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武松巴不得天明。这时候,他的焦急,不是因为急着要去打蒋门神了,而是急着证明自己,证明自己很棒很能干,喝很多酒并不影响他的实力。他是玩着玩着就可以把蒋门神打趴下的。
武松道:“我和你出得城去,只要还我‘无三不过望’。”
气是小气,小气所使,是非往往不顾。所以,小气可以殒身。
而后来的事实是,“三碗不过冈”和“无三不过望”,果真就成了武松的品牌和招牌。想起武松,就会想起这两个“三”,想起他的潇洒,想起他的风度。他的英雄风流真是几百年来流风余韵不歇啊。
什么事呢?
次日施恩来见武松,说道:“今日且未可去;小弟已使人探知这厮不在家里。明日饭后却请兄长去。”武松道:“明日去时不打紧,今日又气我一日!”
义是大义,大义所在,君父可以不从。所以,大义可以灭亲。
当初鲁智深也是为了第二天才能打镇关西,气了一日,连晚饭也不吃。两者很多相似,却又有不同。不同在哪里?
那太不合武二哥的口味了。
那就在家里,弄他一缸酒,闷头大喝一通,再上路,如何?
是的,他特别重视形式,他特别喜欢耍酷,他上次打虎,在景阳冈上,没有观众,他一定非常遗憾。后来杀嫂,他把众邻居都圈在现场,说是要让他们做个证见,其实也有强拉观众的意味,那次因为有了观众,他就演得特别有型。但是,那两次,一次有生死之虞,一次有杀兄之仇,所以,还不能自由表演。这一次,在他看来,既无生死之虞,又无切身之害,完全近乎于演戏,所以,他一定要把戏做足,把每个细节都做完美,他要把这次行动做成经典,做成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传扬不衰的永远的故事,而他,则是这故事里光芒万丈的主角。
义愤和气愤,一字之差。
武松笑道:“我说与你,你要打蒋门神时,出得城去,但遇着一个酒店便请我吃三碗酒,若无三碗时便不过望子去,这个唤做‘无三不过望’。”
鲁智深是义愤,其愤怒是单纯的出于道义;武松是气愤,其愤怒更多的是出于意气。
他要一种形式,一种激情洋溢的形式,一种让他帅呆了、酷毙了的形式,让他充分展示他的激情,展示他的魅力,展示他的个性。
武松觉得施恩父子严重低估了他的能力,自己被严重看扁了。这就严重伤害了他的自尊心。
但后来武松了解到,其实是因为老管营和小管营怕武松昨日伤酒,气力不完,才故意推到明天的。并且,为了让他明天有力气去打蒋门神,今天就严格控制他喝酒了。
一是出于义,一是因为气。
早起来吃了茶饭罢,施恩便道:“后槽有马,备来骑去。”武松道:“我又不脚小,骑那马怎地?只要依我一件事。”
武松是喜剧大师,特别喜欢耍酷。先是有生死之虞的打虎,景阳冈上,观众为零,他异常遗憾;后是为兄复仇的杀嫂,众邻在场,手起刀落,酷而有型。武松要把戏做足,做到极致,做成经典,做成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笑料与谈资,而他,则是这传扬不衰的故事里光芒万丈的主角。
那么,施恩会答应他吗?大醉之后,他还能打架吗?面对门神一样的相扑高手,武松有必胜的把握吗?
什么是“无三不过望”呢?
从“三碗不过冈”到“无三不过望”,武松也挺能模仿和改造。他之所以要这样别出心裁,说白了,也就是要证明自己给施恩父子看,同时,也给江湖上的好汉们看:我不但能喝酒,我还能打人。而且我还能在大量喝酒后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