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学网 历代文学
收录来自古今中外 20 多个朝代,近 60个 国家的作者超 3万 人,诗词曲赋、文言文等作品数近 60万 个,名句超 10万 条,著作超 2万 部。

马化腾:先人一步 作者:冷湖 近现代)

章节目录树

异军突起的微信

上一章 下一章

2011年1月21日,腾讯推出了微信,一个专门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就像大多数智能终端上的软件一样,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而且能够通过网络实现快速地发送和接收信息,所消耗的流量也非常少。此外,微信上面还集成了摇一摇、漂流瓶、公众平台等服务插件。

在微信逐步由封闭走向开放之后,很多APP制作者感到了恐惧。自从“3Q大战”后,马化腾一直将“开放”作为腾讯发展的主题,当然这种开放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开放,准确地说,是抱着宽容的心态和搭建平台的思维,一步步地将整个互联网中的各个分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微信的迅速崛起,给运营商短、彩信等传统业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于是出现了“微信收费事件”。

和微博相比,生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微信,显然具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和产品优势。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让碎片化时间能够被充分利用,所以微信在这个全新的舞台行走得非常顺利。由于现代人的工作生活节奏比较快,所以坐在电脑前悠闲地浏览资讯的时间越来越少,而微信则成为了人们在等公车、坐车和等人时,打发无聊时光的最好伴侣。因此,现在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已经变成了:电脑上刷微博,手机上刷微信。

现在,微信已经被马化腾当做探路国际化的一种武器。马化腾相信,微信的创新速度已经超过了欧美的同类产品,比如开放性的平台、商业模式的嫁接、朋友圈社交……这些都是腾讯的独创,和原来的产品相比有了很大的差别。

其实,在微信刚刚推出的时候,人们仅是把微信当成是一个移动社交工具。然而随着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出,越来越多的草根创业斗士发现了微信上面存在的商机,于是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微信上复制了几年前微博的繁荣,一批批微博草根大号迁移到了微信公众平台之上。

微信一经推出,立即受到了广大移动客户端用户的青睐,在2012年3月29日,微信用户一举突破1亿大关,前后用时只有433天!

在微信正式向美国本土渗透之前,为了预热,微信早就在港台地区和东南亚国家展开了布局。在这些地区,微信投放了为数不少的广告和明星代言,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曝光度,从而广泛地培植起一批“种子”用户。然而在美国市场的情况却不太乐观,毕竟微信刚刚起步,用户只能局限在华人和中国留学生这个圈子里。所以,微信能否在美国复制在中国的成功,现在来看还很难预料。

当然,微信的火爆并不意味着将一直持续下去,毕竟曾经盛极一时的博客、QQ群和微博已经成为了前车之鉴。因为人们接收信息的时间精力总是有限的,所以当你只有几十个QQ好友和十几个QQ群的时候,你就会积极地找人聊天和查看QQ群信息。然而当你的好友达到几百个、QQ群有几十个的时候,很多用户会不由自主地让自己处于“隐身”和“忙碌”的状态,正如现在很多人将QQ群屏蔽了一样。

马化腾认为,过去包括华为、中兴、海尔等国内知名企业已经“走出去”了,然而中国的互联网企业确实要更加落后一些,国际化并没有取得成功。为此,他说了这样一段话:“过去中国互联网模式都是从美国复制过来,走出去不太可能。随着移动互联网浪潮席卷全球,很多国际互联网巨头自己也并没有准备好,或者受限于原有PC或者Web服务和习惯的牵绊,(他们)很难做出纯移动互联文化的产品。现在亚洲的移动互联网和手机一定程度上发展速度比西方还快,这给中国互联网企业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可以看出,主张“微信收费”的运营商们,是在被马化腾逼得收入日益减少的窘境下提出来的,不过这个提法也引起了广大用户的反感。从马化腾这边来看,他当然也深知腾讯目前和运营商之间的关系比较敏感和微妙,不过他认为微信的产品概念和运营商提供的通信服务并不相同,也不属于传统运营商的业务范畴,所以未来的发展方向将趋于合作而非对抗。

微信也是一样的道理,当一个用户关注了十几个微信公众账号的时候,手机就总会发出震动,让用户感到焦躁不安,哪怕是设置了取消提醒也解决不了信息过载给用户带来的烦恼。如果每个人关注公众账号的合适数量是15个,即便按照每个账号每天推1条信息来计算,4亿微信用户每天能够接收的推送信息,其总量上限则至少会达到60亿条,因此创业者要想在微信平台上实现自己的梦想,只有推送高质量的信息才是王道。

微信出现,有人欢喜有人愁。对于广大用户来说,这个可以发送语音、类似对讲机似的小玩意儿,确实充满极大的诱惑力;然而对通信运营商来说,微信的出现不仅让本已日薄西山的短、彩信业务雪上加霜,甚至给传统的语音业务也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各类微信公众平台会集合更多的应用内容,其中包括吃喝玩乐等项目,而且每一种应用后面都会聚集一批专业的人在操作,直接向广大用户提供各种针对性的服务。相比之下,那些单纯依赖操作系统而生存的APP就要差得很多。虽然目前腾讯还没有做出像Google Glass(谷歌公司推出的一款“拓展现实”眼镜)这样的产品,然而马化腾的手中毕竟还有一个不断进化的“小Q机器人”。只要将微信、QQ和小Q机器人结合在一起,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恐怕连马化腾自己也难以预测。

其实,不管是在电脑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第一需求都是获取信息。因为人们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缺少的不是信息,而是寻找有价值信息的时间和精力,而微信的信息订阅正好可以满足社会大众的这一类信息需求,特别是微信公众平台包括的各种内容供应商,让信息与用户实现了准确的匹配。虽然信息订阅并非微信首创,但是在电脑互联网时代,传统的电子邮件订阅已经变得落后起来,人们越来越发现,自己更需要的是能随时随地获取所需信息的工具和手段。

虽然从传播角度来看,微博是一种广播,而微信是一种窄播,但是微信却比微博更加精准,更能打动每一个受众。

虽然和微信相比,还有很多更专业、更强大的移动资讯APP,比如网易新闻、多看阅读等等,不过它们可以看成是电脑互联网产品在移动端的延伸,和创业者没有什么关系。微信则不同,它不仅仅是一个APP,而且还是一个拥有将近4亿用户的移动应用集成平台。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只要你的内容很丰富很具有吸引力,你就能够吸引一大批忠实的粉丝。为此,我们可以将微信看成是一张桌子,上面摆满了山珍海味,当你对桌上的菜肴不满意的时候,就可以换掉重新再上。更有人预言,微信能让现在一半以上的APP变得没有存在价值。

从2013年2月底开始,一条关于电信运营商要向微信收费的传闻引发行业震荡。同年3月31日,工信部部长苗圩在第二届“岭南论坛”上讲到,将支持电信运营商的合理需求。谁知这个消息放出之后,立即遭到了广大用户的反对,用户认为自己已经花了流量费和网费,再对微信收费的话等于是双重收费,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2013年4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张峰在国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态: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业务是否收费,不是由哪一方来决定的,而是由市场来决定的,工信部将坚持“其经营者依据市场情况自主决定”的原则。从这之后,微信收费风波暂时得到了平息。

现在,微信已经成为了一个拥有将近4亿用户的“巨无霸”,要想在移动互联网方面有所建树,微信就是摆在任何一个创业者面前的大山,你是惹不起也躲不起。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