇叭方式”,使全欧洲的王侯都认为他有道理。“喇叭”使他们全知道了伦巴第同盟的背后站着罗马教皇。
到了中世纪,通过会战一决胜负的事越来越难。中世纪的城市全都围着城墙,士兵通常也都是花钱雇佣的。在这样的时代,打起仗来不是谁都拥有足够的兵力可以派到平原上去的。换句话说,在中世纪,打仗时更多用的是一个军团左右的兵力。在古代,任何名将都不会只用一个军团去打会战。中世纪大量的战斗是双方隔着城墙的攻防战,而不是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