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二十三年农历十月八日(公元一八九七年十一月二日),由逊清邮传部尚画盛宣怀创办的「中国通商」,是为我国最早的一家银行。盛宣怀逝世以后,这丬银行一直由傅筱庵掌管,可是,从民国二十四年起,外国报章维志提到杜月笙,每每以「银行家」、「中国通商银行董事长」为其第一个头衔,顺手拈来一个例手,英国人在公元一九三三(民国二十二年出版的「上海名人录」中,卽曾载有:
官方把消息瞒得很紧,而且,在进行「清理」的过程中,一切的一切都保持高度的机密。
官方对症下药,所采收的手段是先由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秘密集中「有懈可击」的四家民营银行钞票,然后择定有利时日,持往兑现。倘若兑不出现来。便以「准备不符规定」的事实,报由官方施加检查,当这些银行情势危急,再以维持金融为名,加入官股,指派董事或董事长,予以全面控制。
经过调查,有发行权的银行一共是十二家,除了官办、官商合办者外,必须「清理」或控制的,一共有六家,中国通商银行便在这纸黑名单中,位列第三,据统计,到民国二十三年底为止,中国通商的发行额,计达三千四百三十万元。
「杜月笙,生于一八八七年,上海人,自幼从商,目前是上海法租界最有权势的居民是着名的慈善家,一九三二年任命为法租界公董局华董。他又是上海中国通商银行、中汇银行董事长,正始中学创办人,上海急诊医院董事长、商会监事、华丰造纸公司、纱布交易所、大达轮船公司、宁波仁湾医院董事长……」
中国通商银行以其悠久的历史,傅筱庵稳健平实的作风,加上盛宣怀全家及其关系方面的经济潜力,照说是很不至于发生问题的。但是,很不凑巧,由于两项意外的因素,使传筱庵陷于困境,无法自拔,坐使这一丬财力雄厚、信用素孚的中国第一家银行,像断线风筝一样的从自己手中飞去。
首先是中国通商历年来赚了不少的钱,傅筱庵眼见民国二十二、三年之交,上海地价暴涨,建筑事业大行其道,他乃为之霍霍心动,深感良机决不可失,于是他斥资一千万,在河南路闹区盖了一座巍然矗立,美奂美仑的「中国通商大楼」,连地价带建筑费用,这一千万元卽已占据银行发行额的百分之三十弱,卽以当时而言,也是一项大胆无比的空前投资
第二次意外,则是北洋军阀全面失败,若干年来他们还在秘密集会,蠢然思动,傅筱庵和北洋军阀早有来往,关系非比寻常,国民政府侦悉傅筱庵有资助北洋军阀,阴谋祸国的嫌疑,立卽下令通缉查办,于是,躲在租界上的传筱庵,便畏罪潜逃,而且一逃便逃到了日本「地界」,亦卽北洋军阀在日人庇护之下的根据地,东北辽宁辽州半岛上的大连市。
中国通商银行怎么会从傅筱庵手中,移转到杜月笙的名下来呢,这话,得从民国二十二年「废两改元」,和二十四年的「实施法币政策」,这两件黄浦滩上,以至全国各地的惊风骇浪大事说起。
山雨欲来风满楼,全国各银行都面临生存与否的严重考验。
民国二十三年起卽已发生的金融危机,为什么挽救良策「法币政策」要到一年多以后方始公布,关键正在于「集中发行于国家银行」这一句话上,因为国家发行法币,以往有权发行钞票的公私银行都必须分别加以清理,否则,国家银行使唯有被迫大量发出法币换回各银行的钞票,那么,不但国家银行要代所有银行背上包袱,尤且,极可能使法币一登场便步上「通货膨胀」的噩运。
我国货币向采银本位,往民国二十二年之前,尤其银两和银元并用,辄常混淆不清,而早年开设的银行,又不分官办抑或民营,一概部有资格发行纸币,发行钞票的利益大极,可是风险则担得更大。由于国人重硬货而轻钞票的心理,时局一有变化,或者偶然传出风声,往住就会发生挤兑,而把准备不够充份,兼以调度周转乏力的银行逼倒,影响金融市场,为害至钜。
当国民革命军北伐成功,国家已告统一,凡此金融上的混乱现象,势必加以匡正。尤其一九三O年(民国十九年)时代,世界经济恐慌,英、美、日等各国相继改革币制,实行英镑、美金、日圆贬值,藉以渡过难关。反观我国刚在民国二十二年,大力推行「废两改元」政策,恰值国际银价步步高升,于是从民国二十三年到二十四年,白银外流净值竟达九亿二十七百万元。国家经济受不了这么重大的打击,于是通货紧缩,物价大跌,百业萧条而产业濒危。国民政府迫不得已,乃在民国二十四年(公元一九三五)十一月四日,采取断然措施,停止使用银本位,采行「无限制法偿通货管理制度」,实施「法币政策」。规定法币发行按十足准备,其中现金六成,保证准备四成,规定法币一元兑英镑一四二五便士,对美汇率为美金二角九分七厘五毫,同时颁令一切白银收归国有,集中发行于国家银行,并组织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定期检查,以固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