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早期的著作很少涉及到哲学,主要以涉及科学的居多。里斯本发生地震之后,他又参与到了地震理论的探讨中。此外,他还写过一篇关于风的文章,还有一篇关于气候的短文。在这些科学著作中,最重要的是1755年出版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在拉普拉斯星云假说之前,这本书就开始提倡星云假说,论述了一个可能的太阳系起源,只是没有像拉普拉斯那样,提出支持星云假说的正式理由。《自然通史和天体论》的若干部分带有明显的密尔顿式的严肃。
《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最重要的著作。《纯粹理性批判》的目的是想证明,我们掌握的知识虽然不能超越经验,但与经验一样,有一部分知识也是先天的,并非由经验按归纳方式推断而来。按照康德的观点,先天的这一部分知识不仅包含逻辑,还包含了许多不能算是逻辑的内容。
德国邮政发行的纪念康德的邮票
因此,康德举出了四种这样的由正题和反题组成的二律背反。第一种二律背反里的正题是:在时间上,世界有一个起点;而且在空间上,世界是有限的。反题是:时间上,世界没有起点;而且在空间上,世界没有界限。也就是说,不论是在时间还是空间上说,世界都是无限的。
作为德国唯心论奠基者的康德,虽然写了关于政治问题的若干有趣文章,但他在政治上并不重要。相反,费希特和黑格尔都提出了一些政治学说,这些学说对历史进程曾有过深刻影响,而且现在还是有深刻影响的。
1795年出版的《永久和平论》充分表现了在老年时代康德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在《永久和平论》中,他倡导各个国家根据禁止战争的条约结成联邦。他理性的意见认为,只有国际政府才能阻止战争,而各成员国的政体应当是共和的,但是他把共和定义为行政与立法分离。此外,他没有说不能有国王,相反,他认为君主制是最尽善尽美的政府。
休谟推断说,因果定律不是分析的,因此无法确信它的真实性。康德认可关于因果定律是综合的意见,但是主张先天能认识到因果定律。他认为,数学和几何学是综合的,但同样是先天的。由此,在叙述他的问题时,康德说出了“怎么可能有先天的综合判断”这样优美的语句。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插图。十八世纪六十年代晚期到八十年代早期,德国文学和音乐创作领域掀起了“狂飙突进运动”,这是文艺形式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的时期,也可以说是浪漫主义的幼稚时期。代表人物是席勒与歌德,而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正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作品
在《绪论》里讲得最好的是先验的论点。先验的论点比形而上学的论点更明确,因而可以更明确地驳倒。现在我们知道的几何学概括了两种不同的学问。第一个学问是由公理演绎结论的纯粹几何,但不问这些公理是否真实。纯粹几何不是综合的,不包括逻辑无法推导的东西,也不用教科书里使用的图形。另一个学问是作为物理学分支的几何学,广义相对论里出现的几何学就属于这一类。这类几何学是一种经验科学,公理和欧几里德的不同,是由测量值推断出来的。总之,这两类几何学一类是非综合的先天的,另一类是综合的非先天的。
康德移出了关于空间的四个形而上学的论点。一、如果要把感觉归于某种外界事物,需要先假设空间,而外界经验通过空间表象才有可能做到;因此,空间不是由外在经验引出的经验概念。二、虽然能想象空间里没有东西,却不能想象没有空间;因此,空间是先天的必然表象,是所有外界知觉的基础。三、只有一个空间,而其他空间只是它的部分,不是实例;因此,空间不是关于一般事物关系的推论或概念。四、被表象为无限和已定量的空间,自身包含各个部分,这种关系不同于各个实例的关系;因此,空间是直观,不是概念。
穿上了一件形而上学的外衣的意匠说论证就是物理神学证明。这个证明主张,宇宙显示出的秩序是存在着目的的证据。康德指出,充其量这个证明只是证明了有一位“设计者”,根本不能证明有“造物主”出现,因此也没有一个神的适当概念。
形而上学的第二个论点主张,虽然能想象空间里没有东西,却不能想象没有空间。我以为,任何郑重其事的探讨都不能用“能想象什么,不能想象什么”作根据,但我也要坚决否认我们能想象一无所有的空间。我们可以想象,我们在一个阴暗的夜晚眺望天空,但这时我们已经在空间里了,所以你还可以想象看不见的云彩。另一位伟人曾经说,和牛顿的空间一样,康德的空间不仅仅是由许多关系构成的一个体系,而且是绝对空间。但我无法理解的是,在绝对空白的空间里,怎么能够展开想象呢?
宇宙论证明的内容是:如果存在一样东西,那么绝对的存在者肯定是存在的。既然我知道我存在,因此绝对的存在者是存在的,而且是最真实的存在者。康德认为,这个证明的最后一步是本体论证明的再次利用,因此这个证明本身也就被上面的内容批倒了。
康德用两个论点证明空间和时间是先天的形式。其中一个论点是形而上学的,是从空间和时间的本性直接得来的;另一类论点是认识论,是从有纯数学这个事实间接得来的。康德认为,关于认识论的论点在根本上和形而上学的论点相同,因此,相比于关于时间的论点,关于空间的论点讲得更为详细。
洛克的自相矛盾只存在于理论上,但是,这并不影响他提出“人有三类关于实在的存在的知识”这一主张。朝着结束自相矛盾迈出重要一步的人是贝克莱。在贝克莱看来,外部世界都已经废除了,存在的只有心和心的表象。但是,尽管比洛克多迈了一步,他还是不能理解由洛克传下来的认识论原理的全部后果。如果他能前后完全一致,也许他会否定关于神的所有知识,也会否定来自心外的所有心的知识。与洛克和贝克莱相比,休谟的进步是达到了前后的完全一致。这表明,如果经验主义能达到逻辑的终点,那么此时产生的结果就很少有人能理解和承认了。不仅如此,此时的经验主义还可以在科学领域彻底根除理智相信和盲目轻信的区别。
在洛克、贝克莱和休谟等人对理性渐渐产生了厌倦心理的时候,卢梭登场亮相了。卢梭的出现不仅复苏了热忱,而且还承认了理性的破产,感情可以对理智犹豫不决的问题进行决断了。因此,从1750年到1794年,情感的言论越来越响亮,至少在法国,凶猛的感情在“热月政变”时暂时终止了。在德国,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发展了想要在十八世纪末的破坏性学说中保卫知识和美德的一种新哲学。在康德和费希特的努力下,开始于笛卡尔的主观主义倾向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极端。这样看来的话,最初德国并没有对休谟的反作用。
关于空间的先验论点来自几何学。康德认为,虽然欧几里德几何是综合的,只有逻辑是不能推演出来的,但是先天认识到的。他以为几何学的证明都依赖图形,因此几何学的知识不是来自经验。
《纯粹理性批判》的主题就是由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和结论构成的。康德对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非常自信,因为他花费了12年的时间才找到这个解决办法。于是,在理论成形之后,他只用了几个月就把这部巨著写好了。
以洛克、贝克莱和休谟为代表人物的英国经验主义哲学支配了十八世纪的哲学领域。虽然英国经验主义者是社会化的性情,但他们的理论哲学却是主观主义的。其实,早在古代晩期就存在主观主义了,那时的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到了近代,主观主义又被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复活了。再后来,莱布尼茨的“无窗单子说”使主观主义的发展暂时达到了顶峰。
空间和时间理论是《纯粹理性批判》的最重要部分。解释清楚康德的空间和时间理论是不容易的,因为它本身就不清楚。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和《绪论》里都提到了空间和时间理论,《纯粹理性批判》里的解读很全面,但《绪论》的解读更明白易懂。
既然如此,依据同样的道理,这些范畴也是主观的。这样一来,我们会发现,自己被困在了“二律背反”之中了,其实也就是被困在了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里,更可怕的是,这两个命题都是很容易证明的。
第二种二律背反是要证明复合实体既由单纯部分组成,又不是全由单纯部分组成。第三种二律背反的正题主张因果关系有依照自然规律的因果关系和依照自由规律的因果关系两种;反题主张只有依照自然规律的因果关系一种。第四种二律背反是要证明既有一个绝对的存在者,又没有一个绝对的存在者。
近代哲学家中最伟大的人物是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年)。康德整个一生都住在东普鲁士首都柯尼斯堡。他的一生先后经历了七年战争、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当政的初期,然而虽然社会大环境是动乱的,但他个人的生活环境却是平稳无事的学院式环境。最初,他接受的是莱布尼茨的哲学,由伍尔夫派传授。然而对他产生深刻影响的却不是莱布尼茨,而是卢梭和休谟。在接受了卢梭和休谟的影响之后,他就放弃了莱布尼茨哲学。康德评价休谟和卢梭时说,休谟是个对手,必须予以驳斥;而卢梭给了他很深的影响。虽然康德接受的是虔诚的宗教教养,但在恐怖时代之前,他一直同情法国大革命,因为不论是政治上还是神学上,他都是绝对的自由主义者,而且还是民主主义者。
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后半部分,康德简单论述了理性在实践中的应用,同样的内容,康德又在1786年出版的《实践理性批判》一书中作了详尽的发挥。这里的论点是:道德规范要求正义就是要求有与道德成比例的幸福。只有上帝能保证这一要求,在现实里显然不能保证这一点。因此,神和来世都是存在的,而且也一定有自由,否则就没有道德这种东西了。
康德认为,外部世界只能造成感觉的素材,把这些素材整齐地排列在空间和时间里的是我们的精神装置,此外,我们的精神装置还供给了我们理解经验的所有概念。我们不能认识物自体,因为它是感觉的原因,而且它不是实体,不在空间或时间里,也不能用“范畴”这样的一般概念来描述。空间和时间是我们知觉的器官的一部分,是主观性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对我们的感觉具有原因这一说法康德并不怀疑,他还把这个原因称为“物自体”或“本体”,知觉呈现的东西称之为“现象”。不过,这个现象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他称之为“感觉”的对象部分,二是能让复杂情况按某种关系整齐排列的主观装置部分。主观装置部分被康德称作“现象的形式”,本身这部分不是感觉,因此不因环境的偶然性产生转移,相反始终如一(因为它是随身携带的),并且是天生的(因为它不依存于经验)。感性的纯粹形式被康德称作“纯粹直观”。这种形式有空间形式和时间形式两个,其中,一个是外部感觉的形式,一个是内部感觉的形式。
形而上学的第三个论点主张说,空间是一个纯粹直观,不是关于一般事物关系的推论或概念。原因是我们只能想象单独的一个空间,如果说到其他空间,也无非是说同一个唯一空间的各个部分。形而上学的第四个论点是要证明空间不是概念,是一个直观。这个论点的前提是,空间被想象为无限和已定量。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年)。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欧洲启蒙运动最后一位重要的哲学家。他认为将经验转化为知识的理性(即“范畴”)是人与生俱来的本领,没有先天的范畴我们就无法理解世界
因为《永久和平论》是在恐怖时代的影响之下写的,因此康德怀疑民主,他认为,因为民主制确立了行政权,因此必然是专制政治。
康德认为,知觉的直接对象一半由于我们的知觉器官,一半由于外界事物。在康德之前,洛克已经让人们习惯了一个想法:不属于对象本身的次要性质(包括颜色、声音、气味)是主观的。与贝克莱和休谟一样,康德在洛克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认为主要性质也是主观的。康德的方式和洛克、贝克莱等人的不尽相同。
康德哲学中的累赘成分是他提出的“物自体”,不过好在他的直接后继者比较聪明省事,直接把累赘的“物自体”抛弃了事。但这样一来,这些只图一时方便的后继者就陷入了一种很像唯我论的思想的境地。不过,这就解释了康德面临的各种矛盾,即:受他影响的哲学家必然要在经验主义方向或绝对主义之路上迅速发展。从实际情况看,德国哲学至少在黑格尔去世之前,走的是绝对主义之路。
如前文所述,康德的直接后继者费希特(1762—1814年)抛弃了“物自体”,并把主观主义发展到了一种类似于精神失常的地步。他认为,唯一的终极实在是自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自我设定自己,而次级实在的非我,也是因为自我的设定才存在的。作为纯粹哲学家的费希特在哲学史上并不重要,但在德国国家史上很重要,他因发表《告德意志国民》而成为德国国家主义的理论奠基者,被誉为“德国国家主义之父”。他提出的国家极权主义哲学在德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1785年出版的《道德形而上学》里,康德记述的伦理体系有很大的历史意义。康德指出,借钱不对,因为如果人人打算借钱,最后就会无钱可借。还有一些行为康德也会认为不对,但由于原则不同,他却不能说明它不对。
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的身份是对着学术界的听众授课的大学教授,不是对业余爱好者演讲的“有闲者”。他们起的作用虽然一部分是革命的,但他们的颠覆性却不是故意的,至少费希特和黑格尔明确体现出了尽心维护国家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