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学网 历代文学
收录来自古今中外 20 多个朝代,近 60个 国家的作者超 3万 人,诗词曲赋、文言文等作品数近 60万 个,名句超 10万 条,著作超 2万 部。

杜月笙传 作者:章君榖 近现代)

章节目录树

门庭若市漪欤盛哉

上一章 下一章

国民党中央全神贯注于上海经济建设,吴铁城在中央和上海民众的全力支持之下,秉承国父遗教,建设大上海,他曾两度发行地方公债,第一次三百万,第二次便加了一倍,这两次地方公债都是由杜月笙「慨然负募集之责」。他为此一壮举,充份发挥了他的潜势力,因此,第一次地方公债不到十天便筹足了额,第二次六百万元也是轻而易举的达成。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故所以,杜月笙要吾日三反其身了,他曾对他的另一得意门生王先青说:

杜月笙克享盛名,灼手可热,成为黄浦滩上「天字第一号」的人物,他每天最重要的事便是会客,──达官要人富贾巨商、中外名流、各界领袖,……。要见杜月笙,由于,上海的高楼大厦越来越高,确实越来越不容易了,除非一等一的大好佬,必须事先登记挂号然后按照指定时间,到他会客处的沙发上去坐侯。杜月笙确有自知之明,他晓得自己爬得太高,窜得太快,而从青云端里一个斛斗栽下来,可不是闹得玩的,因此他尽量的使自己言词谦虚,态度诚恳,无分大老倌、小伙计一概视若同仁,和颜悦色,聚精会神,但凡对方提出了自己所遭遇的困难,他总是尽心尽力,为之片言解决。

最低限度,我们可以这样说,当杜月笙像八足章鱼一样,把大上海士农工商杭不啷来一把抓,在那五方杂处,繁嚣纷错的黄浦滩。那是空前绝后,从来不曾有人办到过的。不过当他大权在握,暗中操纵一切的那几年里,上海表面上的繁荣不说,卽曰人口,亦自民国二十一年的二百九十余万人,急剧增长到抗战前夕的五百万!「水往低流,人向高走」,上海如若是人间地狱,黑暗世界,那便用千军万马也驱不来这许多人羣,五年里面从内地各省,四乡八镇,拥来了两百万人,!适足以证明当时上海确是「遍地黄金」的天堂。

「我每天夜里困到了床上,必定要想想,今朝我阿曾讲错话,得罪人,做错事?」

有了这九百万元的巨款,吴铁城乃建立了租界以外的「新社区」──市中区,「市政府、各局所、市医院、市体育场、市图书馆、市博物馆,鳞比栉次,渠渠厦屋,观瞻一新;虬江建筑码头,深港可泊巨舰,京沪路可延长接运,势与租界争荣」吴铁城将这些成就,都归功于杜月笙的协助。因为有了这种种的建设,民间竞起效尤,工厂烟突如林,于是,上海乃成为「亚东巨埠,而金融经济,居全国之中心,为各省之领导!」

许多老上海不胜欷歔低徊,怀念那一段时期的黄浦滩──因为唯有这昙花一现的五年黄浦滩灿烂辉煌,光芒万丈。

自从娶了姚玉兰以后,杜月笙有了四位夫人两丬门面,华格臬路是杜公馆,辣斐德路也是杜公馆,唯恐贵客摸不清楚他的行止和作息时间,他开始规定钟点在爱多亚路中汇银行大楼会客,交通方便,地点适中,于是每到杜月笙会客的时刻到了,中汇银行门外便开始车如流水马如龙,男女贵宾,门庭若市,何其漪欤盛哉!

迄至今日,五十岁以上的老上海,能不怀念民国二十二、三、四、五、六年间的黄浦滩,太平盛世,清明安和,熙来攘往,尽是笑容?一二八以后,八一三以前的那五年,是上海人最富足安乐,欢欣鼓舞的辰光。凡此固然是政府贤明政策之所赐,但是,吴铁城、兪鸿钧、吴醒亚、杜月笙、钱新之、王晓籁,吴开先、渖公展乃至杨虎、陆京士等等等等,无数党政军的精英,加上地方首脑、民间领袖的打成一片,通力合作,也未尝没有协同努力的汗马功劳。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