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文化是一种教养,那么,母语就是教养的基本功,教养上的缺陷必定会在语言上体现出来。一个语言粗鄙的人,我们会立刻断定他没文化。一个语言华而不实的人,我们也可以立刻断定他伪文化。举止上的高贵风度来自平时最一丝不苟的训练和自我训练,语言上的良好作风也是如此。不用说写公开发表的文章,哪怕是写只给某一个人看的信,只给自己看的日记,都讲究用词和语法的正确,文风的端正,不肯留下一个不修边幅的句子,如此持之以恒,良好的文字习惯就化作本能了,而这便是文字上的教养,因为教养无非是化作本能的良好习惯罢了。
“咬文嚼字”这个成语原是贬义词,把它用来做一本刊物的名字,变成了褒义词,这何尝不是一个创新呢。是的,我们不要那种脱离文本内涵死抠字眼的“咬文嚼字”,但是,讲究文字的规范性,文字对应所表达内容的准确性,为此而“咬嚼”文字,这样的“咬文嚼字”好得很,是保护母语纯洁性的善举。
2012年12月
尼采曾经指出:母语是“真正的教育由之开始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对象”,良好的母语训练是“一切后续教育工作”的“自然的、丰产的土壤”;教师应当使学生从少年时代起就严肃地对待母语,“对语言感到敬畏”,最好还“对语言产生高贵的热情”。我完全赞同他的见解。
当然,语言是约定俗成的,必然会在使用中有发展、有更新。我丝毫不反对语言上的创新,但是,第一,创新必须是合乎母语本身规律的,一个词的新的用法,一个句子的新的组织法,应该是对原有词法和句法的推陈出新,而非凭空生造;第二,创新能否被接受成为新的约定俗成,有待于时间的检验。有一点可以肯定,创新的前提是敬畏母语,因而对母语十分用心,有敏锐而细腻的感觉,那种哗众取宠的起哄式的所谓“创新”是闹剧,今天一哄而起,明天就会一哄而散。
各民族都拥有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这个传统存在于本民族的经典作品之中,它们理应成为母语学习的范本。一百多年前,尼采已经埋怨德国青少年不是向德语经典作家、而是从媒体那里学习母语,使得他们“尚未成型的心灵被印上了新闻审美趣味的野蛮标记”。如果尼采生活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真不知他会作何感想。我本人认为,网络语文的繁荣极大地拓宽了写作普及的范围和发表自由的空间,诚然是好事,但也因此更应该警惕尼采所说的“新闻审美趣味”的蔓延。网络语文往往是急就章,因此可能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内容上的浅薄,缺乏酝酿和积累,成为即兴发泄和时尚狂欢的娱乐场;二是语言上的粗率,容易滋生马虎对待母语的习气,成为错别字和语病的重灾区。内容浅薄,语言粗率,这正是“新闻审美趣味”的两大特征,所以尼采说它“野蛮”。
教育是心智成长的过程,而母语是心智成长最重要的环境之一。母语就好比文化母乳,我们在母语的滋养下学会了思考、表达和交流。虽然后续教育有不同领域和学科之分,但一切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地读、想和写,而这种正确性正是通过良好的母语训练打下基础的。认真对待语言,力求准确地使用每一个词,这不仅是为了避免他人的误解,更是对待心智生活的严肃态度。不能想象,一个对写给别人看的文字极其马虎的人,自己思考时会非常认真。事实上,这种马虎恰恰暴露了他自己也不在乎所要传达的东西。相反,凡是呕心沥血于精神劳动的人,因为珍惜劳动成果,在传达时对文字往往都近乎怀有一种洁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