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茨是个无所畏惧的创业者,于是他决定启动全新的业务来应对危机。他一直都对计算机很感兴趣,他认为其他发烧友也一样。他兴致勃勃地对一位朋友说,他的目标是做一款面向大众,能够彻底清除“计算机圣职阶层”(Computer Priesthood)的电脑。在研究过英特尔8080的指令集之后,罗伯茨认为MITS能够生产出一款可组装出简陋计算机的DIY套件,价格可以卖得非常便宜,在400美元以下,让每个计算机爱好者都能买得起。一位同事后来承认:“我们当时觉得他这么做太莽撞了。”112
从《大众电子学》开始在报摊上发售的那天起,订单就像潮水般涌来。罗伯茨不得不从阿尔伯克基雇用额外人手来接电话。仅仅一天时间,他们就接到400份订单,在短短几个月之内,他们卖掉了5 000套组机(不过这些组机没有发货,因为MITS生产速度没那么快)。人们纷纷给MITS寄送支票,虽然这家公司他们从没听说过,而且坐落在一个他们连名字都拼不出的小镇上。他们希望最终能拿到一箱部件,这些部件焊接起来之后(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就能用钮子开关费力地输入信息,控制一些灯的闪灭了。这些热情的发烧友想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不是共享设备,也不需要联网,而是一台能让他们在卧室或地下室里摆弄的电脑。
埃德·罗伯茨(1941——2010)
接下来,罗伯茨追随德州仪器杰克·基尔比的脚步进入了电子计算器领域。他了解发烧友的心态,因此他以待组装的DIY元件套装形式出售计算器,即使组装好的计算器价格也高不了多少。那时,他幸运地结识了当时到阿尔伯克基寻找新闻线索的《大众电子学》(Popular Electronics )科技编辑莱斯·所罗门(Les Solomon)。所罗门约罗伯茨写了一篇题为《可以自制的台式电子计算器》的文章,成为该杂志1971年11月号的封面文章。到1973年,MITS已经拥有110名雇员,销售额达到100万美元。但此时微型计算器的价格在迅速下滑,已经没有什么利润空间了。罗伯茨回忆说:“当时的情况是,我们出一套计算器套装的成本是39美元,而你在杂货店花29美元就能买到一个计算器。”111 到1974年年底,MITS的负债超过了35万美元。
罗伯茨1941年生于迈阿密,父亲是一名家电修理工。他曾加入美国空军,空军安排他在俄克拉何马州读了工程学位,随后,他被分配到阿尔伯克基一个武器实验室的激光研究部门。在这里,罗伯茨开启了自己的创业生涯,他曾在一家百货商场的圣诞节展会上扮演动画角色。1969年,他和一个名叫福里斯特·米姆斯(Forrest Mims)的战友共同创办了一家以模型火箭为目标市场的公司。模型火箭市场很小,但拥有一批热衷此道的发烧友。罗伯茨的公司生产DIY套件,能让后院里那些小宇航员们自制可以追踪玩具火箭的小型闪光灯和无线电设备。
罗伯茨并不是计算机科学家,甚至连黑客也不是。他不懂增智、图形用户界面和人机共生之类的宏大理论,也从来没有听说过万尼瓦尔·布什或道格·恩格尔巴特。他只是一个发烧友。但用他一位同事的话来说就是,他拥有一种“成为世界终极发烧友”的好奇心和热情。109 罗伯茨不是那种大谈创客文化的理论家,而是一个商人,他的顾客是那些满脸粉刺,喜欢在院子里玩模型飞机、发射火箭的男孩(他自己也是这样一个大男孩)。当时,推动个人电脑发展的主力军并不是斯坦福和麻省理工的高才生,而是喜欢香甜焊接气味的Heathkit发烧友,在这样一个时代,罗伯茨承担了开创者的角色。
为个人电脑做出贡献的还有另一类人,他们就是连续创业者。这些嗜咖啡因如命的创业能手最终将主宰硅谷,把嬉皮士、《全球概览》族、社群组织者和黑客挤到了一边。但第一个成功开发出适销个人电脑的连续创业者却是在一个既远离硅谷,又远离东海岸计算机中心的地方。
1974年4月,当英特尔8080微处理器即将推出时,埃德·罗伯茨(Ed Roberts)拿到了一些包含相关参数的手写表格。于是,这位身材魁梧,在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一家临街店铺里办公的企业家有了一个十分简单的创意:可以用这种“置于芯片上的计算机”来做一款计算机。108
罗伯茨拥有一种创业狂人常有的乐观气质。米姆斯说:“他对自己的创业天赋满怀信心,他相信自己能赚到100万美元,能学会飞行,拥有自己的飞机,住进农场,读完医学院。” 110 他们把自己的公司命名为MITS,好让人联想到MIT(麻省理工学院),然后根据这个缩写倒推出一个全称,叫“微型仪器和遥测系统公司”(Miro Instrumentation and Telemetry Systems)。他们以每月100美元的费用租下一个办公场地,这里以前是一家小吃店,位于一家破旧的购物城内,被一家按摩店和一个自助洗衣房夹在中间。写着“魔法三明治店”的旧标牌还挂在MITS的门上,但这块标牌看上去还显得挺贴切。
刊登在杂志封面上的Altair图片,1975年1月
英特尔8080处理器的零售价是360美元,但罗伯茨以购买1 000枚为条件把价格压低至一枚75美元。随后,他拿到了一笔银行贷款,因为他坚称自己能卖掉1 000台电脑,虽然他私下里担心卖不了这么多,他估计首批订单只有200来台,不过没关系,他抱有企业家那种追逐风险的人生观:要么就一举成功,改变历史,要么就更快地滑向破产深渊。
《大众电子学》的这篇报道在导语中宣布:“电脑走进千家万户的时代(科幻小说作家最喜欢的主题)来临了!”114 一款价格适中而且实用的电脑第一次被推向大众市场。比尔·盖茨后来宣称:“在我看来,Altair是第一台名副其实的个人电脑。”115
公众的关注也是创新中的重要元素。打个比方,如果从来没有人记述过在艾奥瓦州地下室里诞生的一台计算机,那么这台计算机就会像哲学家贝克莱那荒无人烟的森林里倒下的一棵树一样;它无足轻重,不会在历史上留下任何声音。“演示之母”让恩格尔巴特的创新广为人知。这就是为什么产品发布是如此重要。如果罗伯茨之前没能与《大众电子学》(这本杂志对Heathkit套件的意义不亚于《滚石》对摇滚乐迷的影响)的莱斯·所罗门交上朋友,MITS生产的计算机也许就会和阿尔伯克基那些卖不掉的计算器堆在一起。
于是,电子俱乐部的发烧友与阅读《全球概览》的嬉皮士以及“家酿”黑客们携手开创了全新的个人电脑产业,该产业将推动经济增长,并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赋权于民”运动让计算机摆脱了企业和军队的垄断控制,进入到个人手中,成为人们充实自我、提高工作效率和增强创造力的工具。历史学家迈克尔·赖尔登和莉莲·奥德森写道:“乔治·奥威尔‘二战’后(大约在晶体管发明时)设想的反乌托邦社会完全没有成为现实,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基于晶体管的电子设备把权力赋予了充满创造力的个人和富有活力的企业家,他们所产生的影响要远远超过‘老大哥’。”116
所罗门知道,他得尽快赶超这篇报道。罗伯茨通过铁路快递公司给他寄去了唯一一台能用的MITS原型机,结果被快递公司弄丢了(这家老牌运输服务公司几个月之后宣告破产)。于是,《大众电子学》1975年1月号只好刊登了一台空壳电脑。眼看杂志就要投印了,罗伯茨却还没有想好这款电脑该叫什么。按照所罗门的说法,这款电脑名称的来历是这样的:他女儿是个《星际迷航》迷,建议根据当晚进取号飞船造访的星球名称,即牛郎星(Altair)来命名这款电脑。于是,面向家庭用户的第一款真正的、可操作的个人电脑被命名为Altair 8800。113
生于布鲁克林的所罗门是个冒险家,他年轻时曾在巴勒斯坦与梅纳赫姆·贝京(Menachem Begin)和犹太复国运动者(Zionist)比肩作战。当时他很想找一台个人电脑作为杂志的封面。一家竞争对手抢先在封面上登出了名为Mark–8的计算机组机图片,其实Mark–8只是个勉强能用的机箱,采用的是速度奇慢的英特尔8008处理器。
罗伯茨和他那支杂牌军制作的电脑不会给恩格尔巴特、凯和斯坦福周围实验室的其他人留下什么深刻印象。这款电脑内存只有256个字节,没有键盘,也没有其他输入设备。要想输入数据或指令,只能在一排开关之间进行切换。当时施乐PARC的专家正在开发可以显示信息的图形界面;而这款出自老魔法三明治店的机器却只能通过前置面板上几盏灯的闪灭来显示二进制码答案。这款电脑在技术方面虽然算不上有多成功,但仍然是一款发烧友向往的产品。发烧友群体中存在一种有待释放的需求,他们渴望有一款像业余无线电设备那样,让他们动手组装和拥有的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