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任远追查《沙泉》是谁编的。一查,编稿、写稿、抄稿,由胡鼎新一人包揽。
这时,教务长费巩教授看不下去。他找胡乔木谈话,给他开了“休业证明”,帮助胡乔木转学。
从此,那“沙漠之泉”——《沙泉》被取缔了。胡乔木也受到了注意。
父亲胡启东希望胡乔木还是上大学为好。胡乔木听从了父亲的意见,于1933年秋考入浙江大学外语系。
胡乔木到了浙江大学,单枪匹马办起了《沙泉》。那图片,是从陈延庆寄来的《中国论坛报》上剪下来的。
那时,他从盐城仓促出走。在上海,他遇见同乡陈延庆(王瀚)。陈延庆手中有中共地下刊物《中国论坛报》。
就壁报的内容而言,虽然带点左翼的色彩,总的来说还是温和的。校长的目光,凝视着报上的一张图片。这图片显然是从什么现成的报刊上剪下来的,那是一位苏联农民扛着一把锄头。论图片内容,似乎也没有太犯忌的地方。然而,郭任远却看出,那图片显然是《中国论坛报》上剪下的!
后来,学校里发现共产党印发的传单。校长郭任远又找胡乔木谈话。显而易见,校长已经“盯”上他了,尽管那传单并非他印发的。
1935年,一桩小事诱发了浙江大学一场风暴:两个大学生在打网球,两个教员也想打网球,便赶走学生。学生以为教员太不讲理了,争了起来,以至打了起来。教员告到校长那里,郭任远下令开除那两个学生。这下子激起了学生们的公愤,全校成立了罢课委员会,跟郭任远对着干——那委员会又称“驱郭委员会”。胡乔木是主要员之一。郭任远斗不过学生们,只得表示辞职。
郭任远恨透了胡乔木,搞了个小动作,把胡乔木的成绩从八十多分改成五十五分。于是,以成绩不及格为由头,勒令胡乔木退学。
胡乔木不办壁报,在外文系组织了读书会。读书会秘密地组织读马克思主义的书。由于都是外交系的学生,能够直接阅读外文原着。
于是,胡乔木离开了杭州,来到了上海。
胡乔木故作惊讶:“《中国论坛报》是共产党办的呀?我不知道。我在路上拣到一张报纸,见到这图片不错,就剪了下来。”
“我们敬爱的郭校长要走了,实在是太可惜了!郭校长真好,他那么关心我们学生的课外活动,积极提倡打网球!他又那么关心我们的壁报,连一张图片都仔仔细细地看,还要弄清楚图片是从什么地方来的……郭校长实在太好了,他一走,浙江大学全体学生都哭了!”
台下,一片哄笑,同学们笑出了眼泪?!
郭校长直截了当:“你那图片,是从《中国论坛报》上剪下来的,而该报是共产党办的。你从哪里弄来《中国论坛报》?”
上一回,是清华大学校长翁文灏找胡乔木谈话;这一回,则由浙江大学校长郭任远找他谈话。
胡乔木抓住这个机会,提议为郭任远开盛大的“欢送会”。会上,胡乔木作了精彩表演。他来了个反话正说,含着“眼泪”,大声地诉说:
就在胡乔木进入浙江大学不久,一份名叫《沙泉》的壁报,引起了校长郭任远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