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学网 历代文学
收录来自古今中外 20 多个朝代,近 60个 国家的作者超 3万 人,诗词曲赋、文言文等作品数近 60万 个,名句超 10万 条,著作超 2万 部。

马化腾:先人一步 作者:冷湖 近现代)

章节目录树

“帝企鹅”是怎样炼成的

上一章 下一章

不得不说,马化腾的这一招还是非常管用的,也体现出了他敏锐的战术眼光。因为我国的互联网起步比较晚,能接触到它并熟悉掌握的大部分都是年轻人,而大学生又是年轻人中的主力军:他们对互联网充满兴趣,喜欢上网也了解网络,所以将目标用户锁定在他们身上,要比放在灯箱广告牌子上更有实用性和针对性。很快,OICQ的用户群就被这些“天之骄子”们迅速占领了。

如何让更多的潜在用户了解和使用OICQ呢?办法只有一个:宣传再宣传。

OICQ的时代到来了。

当时的腾讯公司还没有得到任何风险投资,只有启动资金那么一点钱,如果拿出几百万去做宣传,小企鹅能活活饿死。思前想后,马化腾只能另外寻找新的出路。很快,他将宣传推广的心思放在了BBS上。为此,他独自一人跑到国内大学的一些BBS上发帖灌水。

其实,这些看似细微的差别,如果放在中国网络用户使用市场中,是具备了很大的优势的。当时中国很多网民都是在网吧里上网,他们当然希望将OICQ上的信息存入服务器而不是用户端。马化腾在认识到ICQ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之后,便着手进行改进。很快,他编写出了一套服务器中断信息保存的程序,无论用户更换多少台电脑,在登录OICQ时都会保留之前添加的好友。与此同时,马化腾还将前后两端的功能按照用户的需求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让用户的体验快感达到最佳程度,比如,用户可以对离线的用户留言,只要对方上线就可以看到消息;用户可以根据在线用户的名单任意选择聊天对象。此外,OICQ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它可以让用户选择个性化的头像。几年之后,MSN才推出了类似的功能,由此可见马化腾对ICQ的改进价值有多大了。

马化腾深知,现代商业是需要高明的营销手段的,主要的手段就是商业宣传。纵观那些得到海外投资的中国各大门户网站,无一例外都是在做“广告轰炸”,其覆盖面之大让人叹为观止。

在OICQ推出之后,它自身具备的优势立刻吸引了一大批用户,人们发现它和之前的ICQ相比,虽然在很多模式上非常相像,但是在功能上却有了很大的进步和超越,OICQ的人气越来越旺。马化腾看着日益增长的用户数,对OICQ也越来越有信心。

2001年5月9日,美国在线的ICQ用户数量突破了1亿大关,这个成绩让美国在线彻底消除了对即时通信的怀疑,让他们看到了在1998年投入2.87亿美金买下ICQ是多么明智的决策!不过,美国人并没有笑到最后,到了2001年底,中国本土的OICQ用户数量超过了9000万!更让人们感到吃惊的是,OICQ的用户数量差不多以每天39万人的速度持续增长,这意味着OICQ比肩乃至赶超ICQ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在仿制ICQ的时候,马化腾他们发现了ICQ自身存在的一些缺陷。比如,ICQ将所有的信息都保存在用户端,一旦用户换一台电脑登录的话,之前添加的好友将全部消失不见;而且ICQ只能和在线的好友聊天,也必须按照用户提供的信息来寻找好友,搜索能力很弱,用户体验还有很多提高的空间。

要知道,OICQ实现用户数从0到9000万的增长只用了3年的时间。虽然从数字上来看,腾讯的成长似乎没有耗费多大的力气,然而马化腾和他的团队在这期间经受的磨砺和考验绝对无法用一个快速增长的“3年”一笔带过。而随着OICQ的迅速走红,ICQ终于发现了这个在悄悄成长的“孪生兄弟”,对它的来源与合法性提出了质疑。于是,一场有关技术专利的官司就在所难免了。

马化腾的另外一个推销地就是网吧。因为那时候家庭电脑还是比较少见的,人们上网的主要途径是去网吧。而网吧电脑里总会有各种已经下载好的休闲娱乐软件,网吧的这种“捆绑式软件”成为宣传OICQ最好的手段之一。

没过多久,马化腾的“企鹅时代”就到来了:1999年11月,OICQ的用户数量猛增到100万,2000年4月则达到了500万!

相关数据显示,1999年到2000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在报纸和电视台做的广告花费超过1.5个亿。此外灯箱广告也成为互联网公司的常用宣传手段。其中,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搜狐、新浪、易趣等网站构成了户外灯箱广告的主力军,也是曝光率最高的。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