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学网 历代文学
收录来自古今中外 20 多个朝代,近 60个 国家的作者超 3万 人,诗词曲赋、文言文等作品数近 60万 个,名句超 10万 条,著作超 2万 部。

戴上手套擦泪1·相遇 作者:乔纳斯·嘉德尔 瑞典)

章节目录树

13

上一章 下一章

能够为你在教会里赢得尊敬与信任的,不是高薪,更不是崇高的物质或世俗地位。

现在,他即将前往下一扇门。他已准备好《圣经》与手册,对当中的篇章如数家珍。

在本杰明进入高中前,他曾和双亲有过漫长的讨论,讨论高中教育的必要性。和父亲的讨论尤其深入。

和他一样,执行他称之为“救赎任务”的见证人们,为的就是解救人民于大洪水之中,引领他们登上代表救赎的挪亚方舟,带领他们回到耶和华的王国。

耶和华仿佛已经授意,由他照料这位躺在病床上的年轻人。

看过笔记后,他将纸条折好放回装着袖珍版《圣经》、手册与书籍的公文包内。他得将这些资料留给对教义感兴趣的人们。然后,他按下大门的密码。他从曾在此教区传道的见证人的笔记中得到的密码。

身为正规先驱,他在教会的地位相当引人称羡。父母对他非常满意,更以他为荣。

所以,本杰明其实大可在中学毕业后就直接献身教会,尽早累积传道所需的时间与经历。

她与哥哥个性迥然不同,对于在公开场合谈话感到极度不自在,对执行任务必须随时和接触到的陌生人沟通甚至开启话题感到相当羞怯而怕生。她总是与爸爸、妈妈或其他女性友人一起执行任务,能不开口说话,就绝对不说话。

“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

慑于父亲的论点与意志,玛格丽特最后不得不屈服。但她看起来可没被彻底说服。

他轻柔地将手册放在盖着油布的餐桌上,然后将手放在手册上,仿佛是要明确告诉对方,他就是要将小册子留在此处,仿佛这是为老妇人留下的一小块宝藏。

使徒扫罗是帆布工人,彼得只是个渔夫,他们借工作谋得简单的温饱,然后将生命献给了教会。

大门在他面前开启。

每间公寓都有意义独特的缩写代号。比如H、30、EI,这代表:男性,30岁,不感兴趣。

现状是恐怖的,他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改变现状,使其好转。即便当下似乎不存在任何希望,也只能这样了。

本杰明微笑着。

这些年来,本杰明已长大成人,他开朗又沉静,在教会里广受欢迎,行事作风散发出赢家特有的风范。

为此,他放弃自己最爱的夏季小屋,最多一个星期前往一次,其余的时间都留在父母位于市区的公寓。整个夏天,他每天都出门执行任务。

胡子刮得干干净净,身穿西装的年轻男子与一位年纪较长的妇人坐在厨房里,喝着咖啡。他朗读着这段已背得滚瓜烂熟的《圣经》篇章。

他习惯性地翻开一本小手册,翻到该段落。

他从母亲身上遗传到开朗的脸庞与炯炯有神的蓝眼睛,从父亲身上遗传到直来直往的态度与墨色的胡须。

他站起身来,面带笑容地表示他下次会再来敲敲门。言谈间,两人仿佛多年老友,或者说,老妇人好像成了他必定会再见面的亲戚。

阳光直射在拥挤的布兰教堂街上。本杰明站在光线的稀疏缝隙间,聚精会神地研究笔记,想找出早先拜访这栋楼住户所留下的记录。

教会希望成员尽可能多地执行任务,成员的工作与教育背景并不重要。耶稣本人就是最贴切的例子。他只是一个木匠,完全没受过所谓的高等教育,反而能够将所有的时间投入在传道上。

通常,执行任务的见证人会将完全不感兴趣者与有再访可能者的信息写在教区小卡片上。本杰明甚至会在每层楼楼梯间的布告栏上暗藏自己的笔记,让之后接替他的见证人执行任务时更加方便。

他非常清楚,老太太只是高兴旁边有人做伴而已,并不是真正喜欢他传教。但使他获得接待的原因,还是耶和华的保佑。

他比任何人都认真于传道任务,几近狂热,无比执着,活在真理之中。

他的妹妹玛格丽特甚至还没当上辅助先驱呢!

但他也为玛格丽特担忧。

就拿健身和锻炼这方面来说吧!父亲已经非常仔细地解释过,她为什么不应该去地铁锌矿场站上面那家健身房。她好几个同班同学都在那里健身,现在也想拉她进去瞧瞧。他耐心地倾听她的想法,然后针对每一个论点给出了答案。她想健身的想法遭到明确反对。

现在,时序已由夏转秋,其他家人也已回到城里。为了生计,本杰明在一家五金行打工,其他时间全奉献给耶和华。

户外只剩积雪与严冬,凛冽的寒风如刀刃般扫过整座城市。城市里的烟囱冒出袅袅烟雾,仿佛是取悦天上的耶和华所做的献祭,此刻祭品正被烈焰燃烧着。

“我也想引述这一段,就在这里……”

对他来说,实际遭遇到的困难都是试炼,想到教会与所有家庭所提供的协助、赞助的《圣经》、物质资源与精神鼓舞,他们完全没有理由逃避这些困难!

永不放弃,一定尽力改变现状的承诺。

对他来说,没有理由,不准推卸责任。

6月从高中毕业后,他终于正式具备“正规先驱”的身份,每月执行任务至少90个小时,每星期传道22小时半,每周二、四、六晚间参与教会的集会,还有会议前的准备事项。他才19岁,生命的全部就奉献给了教会。他为教会而生,也为教会而活。

她越来越常与父母吵架、斗嘴。本杰明选择站在父母这边,身为长兄,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至少,这是为了她好。他为她感到非常担忧。她无法抗拒世俗的危险诱惑,离堕落越来越近了。

情况一定会好转的。

“请您多保重!我们下次见!”

她的状态似乎在下滑,好像失去立足点般无法重新找回自己。

更让父母担忧的是,她在学校认识许多世俗圈的女性朋友,甚至还包括男孩子,净花时间在这类朋友身上,聚会,嬉闹,玩乐。

她不应该费神在这些世俗的享乐与杂务上。人,非常容易失去专注力,无法全身心投注在重要的事务上。

本杰明来到街上,公文包里放着手册与袖珍版《圣经》,他深吸一口气,干净的空气使人感到清爽。澄澈的蓝天里挂着10月的太阳,天气开始变得寒冷。现在是大白天,阳光还能直射到街上他所站的地方。他眯着眼睛,避免被刺眼的阳光照得眼花目眩。

他走进屋内的黑暗中。

这是一具憔悴瘦弱的躯壳,扭曲变形的面孔与身体,被癌症肿瘤与病毒啃噬殆尽。

他的生命以教会为核心,他的熟人与朋友几乎清一色来自教会。

永不背弃对方的承诺。

他是耶和华忠实的门徒。

本杰明的理解与阅读能力极佳,家人最终接受他进入高中就读的决定,但这远非理所当然之事。为了让教会明白,他和家人真切地了解到将大量时间投入高中教育这种世俗尘务所导致的危险,他每年暑假自愿担任辅助先驱,每个月至少传道60个小时。

他的语气永远是那么友善,然而岁月的洗礼也早已悄悄融入他的声音。就像父亲一样,他绝少抬高音量,语气永远听不出一丝气恼或愠怒。他也遗传了爸爸的果决气质,他的果断会使旁人都知道他是对的。

“啊,这,我不确定呢。”她面带迟疑,似乎把本杰明当作推销员,现在她必须礼貌地拒绝。但本杰明曾多次经历过类似状况,知道如何避免被拒绝。

其实,本杰明是否真的需要高中教育的确有待商榷。他们同是见证人的朋友从事的多半是体力工作,像清洁工、门房、大楼警卫或送报人。其中当然也有教师,甚至医生,但为数不多,而且他们多半在完成学业多年后才投入教会活动。

本杰明指出手册中的一段文字给老太太看。她戴上老花眼镜,假装细读着。

所有耶和华见证人会在教会的“王国厅”集会,他们会收到传道与执行任务时的教区地图,以及写在满布褶皱的小表格里关于过去拜访记录的观察心得与笔记。笔记的主要内容是访谈是否成功、是否有人出来接待、在哪里吃了闭门羹、拜访后留下了哪些书籍、如何后续追踪,等等。

“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

“这是《启示录》第21章第4节,”他带着自信,用友善的口吻说明着,“手册中也引述了这一段,‘生活在宁静、安详的新世界’。”

他站起身,伸出手,再度微笑。恰到好处、不卑不亢的微笑,就像他的母亲那样。

老妇人将杯子挪近嘴边,对热烫的咖啡吹了口气。桌上是略显陈旧的瓷制茶杯与好几种不同的饼干。本杰明非常礼貌地用过了餐点,喝过了咖啡。

这是他真心所爱的人。

既然这样,怎么会有人觉得自己比耶稣或他的门徒更优秀呢?

一如哥哥本杰明,父母也同意让玛格丽特中学毕业后继续读高中。今年是她就读高中社会科的第一年,然而与本杰明不同的是,她竟放任学校课业榨干自己的时间与精力。荒废课业当然是不可取的,但也不应该放任自己被课业榨干,让自己无法专注于更重要、更紧迫的精神课业。

“啊,是的,没错!”她咯咯笑起来,“看到了,就在那儿。”

他就是父母的骄傲。

父亲一天到晚盯着她的进度,责难她欠缺热忱。

本杰明的父亲就是一位市政府聘请的清洁人员,身份称不上崇高,他的母亲则始终是家庭主妇。他们当中,没有人会对教育或出身这类问题多想。

本杰明从未来过这一区,所以在进入屋内时,他先阅读了笔记。

他紧握对方的手,如念符咒一般念着《圣经》篇章。这些年来,他朗诵这些篇章,犹如行云流水,倒背如流。他将要擦拭他们眼中的每一滴泪水,死亡将不复存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仅有这些话语能够留存下来。

本杰明乐于独自执行任务,他觉得这样反而简单得多。前来应门者若看到他们是两个人,可能就会感到压力、局促不安。

更危险的是,她似乎无法继续相信真理。

他们因为他而挺直背板,接受亲友与教会成员的盛赞。

他握握老妇人的手,准备离去。初次拜访,他的停留时间拿捏得相当准确。

“我把小册子留在这里,您有空就可以自己读几段。我大概一个星期后会再登门拜访,届时务必让我听听您的想法。”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