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学网 历代文学
收录来自古今中外 20 多个朝代,近 60个 国家的作者超 3万 人,诗词曲赋、文言文等作品数近 60万 个,名句超 10万 条,著作超 2万 部。

我心灵的诗韵 作者:梁晓声 近现代)

章节目录树

我所站在的弧上

上一章 下一章

在我的主观中,越来越认为社会是环状的。某环之外,一环又一环,环环相吻。反之,某环之内,亦是如此。

社会人群,一环一环地,围绕此“核心”而自然分布。以其差不多的生存状态,聚集为同一环链。

社会的阶层越细密,环越多。

这样,对于作家的创作有一个好处——向内圈看,能看明白中国的大举措是怎么酝酿的,怎么成熟的,怎么发生的。便较为可能地对中国形成可靠的大感觉。而转身向外圈看,则能较清楚地看到芸芸众生的生存形态。我们都知道的,芸芸众生一向生存在社会构成的外圈……

有些现象是相似的——比如树的年轮,比如靶环,比如影碟和音碟细密的纹。甚至,比如声波……

于是我常想,以上种种,正好比社会群体之构成和排列吧?

我站在一段并不容纳我的弧上。尽管如此,以我的眼向处在社会边缘的几环上看,仍能较清楚地看到一群群疲惫的人。他们的疲惫,我认为绝非我的夸张。我相信我的眼的可靠,因而,我不禁同情疲惫的人们……

其实,我已经被我所熟悉的群体排除于外了。但是,对于其他的群体,我又实在不愿跻身其中……

在中国,作家是可以站在离“核心”较近的某一环的某一段弧上的。如果此时作家的眼还向内圈看,那么他或她一定是短视的。因为这是由视野的半径所决定着的。

所以,我一向要求自己向外圈闪退,站在能离外圈较近的某一环的某一段弧上。

环的正中,是实心的。就像圆的中心一样,是一个点。这个点非常重要。没有此点,圆不成其为圆。因而这个点,在中国的政治术语中,又叫“核心”。“核心”只能有一个。若居然有了两个或几个,圆就不圆了。

那么,我就常问自己——我这位作家,站在社会之哪一环的哪一段弧上呢?

疲惫的人们不是不想潇洒,不是不愿潇洒,而是没起码的前提潇洒,便只有疲惫下去。

所以,我常觉我的处境是尴尬的。

我出自于他们之中。我自认为相当熟悉他们。我不愿远离了他们。因为除了这一种熟悉,另外的熟悉不太能引起我创作的直接冲动。比如对当代文人的熟悉,对演艺圈的熟悉,对某几类官员以及某几类商人的熟悉……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