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爱鱼,我也爱花。人长一双眼睛,总希望看到些悦目的颜色,总希望看到些美丽的东西。否则岂非辜负了自己的一双眼睛吗?“赏心悦目”这个词,其实很应该反过来说的。首先目悦之,而后心赏之,难道不是吗?
先说花。我喜欢那些好看的草花,也就是老百姓说的“家常花”。不敢青睐那些名贵的花。它们太娇气,侍弄不得法,便会无可救药地死去。而我,又不可能像一位专宠专爱的郎君,太分心在它们身上。“家常花”则耐活多了。每天别忘了浇水,晒晒阳光,大抵就会慷慨地开放。即或几天内忘了浇水,忘了晒阳光,发现它们枯了萎了,“将功补过”一般也是来得及的。我曾从外地千里迢迢地带回家几盆花,但因易地之故,水土不服,都死了。当然,也有我的责任——照料不够。在我和花的关系中,坦率地说,我承认我一向较自私。花儿一厢情愿为我开,我为花儿服务却不够。一本书上讲,从这种现象似可判断一个男人对女性的态度。像我这样的男人,在对待女性的态度方面,又似该列入那么一种类型——也企盼着女性钟情于己,却不怎么能为人家做出牺牲。我扪心自问,觉得并不尽然,颇怀疑那本书分析的科学性。但转而一想,也完全可能那本书的分析并不错,是我自己不能勇于正视自己的本来面目。不过呢,纵然那本书的分析千真万确是对的,我拿不可救药的自己也没什么好办法了。无非时时告诫自己,疏远女性,只拈花惹草而已。花草,吾所欲也。女性,亦吾所欲也。但花草较之女性,毕竟有似是而非的不同。于前者,缺乏责任感,不过是粗心罢了。于后者,则是男人的德行问题了。
我望着我养的一些“家常花”开了,总会联想到胡适的几句话——花儿开了/我笑了/我觉花儿是为我开的了/我心里也像有花儿开了/花儿觉我是为它笑了/花儿开得也像笑了……记不很清了,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我欣赏的不是胡适先生的诗句本身,而是他这几句诗的意思。意思比他的诗句本身有意思。一个人能在细微处生愉悦,是怪难得的。我从养些“家常花”中获得了这一点,便觉自己怪难得的,比以前的自己怪难得的……
现在的我,对花已培养起了几分责任感。虽谈不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该浇点水的时候浇水,该沐浴阳光的时候搬到阳光底下去,这些起码的责任还是能尽到的。我尽到了起码的责任,我养的那些“家常花”,也就为我无私地示翠绿,吐嫣红。我本对它们也没太高的期待,也就极满足了。并不想获得李清照那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寂雅闲情,也不想获得秦观那种“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的感怀怅心。倒是有几分曹组那种“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的意外欣喜……
我愿窗台上常有花儿开着,我愿桌上常有鱼儿在鱼缸里游着,使我在凝神思考之际有什么值得睹视的东西看着。为了满足自己这心愿,我便买了花盆和花,买了鱼缸和鱼。
归根结底,虽然我为花儿和鱼儿付了点儿精力和时间,但它们也给我带来了生活的情趣。尽管我养的不过是一些“家常花”和最普通、最便宜的鱼儿……
如今的生活,已经变得相当丰富多彩了。可我几乎是个足不出户的人。终日伏案写作,抬头是墙,扭头是窗。窗的对面仍是墙——别的一幢楼的墙。目所见的颜色是极其单调的,心所赏的景物是极其局限的。久而久之,便觉得自己仿佛是一只小小盒子里的蜥蜴,于是对悦目的颜色和美丽的东西油然而生强烈的渴望……
那几天我什么事儿也顾不上了。长时间地守在鱼缸前。有鱼蔫了,便捞出,放另一缸里单养,往水中兑药,抢救了几条鱼儿的生命……
养鱼使我对小生命培养起了尊重,以及更大的责任感。我想,既然我把它们买回家了,那么,也就意味着,上帝将它们交由我来照料了。对它们的生死,我岂能麻木不仁呢?为了养好它们,我特意买了一册北京出版社出的书《金鱼》。当然,也为它们置备了充氧器,滤水器……现在,在我的“关照”下,鱼儿们又“幸福”起来……
再说鱼。我养的都是金鱼,品种最一般的金鱼。逛早市的时候买的,最贵的一元五角一条,便宜的一元钱两条。一元钱在今天居然能买两条有生命的小东西,有时甚至可以买到四条,你不能不认为这是一元钱所能买到的最美丽的东西了。我买的鱼儿们,在品种上被归为“草鱼”一类。在我看来,鱼儿能像它们那样美丽,也就够美丽的了。而且,它们的可贵处,像我养的“家常花”,都是很耐活的。我最先只买了两条,养在一个圆形的小鱼缸里。后来又买了两条。养在一个较大的方形鱼缸里。再后来索性又买了几条,共同养在一个更大的鱼缸里。鱼缸大,桌上是不能摆了,只好摆在阳台上。坐在窗前写小说,抬头可见金鱼在鱼缸里悠然自得地游,便觉得自己改善了自己寂寂甘苦的创作生涯,心中别是一种自慰。我对鱼儿们比对花儿们更有责任感些。每天按时喂食。隔几日换一次水,尽量使它们在清洁的水中活着。它们游得不生动了,我便会细细地透过鱼缸观察,怕它们病了。因为和花儿相比,鱼儿更是生命啊!死了一条鱼儿,也更比死了一株花儿感到内疚。最初的十几条鱼儿,本是养得很好的。鳞光闪耀,鳍尾透亮,在颇大的鱼缸里生活得相当“幸福”。后来妻说,鱼缸够大,理应多养些——大片游过来,大片游过去,那多好看。我一想象,也觉那将是很壮观的情形。于是又买了十几条。结果,就开始不停地死。可能新买来的鱼儿,在卖鱼人的鱼盆里是饿着的,所以到了我这儿,必然抢食吃,有的便撑死了。也可能是鱼儿增多了,水中的氧不够了,有的闷死了。当然,也不排除新买的鱼儿有传染病的原因。总之,几乎“全军覆灭”。有一天从早到晚竟死了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