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特烈没有理由反对。正妻是政治婚姻,其他都是情人。如果自己与约兰达结婚后当上耶路撒冷王,自会有好处。
布里昂的约翰不过是生于法兰西的一介骑士。他之所以能当上耶路撒冷王国的国王,是因为他娶了欧洲君侯人人望而却步的耶路撒冷王国女王。他和他的妻子生了一个女儿。妻子去世后,长到14岁的女儿约兰达成了耶路撒冷王国的正统继承人。约翰考虑到自己年近七旬,一直在寻找一个能跟女儿结婚守住耶路撒冷王国的人。
腓特烈接受了这桩婚事。把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西里王国国王,还有耶路撒冷王国国王这些名头很大的称号集于一身,可以给欧洲的其他王侯更强烈的冲击。腓特烈过于冷静了,不可能为虚荣心而鬼迷心窍。
虽然叫作耶路撒冷王国,但首都耶路撒冷自萨拉丁以来一直处在伊斯兰的统治之下,国王只能住在还掌控在基督教一边的海港城市阿卡,现实中只是一个没有王国的国王。不过,“耶路撒冷王国国王”本身在当时的欧洲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大名头。这是为耶稣基督守墓、保护欧洲朝圣者的负责人的代名词。
话虽如此,腓特烈也感到,既然当上了耶路撒冷国王,就再不能继续拖延十字军远征了。我想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在腓特烈的王宫所在地福贾和阿尔-卡米勒居住的开罗之间,已经开始了不引起罗马教皇怀疑的接触。
从简单的事情开始接触,不仅让对方,而且让其他任何人想怀疑都怀疑不起来,这便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接触时的不变规矩。
这个接触是基督教世界俗界最高领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伊斯兰世界俗界最高领袖开罗苏丹之间的接触。双方都需要在绝对保密的状态下行事。双方在这个时期还不能说已经建立起了信任关系。
以前腓特烈就与居住在西班牙的伊斯兰教徒实力人物以及摩洛哥和突尼斯苏丹有过书信往来,请他们派来学者和文人。腓特烈做事都留有余地,让人心生敬佩。他的好学之心所向之处,任何事物都构不成障碍。应他的请求来到西西里的有教养的伊斯兰教徒都在巴勒莫的王宫受到了欢迎,他们中间也有人留了下来。我想,有了这些先例,即使把写信求助的对象改为开罗苏丹,也不大会有引起警惕的风险。外交上的接触也像造房子一样,如果在打基础的阶段就不谨慎,中途必定会崩溃。
这样,撮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与耶路撒冷王国公主约兰达结婚的事情迅速浮出了水面。年老体衰、一心只想着十字军的洪诺留教皇觉得,这样一来腓特烈就只能率十字军出发远征了,自己死了也可以放心。
腓特烈所率领的十字军远征的敌人是开罗苏丹阿尔-卡米勒。开罗苏丹对此心知肚明,他冷静地想到,始于单纯文化交流的这段接触终将转变成外交接触。在这样的两个人之间,接触本该顺利进展,但腓特烈这边发生了一件事,叫停了这种接触。
腓特烈的初婚妻子、西班牙王家出身的康斯坦丝于3年前去世。在这个女人的生前死后,腓特烈不断地找情人,光育有孩子的就有4人,加上正妻共有5个女人育有孩子。这时的腓特烈已经是5个孩子的父亲了。尽管如此,当时30岁的他又回到了单身状态却是事实。
对付约兰达的父亲布里昂的约翰,腓特烈做得更加直截了当。在罗马教皇和法兰西王筹钱让约翰和耶路撒冷公主结婚前,他不过是一介地方骑士。腓特烈根本没有按照同等规格对待这位老人,理由是既然自己已经娶了拥有耶路撒冷王位的人为妻,她就不再需要监护人了。约翰本想皇帝当了女婿,女儿就会跟着皇帝回到巴勒斯坦。而现在,他所能做的就只是缠着教皇哭诉了。
不过,对腓特烈这种地位的人来说,正式婚姻的目的在于生育嫡子。他似乎也把相应的能量献给了新妻子。可刚刚有了怀孕的征兆,他就把约兰达送去了巴勒莫,理由是孩子必须出生在王宫。
当年11月,新娘声势浩大地组成了一支出嫁队伍,从巴勒斯坦远渡大海,在意大利南方登陆。腓特烈穿着皇帝的正装迎接了新娘。9日,他们便在自古以来就以通往东方大门而闻名的布林迪西的主教堂举行了庄严豪华的婚礼。
但是,14岁的新娘并没有等来特别的待遇。约兰达给父亲约翰写信哀叹,告诉他新郎在初夜的第二天就勾引了一个随从新娘而来的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