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学网 历代文学
收录来自古今中外 20 多个朝代,近 60个 国家的作者超 3万 人,诗词曲赋、文言文等作品数近 60万 个,名句超 10万 条,著作超 2万 部。

常识 作者:梁文道 近现代)

章节目录树

潜规则 |真正的规则|

上一章 下一章

规则怎么失效的?制度又是怎么腐坏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从更基本的地方说起,那就是人们为什么要遵守规则。换一个说法.也就是一套规则的合法性到底是如何确立的呢?

按照社会学创建者之一韦伯(Max Weber)的著名见解,真相实在不脱常识:如果规则显得公平公正,而且大家都也认定执法当局的权力,那么他们就会乐意遵守规则了。相反地,假如大家都觉得这个社会有许多规则的执行并不公正.久而久之,就没人再愿意百分之百地跟着这些规则办事,也没有人会再相信它们的效力了。

假如有人富可敌国,但只交很少的税甚或不用交税,一般人纳税的动机就会因此减弱了。假如有官员身居高位,可以挪公款为己用而不受处分.那么底下的公务员和普通百姓偷窃的动机也就会因此增加了。假如有学生成绩不好,但凭着关系和贿赂却能考上研究院,那么其他人就不会再发备读书了。假如有些公家用车能够在马路上横冲直撞视交通规则如无物,但又仗着特权从不受罚,别的驾驶者又何必再死死地跟着种种道路安全规则开车呢?一条规矩的执行不够公正,大家就不会再心甘情愿地尊重这条规矩;要是有一堆规则的执行不够公正,那么整个社会遵守规则的文化就要破产了。如果不守规则不仅不用受罚,甚至还能得到好处;大家乖乖地循规蹈矩岂不是太笨了?“窃国者侯”,偷小东西的人或许得死;但到底还是有不只不死甚至发财升官的机会呀!当大多数的人都有这种心态。他们就不再相信还有谁能清白无辜。原有的规则至此就只是一纸具文罢了。

事情发展到这地步,当局与其填缺补漏地强化原有的规范体系,还不如研究如何与百姓重建新契约。

犯规仍然是有风险的,我们应该假设没有人天生就喜欢犯规。但大家可以研究为什么有人犯了规却不用承担任何风险。然后再仿效他们的办法,归纳出一套原理,使自己也能避开逾矩的恶果。这些使人犯规之后照样平安无事的办法就是平常所说的“潜规则”。在正常的情形底下,就算表面上的规则已且失效,大家还是会阳奉阴违地在表面上同意它支持它。可这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再发展下去,终于会有一场典范转移。危机重重的表面规矩被彻底扬弃,然后堂皇登场的就是原来潜伏在暗角的规则了。

原题为“当潜规则变成规则”,刊于《都市日报·兵器谱》2007年07月06日

山西黑窑事件之所以是个巨大的警号,就是在于黑窑女主人指责地方官员的那一句“他们就知道收钱,但不给办证”。终于有人觉得交钱解困这套行事手法不再是潜规则。而是可以正大光明宣之于口,并且假设大家都能理解同情的常规了。应该保障劳工权益的公仆变成了人贩,应该维护治安的警察变成了闲事少管的路人,照这逻辑来说,似乎也都是正常的了。经营黑窑的这一家人犯下了如此邪恶的大罪,不是因为他们的良知被蒙蔽,而是因为他们已经彻底地适应了收钱就得办事的公平新规则。所以这名坦白得吓人的女子才能如此无悔无愧地向大家“揭发”那些收了钱的人不按规矩做事。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