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非官方文献中的食龙记录并不罕见。第三帝国的蒙古族作家蒲松龄,就曾记录下一则传闻:
没有任何记录说明当时国王孔甲饲养龙的目的。很显然,这种庞大而暴躁的动物不适于观赏,也没有证据表明其与夏人宗教有关。研究者发现,最初的龙看起来与猪非常接近。有学者因此得出结论,这可能表示龙具有“可食用”的属性。他们甚至从文字分析中得到佐证:第一帝国中期的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称,“龙”字与肉有关,呈现“能够飞行的肉类”这一形象。因此,古代中国人饲龙很可能是为了取食它们的肉。
2008年10月29日22:42
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原因,现存古籍中并没有龙肉的食用方法。只是在晋代博物学家张华的著作中,留有一些线索。《博物志》第四卷提到龙肉时称,将生龙肉切细,用醋腌渍后可以直接食用。这种吃法不免让人联想到刺身。张华同时提到,经过腌渍的龙肉,表面会浮现青绿色的花纹。于是,人们用醋浸泡龙肉,制成美味的龙肉刺身,又将上面的花纹,刺到自己的身上。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刘累的后代并没有保住贵族的头衔。比较可信的一种说法是,在殷、夏两国争夺权力的战争中,他们站错了队,最后与夏王国的遗民一起遭到贬黜。随着这支贵族的衰落,养龙的技术也渐渐失传了。从此,官方文献中再没出现饲养和食用龙的记录。
不久,帝国的谱牒学家们又研发出了刘姓血统的高贵品质。他们惊讶地发现,刘氏在夏王国时代就已经成为贵族。其中最著名的刘累曾在国王孔甲的手下任职,所做的恰好是管理宫廷中的龙。龙于是理所当然地成为帝国的图腾。
但这一切无损于神圣的帝国。宣传者骄傲地宣称,刘邦是神的后裔。太公与刘媪结婚后,并没有立即使之受孕。刘媪在午休时被一条红龙强奸了——这种颜色恰好是帝国的象征——这才生出了刘邦。尽管这一传说包含着难以容忍的伦理缺陷,但至少为帝国的肇造者提供了权力的依据。
第一帝国的奠基者刘邦,为宣传部门的官员增添了不少麻烦。公元前2世纪左右的中国,前朝的贵族们依然掌握着很大的权力,在与秦对立的“山东地区”,这一情况尤其严重。他们中的任何人,都有组织武装,颠覆帝国的威望。而刘邦不过是一个平民——他的父亲被称为太公。这是当时对长者的一般称呼。他的母亲叫刘媪,意思是刘姓的老太太。帝国的历史编纂家们始终没能考证出他们的确切名字。一种说法是,作为贱民,他们被禁止拥有名字。
山东淄川附近有一处名叫龙堆的山包。当地人说,一旦发生饥荒,就可以去小山包下挖肉吃。那肉和平时见的牛羊肉没什么两样,味道也很鲜美。一开始大家并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后来发现在割取肉时,如果有人提到“龙”字,天上就会打雷,严重的甚至会劈死人。甚至笼、聋、隆这样的同音字也不能说。大家才知道,这就是龙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