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游记》第二卷第八十二章在描写泉州港时又说,那里有堆积如山的商品,都是从外国运来的,其中有胡椒、檀香木和其他药材。我们知道,印度是盛产胡椒和檀香的国家,而且自古就运销中国,泉州港的这些东西,自然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印度,这是无须怀疑的。马可·波罗在这里还提到一件有趣的事:有许多人从印度内地来到泉州,目的竟然是为了在这里纹身。在第三卷第二十四章,讲到德里王国的一个港口时说,“从蛮子省(指中国南方)来的船,只是在天气晴朗的季节才到达这里,并力争
在元世祖忽必烈时代,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公元1254—1324年)就来到元廷,供职达17年之久(公元1275—1292年)。回国后,经他口述而整理成的《东方见闻录》(即《马可·波罗游记》)一书在1299年前后问世。
由此我们联想到元代陶宗仪关于“回回石头”的记载(《南村辍耕录》卷七):“回回石头,种类不一,其价亦不一。大德间(公元1297—1307年),本土巨商中卖红剌一块于官,重一两三钱,估值中统钞一十四万锭,用嵌帽顶上。自后累朝皇帝相承宝重。凡正旦及天寿节大朝贺时,则服用之。呼曰剌,亦方言也。今问得其种类之名,具记于后。”接着,他分四类记载了19种宝石的名称,其中除“猫睛”外,其余18种都是音译过来的名称。从名称看,这些宝石的产地不仅仅在印度,有些可能产自中亚、西亚,尤其斯里兰卡。印度商人转手把大量的宝石运往中国,卖给中国商人,再由中国商人卖给中国的达官贵人,使中国皇帝、大臣、商人,乃至文人学士,都知道了这些宝石的珍贵,而且知道它们的外文名字。这应当说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一件有趣的事。
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公元1304—1368年)于1333年经中亚地区进入印度,在德里苏丹穆罕默德·沙的宫廷为官,后又被任命为特使出使中国。他著有“游记”,通常称为《伊本·白图泰游记》,详细记叙了他在中亚、印度和中国等地的旅行经过。尽管人们怀疑他是否真的到过中国,但他在南印度沿海所见的情况,很多都与《元史》、《岛夷志略》中的记载相符。他记叙喀里古特城(Calicut,《岛夷志略》称古里佛,明代称为古里,今称卡利卡特,在印度西海岸)说:“中国、爪哇、锡兰以及兹贝·埋赫勒人,以及也门、波斯人都至此地,真是各方商人会萃之地。”接着他还详细介绍了中国船只的大小、帆数、水手、造船地点(广州和泉州)、造船方法、船内设备等,反映了元代人的航海能力及其与南亚等地人的贸易情况。他书中关于中国的见闻,也写得活灵活现,有许多地方是真实可靠的。由此看来,即使他没有到过中国,至少也说明他了解到许多中国的情况,说明当时的印度人对中国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在一个星期内,或者假如有可能的话,在更短一点的时间之内,把货物运回去”。二十五章讲到印度马拉巴(印度西海岸)时说,该地生产胡椒、生姜、肉桂皮和棉布,“来自蛮子省的船只,带着铜作为镇船重物。而且又装运金线织成的锦缎、丝、薄纱、金银块以及许多马拉巴所没有生产的药材,他们用这些货物和这个省的商品作物物交换”。这就告诉我们,当时经常有中国船只到印度西海岸去,带去的主要是丝、丝制品、贵金属和药材,换回当地的特产。
《马可·波罗游记》第二卷第八十一章谈到福州:“许多商船驶达这个港口。印度商人带着各色品种的珍珠宝石,运来这里出售,获得巨大的利润。这条江(闽江)离剌桐(泉州)港不远,河水流往海洋。从印度来的船只沿江而上,一直开到泉州市。”从这里可以知道,当时印度经常有商船到福州和泉州来,印度商人带到中国来的货物主要是珍珠和宝石。在卷三第十四章,他还提到斯里兰卡岛上生产各种宝石。
马可·波罗在元朝供职期间,曾奉命到中国各地及南洋、印度等地出差,见闻广博。从他的书中,也可以看到当时中印文化交流的一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