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学网 历代文学
收录来自古今中外 20 多个朝代,近 60个 国家的作者超 3万 人,诗词曲赋、文言文等作品数近 60万 个,名句超 10万 条,著作超 2万 部。

一日一善·夏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俄国)

章节目录树

五月三日 使命与幸福

上一章 下一章

我们不是只要知道事情就好;我们的使命必须是如同前人为我们所做的那样,我们也要为未来的人而尽力。但我们绝对无需仅为学习过去学者们的历史而花一辈子的时间;与前人完全同样的思想,除非从新的方面来表现,否则反复那同样的思想就不会有什么益处;当然只要是由你自己思考过的,即使你发现的是前人已经发现过的,那对你仍然是重要的。

贤者为求知而学习,愚者则想为人所知而学习。

梭罗

老子

一个人如果为自己而做学问,那学问对他是有益的。但如果为的是摆出学者的样子,是做给人看的,那么一个人无论多博学,那些学问不仅无益,甚至有害。

目前我们称之为科学或艺术的东西,都是空洞的知识与感情的产物。那是以发泄或消遣这种空洞的知识与感情为目的,现代的科学与艺术对民众而言是不可理解的,它们无法给民众任何东西,因为它们并未顾及民众的幸福。

若有人问你如何能认识先知,你可以这样回答:凡是先知,必能给我有关心灵方面的知识。

东方金言

李希登堡

所有的人有一个共同的人生目的,那就是止于至善。因此,只有能引导我们走向这个目的的学问才是必要的。

无论大家如何安置自己的使命与幸福,科学都必须是对人的使命与幸福之研究,而艺术必须是这种研究的表现。

只要自己的能力与境遇允许,人都是为创造自己以及邻人的幸福而活着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早日到达这个最终目的,人会利用前人的经验;他也就为此而学习。如果把这个目的除外,那么学习就只是把别人所做的事情重复一遍,这样所从事的学问是最下乘的学问;这样的人无法称为真正的学者,如同图书目录不能算文章一样。

中国金言

为达成道德的完善境界,最重要的是精神的纯洁;而精神的纯洁只有在心灵追求着真理,且意志倾向神圣领域的时候才有可能获得。换句话说,这一切与一个人是否具备智慧息息相关。

在自己的迷信中比在自己的学问中更有可能接近真理。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