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居士晁迥在《法藏碎金》中分析了“天铁”与“啮铁”这两种动物的关系。事实上,这两种分别被归在牛、熊两个名目下的动物其实是同一物种。它长有熊的掌爪,有时可以直立行走,却又头生铁角,如同牛只。因为它粪中生铁,所以被视为武备的象征,搏狮食象的传说也因此产生。汉帝国的皇帝们过于迷恋天铁兽带来的军事优势,忽略了朝政以及对民众的关怀,最终以镔铁护佑的帝国大厦还是被潮水一样的流民冲毁了。皇家园囿中那两头天铁兽也被纷乱的世事掩盖,逐渐湮没无闻。至于唐高宗时伽毗叶国进贡的那头天铁兽,因为唐帝国的首都附近缺乏含有铁质的岩石,找不到合适的食物,更无法排泄铁粪心,最终困恶至死。写到这里,晁迥感慨说,倘若那些伟大的动物能够延续至今,中原的王朝又何至于丧失军事上的优势,困顿至此呢?
得胜回朝的伏波将军,在呈献给皇帝的报告中特别强调了暹兜国王提供了这两头怪牛。皇帝大喜之余,动用了自己命名的权力,将牛称为“啮铁”,将牛粪心称为“镔铁”。
谢弗认为,这可能是一种棕熊,或者喜马拉雅黑熊之类的动物。它们在中原地带较为罕见,并且性格凶猛,所以被讹传为可以降伏狮象的巨兽。不过,有证据表明至少在汉魏六朝时期,这种动物就已经被引入中国,引起了博物学家们的注意。
南赡部洲之南的暹兜国王惊叹于伏波将军的显赫功绩,派出使者向汉军敬献了两头军用神牛。这两头牛毛黑如漆,体躯庞大,却无须人工饲养。或者说,主动喂养它们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因为这两头牛只吃含有铁质的岩石。
爱德华?谢弗在其《撒马尔罕的金桃》一书中记录了一种“未经确认的动物”:
一个现在还无法考定的国家,在唐高宗继位时贡献了一头非常可怕的熊。这个国家叫伽毗叶。这个国家的名称或许与梵文gavya有关。这种熊被唐朝人称作“天铁”。天铁熊惯于擒食白象和狮子。这是一种凶猛得令人难以想象的动物。天铁熊凶悍的性格给十六世纪的李时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曾经写道:“天铁熊能擒师象,则师岁猛悍,又有制之者也。”
2008年10月29日22:42
伏波将军下令按使者的指导饲养这两头牛,用牛粪心打造兵器,武装部队。因为占有装备上的优势,汉军迅速击破了越国的防线,攻陷了越都番禺城。
按照使者的说法,白天,这两头牛都会自行外出寻觅可供食用的岩石。饲养者只需要在兵营内留出圈牢,供它们夜晚休息就可以了。惟一的特殊需求是,需要在圈牢中准备一盆火炭,供其解渴之用。每天清晨,饲养者都可以进圈捡取它们的粪便。剥除外层腐臭的粪膜,里面便是坚硬无比的粪心。这种牛的粪心被认为是所有铁块中最好的一种,经过冶炼锤打,可以制造出异常锐利坚固的兵器。
《神异经》记载,汉帝国的将军马援接受“伏波将军”的封号,驻扎在岭南,重组南部中国的军事部署,准备按照皇帝的要求,对南方越国的叛逆者发动最后的进攻。伏波将军在南方与各种蛮荒民族接洽,收编其中诚实英勇的部落,驱逐其中狡猾蛮横的部落。将军在帝国南部进行的军事整备工作,惊动了周围各个地区的国王,他们无不给汉帝国皇帝写信,赞扬将军的能力与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