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学网 历代文学
收录来自古今中外 20 多个朝代,近 60个 国家的作者超 3万 人,诗词曲赋、文言文等作品数近 60万 个,名句超 10万 条,著作超 2万 部。

西方哲学简史 作者:伯特兰·罗素 英国)

章节目录树

第04章 奥古斯丁的神学

上一章 下一章

一种主观主义的极端形式认为,时间只是思维的一个方面。然而,众所周知,这种认识在感情方面受到罪恶观念的纠缠,但幸运地是,相比于智力方面,情感方面发生的要晚一些。奥古斯丁提出的主观主义同时成了另外两种理论的先驱,即康德时间论的先驱和笛卡尔“我思”的先驱。因此,作为哲学家的奥古斯丁有理由获得崇高的地位。

在黑暗即将来临之时,杰出的知识分子对拯救文明、改革政治等事业并无兴趣,相反,对宣扬童贞的价值、探讨未受洗礼的婴儿该受的惩罚兴趣盎然,这真是离奇!不过,当我们明白了这就是教会留给蛮族改宗者的偏见时,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下个时代的残酷和迷信远胜于过去的所有时代了。

人们被性欲的问题困扰,也属于对亚当的罪行的一部分惩罚。以下我们将论述奥古斯丁关于性欲的理论。

有些人认为,在罗马遭到洗劫时,一些信仰虔诚的处女被哥特人强奸而失去了贞洁。但奥古斯丁认为,这不是她们的过错,他明确表示“他人的情欲不能玷污你”,因为贞洁是内心的品德。他认为,由于做出牺牲的这些处女过分自负于自己的节欲,上帝才允许哥特人的强奸。自杀永远是一种罪恶,即使是为了避免被强奸而自杀也是如此。当然,奥古斯丁为遭受强奸的少女辩护,也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即:她们本人是不愿意被强奸的。

对于“上帝之城”性质的叙述是从第十一卷开始的。奥古斯丁说,“上帝之城”里居住的都是上帝的选民,只有通过基督才能获得有关上帝的知识。在一些哲学家那里可以通过理性发现一些事物,但要想进一步了解宗教的所有知识,就只能依靠《圣经》了。“上帝之城”里也有被禁止了解的事物,这些事物包括创造世界以前的时间和空间。理由很简单,在上帝创造世界之前没有时间,在没有世界之时当然也没有空间。

奥古斯丁说,在很大程度上,一些伟大的哲学家和基督徒是一致的,因此《上帝之城》最难的是反驳哲学家的部分。他认为存在异教诸神,但他们全都是邪恶的魔鬼,如果哲学家坚持对他们抱有信仰,那么这些哲学家的道德教训就不足为训了。

男人和女人在结婚以后,为了繁衍后代而进行的性交是绝对没有罪过的。不过,即使结了婚,有德之人也能做到不因为色情和性欲而性交。因此,从人们希望比较隐蔽的性交来看,即使在结婚以后,人们也觉得性交是可耻的。性交之所以可耻,是因为它不受意志的约束。尽管亚当和夏娃在堕落之前就有了因为色情和性欲的性交,但亚当只要在那天远离苹果树,那么他性交的原因,或许就不是现在必需的各种感情了,现在人都因为色情和性欲而性交,就是对亚当的堕落的惩罚。

圣保罗的著作支持这种残酷的教义。在对待这些的时候,奥古斯丁就好像是个律师,作出了有力的解释,还让原文有了更丰富的含义,这使人相信,虽然圣保罗的信仰不像奥古斯丁的推论那样,但某些独立的原文却带着奥古斯丁所说的那种意思。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谈到创世时,首先映进他们脑海的是由上帝赋予外表的一种原始物质。在这里,上帝被称为设计师或建筑师要好过被称为造物者。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为,上帝的意志创造了物质的外表,而物质的实体不是能创造出来的。奥古斯丁的见解与此相反,他认为,世界不是物质创造的,上帝不仅调整和安排了物质,甚至连物质实体都是他创造的。

《上帝之城》一书中提到的末世论源自犹太人,它经由《启示录》一书而进入基督教;预定说和“上帝的选民”理论源自圣保罗,不过奥古斯丁作了更为充分和逻辑的发展;圣史和俗史的分别源自《圣经》的旧约,奥古斯丁结合当时的情形,把那些因素加以融合、整理后,作了更系统的叙述。这样做的好处是,在信仰方面,基督徒所要面临的考验不是那么苛刻,而且更适应了当时历史的新变化。

一个《上帝之城》抄本的首页(1470)

从对天主教斗争的实际出发,宗教改革放弃了奥古斯丁的这一理论,转而倾向于伊拉斯特派。不过,由于伊拉斯特派缺乏热情,宗教心最强的一些新教徒还是愿意接受奥古斯丁的理论。继承了部分奥古斯丁教理的还有第五王国派和贵格派,不过他们弱化了教会的作用。

有人认为,天上的圣徒都是没有身体的。但普尔斐利认为这是错误的看法,他认为,圣徒的身体是精神的,不是精灵,也没有重量,比堕落前的亚当的身体更好。人类要承受万劫不复的惩罚,就是因为亚当的堕落,不过因为上帝的恩惠,很多人又被上帝解救出来。

为了叙述罗马帝国主义深重的罪孽,奥古斯丁费了很多工夫。他认为,罗马在成为基督教国家之前也遭受过惨痛的苦难,比如罗马在高卢入侵时和内战时遭受的苦难,比哥特人带来的苦难有过之而无不及。

《上帝之城》最有影响力的是教会与国家分离的观点。对此,它的观点是明确的,即:只有在宗教事务方面完全服从于教会,世俗国家才能成为上帝之城的一部分。这种说法自提出开始就一直是教会的原则,为教会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很大的程度上,由于西罗马皇帝和中世纪西欧的大部分君主的懦弱无能,教会实现了《上帝之城》提出的理想。不过,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是这样,比如在皇帝势力强大的东罗马,教会是臣服于世俗国家的。

最后说第三个方面。反对裴拉鸠斯教派的内容是奥古斯丁神学中最有影响的部分。在今天看来,裴拉鸠斯教派主张“教会必须服从国家的教义”这一观点似乎是陈词滥调,但在当时却也轰动一时。因此,当时的奥古斯丁给耶路撒冷的教会长老写信,要求他们对裴拉鸠斯这个异端创始人提高警惕。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斗争,奥古斯丁的纯粹教义才彻底战胜裴拉鸠斯教派。在法兰西,这场斗争持续了更长的时间,一直到公元529年的奥兰治宗教会议才宣告结束。

奥古斯丁认为,在堕落之前,亚当有过考验避免犯罪的自由意志,只是因为后来和夏娃一起偷吃了苹果,败坏的道德不仅由此钻进了他们体内,还遗传给了他们的后代。因为这个原因,人们都继承了亚当的原罪,因此都应当受到万劫不复的惩罚;人们都是邪恶的,因此不能有所不满。不过,上帝是仁慈的,因此有些接受了受洗的人会被纳入天国,这些人就是上帝的选民。上帝的选民之所以能进入天国,并不是因为他们是善良的,因为除了上帝的选民之外,人们都是败坏的。上帝的公正体现在万劫不复的惩罚方面,而他的怜悯又体现在对选民的拯救方面,惩罚和拯救体现的都是上帝的善良。

也许有人认为“上帝欺骗了人类,然后再惩罚他们受骗的行为”是不公正的,但是奥古斯丁却不这样认为,他指出,上帝选择和遗弃人类的根据不是人类的功过,相反,任何人都应该承受同样的惩罚。从上述观点来看,人们之所以邪恶,是因为觉得他们是被上帝遗弃的,并不是因为他们的邪恶才遭到上帝的遗弃。

奥古斯丁认为,柏拉图在其他所有的哲学家之上,他们都应该给柏拉图让位,因为柏拉图与他们不同,不是唯物主义者。柏拉图认为,上帝不具有形体,不过这不影响一切事物的存在都要从上帝那里获得理由。而且,柏拉图认为“真理的源泉不是知觉”也是正确的。在逻辑学和伦理学方面,柏拉图主义者的表现最出色,也最接近基督教教义。虽然亚里士多德远比柏拉图逊色,但也在其他哲学家之上。

章节插图

奥古斯丁的著作阐述的主要是关于神学的问题。他写过一些阐述时事的争论性很强的文章,还写过一些直到现代仍具有现实意义的文章,比如一些论述裴拉鸠斯教派的文章。在这里,我只论及他的以下三个方面的著作:

尽管哥特人可以通过牺牲基督徒的利益发家致富,但他们总免不了来世的苦难,因为还有上帝最后的审判。对于基督徒而言,现世的财物不是有价值的,因此也就无所谓珍惜了;死后不能被埋葬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肉体的复活是贪婪的野兽所不能阻挠的。

在赞赏了反对司法刑讯之后,奥古斯丁又反驳了新学院派(他们认为事事都值得怀疑),主张说应该相信《圣经》的真理。之后,他又说明,真正的宗教之外没有真正的道德,基督徒眼里的道德在异教徒看来可能就是罪恶。

希腊人的观点又与奥古斯丁的不同,在这种不同的基础上,产生了泛神论。泛神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物质都是上帝的一部分,因此上帝与世界不可分割。泛神论的观点引起了神秘主义者的兴趣,不过,神秘主义者也有其困惑之处,即他们不能接受这种世界存在于上帝之外的观点。奥古斯丁没有这种困惑,对于他而言,《创世纪》上讲的已经足够清楚了。

先说第一个方面。奥古斯丁并不专注于纯哲学,但这并不代表他在纯哲学方面没有卓越的才能。在他的著作里,最好的纯哲学作品是《忏悔录》的第十一卷。这一卷提出这样一个假设:如果真的像《创世记》第一章描述的那样“创世”,那么“创世”这件事早晚会发生。接着,他展开了对这一假设的论证。

章节插图

和人一样,天使也有好坏之分,不过,即使是坏天使,也没有违背上帝的本质,因为上帝的敌人只是意志与上帝不同,而不是本性与上帝不同。人类最初的祖先都犯了罪,所以不仅他们自己死亡了,他们的后代也要死亡。

也许有人会问,上帝为什么不更早地创造出世界呢?答案是:上帝在创造世界的同时,才创造了时间。以前本没有时间,“更早”也就无从谈起了。就创造时间而言,上帝永恒;就上帝本身而言,一切时间都是现在。既然他并不比自己创造的时间更早地出现,这似乎就说明他存在于时间之中,其实不是这样,上帝永远在时间之流外。

章节插图

《上帝之城》试图说明,在基督教诞生之前,世界上曾发生过比哥特人洗劫罗马更悲惨的事情。奥古斯丁说,在罗马遭受洗劫时,很多异教徒都曾躲进教会避难,因为哥特人也信奉基督教。相反,在特洛伊遭受洗劫时,古代诸神却无能为力,眼睁睁地看着特洛伊城被破坏。对于被征服的城市里的神殿,罗马人态度野蛮,可是,当罗马被洗劫时,罗马城里的神殿却在基督教的护佑下得到了较为亲善的待遇。

《奥古斯丁教化魔鬼》(米歇尔·帕赫尔绘)

一、纯哲学著作,特别是有关时间论的著作;二、在《上帝之城》一书里体现的历史哲学的观点;三、为反对裴拉鸠斯教派而提出的“救赎理论”。

现在说第二个方面。当哥特人于公元410年洗劫罗马的时候,异教徒心安理得地认为,这是由于罗马人不再信仰古代诸神的报应。奥古斯丁自公元412年至公元427年间完成的著作《上帝之城》反驳了异教徒的这种看法。不过,由于写作周期太长,因此它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了,最终完成时,它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一部涉及到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基督教历史著作。在整个中世纪,《上帝之城》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由于性欲不受意志的约束,禁欲主义者才如此厌恶性欲。这样一来,道德就可以被定义为:意志要全面控制身体。但是,即使是道德的这种全面控制也不可能控制性欲。总之,似乎性行为与完美的道德不能兼得。

就我个人而言,我反对奥古斯丁的时间论,因为它视时间为某种精神产物。不过,不能否认,这是值得人们认真思考的很卓越的理论,希腊哲学中有关时间的理论与它相比,它仍有巨大的进步性,甚至比康德主观时间论的论述更完善和明确。

《创世纪·原罪和赶出伊甸园》(意大利,米开朗琪罗绘)。此图是米开朗琪罗在西斯廷大教堂创作的壁画《创世纪》的一部分,整个《创世纪》壁画取材于《圣经》上帝创造世界的故事,共分为九幅。此图记述了,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因偷吃禁果而被赶出伊甸园的故事

使奥古斯丁感到烦恼的思想困难只有一个,即如果真如圣保罗所言,人类的原罪是亚当遗传下来的,那么,罪恶是属于灵魂的,灵魂必然有父母。不过,奥古斯丁又说,《圣经》没有谈论这个问题,因此获得一个正确的意见还不足以得救。所以他也没有得出任何结论。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