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九真郡有一种神牛,生活在溪水中,黑牛有时出来相斗,会导致海水沸腾;黄牛有时出来相斗,岸上的家牛都很害怕;要是有人要拦捕它,它就会发出霹雳般的叫声:人们称它叫“神牛”。
译文
山里有一种怪兽名叫夔,它的形状同鼓差不多,只有一条腿,像龙。湖泽有一种怪物名叫委蛇,形状像车毂,身子有车辕那么长,见到它的人可以称霸天下。
原文
原文
汉武帝时,大苑之北胡人有献一物,大如狗,然声能惊人,鸡犬闻之皆走,名曰猛兽。帝见之,怪其细小。及出苑中,欲使虎狼食之。虎见此兽即低头著地,帝为反观,见虎如此,欲谓下头作势,起搏杀之。而此兽见虎甚喜,舐唇摇尾,径往虎头上立,因溺虎口,虎乃闭目低头,匍匐不敢动。溺毕下去,下去之后,虎尾下头起。此兽顾之,虎辄闭目。
越巂国有牛,稍割取肉,牛不死,经日肉生如故。
译文
大宛国产汗血马,这种马属天马种,汉、魏时西域经常有进献汗血马的。
汉武帝时,大苑国北面有胡人献来一只动物,像狗那么大,但叫声大得让人吃惊,鸡犬听到这声音都纷纷奔逃,所以人们称它叫“猛兽”。武帝见了它,为这猛兽长得小而感到奇怪。等到它放出林苑之时,就想让虎狼吃掉它。老虎见了这猛兽,马上把头低下来贴到地面,周围的人都认为老虎胆怯,可武帝的看法恰恰与众相反,他看到老虎这副模样,认为是老虎低头蓄势,将会跃起身来搏击并吃掉猛兽。然而这猛兽见了老虎十分高兴,它舔舔嘴唇,摇摇尾巴,径直跳到虎头上站着,然后往老虎口中撒尿,老虎只是闭着眼低着头,趴在那儿一动也不敢动。猛兽撒完尿后,才从虎头上下去。下去之后,老虎才垂下尾巴,稍稍抬头。每当这猛兽转过头来看一眼的时候,老虎就会吓得立即闭上眼睛。
译文
犬戎国出产一种花斑马,红色的鬣毛,白色的身子,双眼金光灿灿,名叫吉黄马,本为渠叟国的露犬。这种马能飞,以虎豹为食物。
猩猩若黄狗,人面,能言。
猩猩像黄狗,长有人一样的面孔,会说话。
译文
山有夔,其形如鼓,一足,如蠡。泽有委蛇,状如毂,长如辕,见之者霸。
原文
九真有神牛,乃生溪上,黑出时共斗,即海沸;黄或出斗,岸上家牛皆怖;人或遮则霹雳:号曰神牛。
译文
译文
蜀中西南高山上,有物如猕猴,长七尺,能人行,健走,名曰猴玃,一名马化,或曰猳玃。伺行道妇女有好者,辄盗之以去,人不得知。行者或每经过其旁,皆以长绳相引,然故不免。此物能别男女气臭,故取女不取男也。取去为室家,其无子者终身不得还。十年之后,形皆类之,意亦迷惑,不复思归。有子者辄俱送还其家,产子皆如人。有不食养者,其母辄死,故无敢不养也。及长,与人无异,皆以杨为姓,故今蜀中西界多谓杨率皆猳玃、马化之子孙,时时相有玃爪者也。
原文
从前日南郡进贡了四头大象,有雌有雄。其中有一头雄象在九真郡死了,于是在前往南海郡的路上一百多天里,雌象把泥土涂在身上,不吃不喝,坐卧在草丛中,长吏问到其中缘由,雌象听了就会流泪,似乎露出悲哀的样子。
犬戎文马,赤鬛身白,目似黄金,名吉黄之乘,复蓟之露犬也。能飞,食虎豹。
译文
原文
原文
后魏武帝伐冒顿,经白狼山,逢师子,使人格之,杀伤甚众。王乃自率常从军数百击之,师子哮吼奋起,左右咸惊。王忽见一物从林中出,如狸,起上王车轭。师子将至,此兽便跳起在师子头上,即伏不敢起。于是遂杀之,得师子而还。未至洛阳,四十里洛中鸡犬皆无鸣吠者也。
后来,魏武帝曹操讨伐乌桓族首领蹋顿,途经白狼山时,遇上了狮子。武帝派人与狮子格斗,死伤很多。武帝就亲自率领卫队几百名士兵围攻,狮子咆哮怒吼着一跃而起,使四周的人都惊恐不已。忽然,武帝看见有个怪兽从林中出来,样子像狐狸,一跳就登上了武帝的车轭。狮子将要过来,这怪兽就跳起来站到狮子的头上。狮子马上伏地,不敢起来。于是人们击毙了怪兽,捕获了狮子返回。还没有走到洛阳,洛阳一带四十里内都没有鸡鸣狗吠的声音。
昔日南贡四象,各有雌雄。其一雄死于九真,乃至南海百有余日,其雌涂土著身,不饮食,空草,长史问其所以,闻之辄流涕,若有哀状。
译文
原文
蜀地西南的高山上,有一种怪物,形体与猕猴类似,七尺长,能像人一样站立行走,善于奔跑,名叫猴玃,又名马化,也有人称它猳玃。它窥伺走在路上的妇女,有长得漂亮的,就偷取带走,同行的人都不知道。过路人每当经过这一带时,都用长绳相互牵引着,但仍旧免不了遭祸害。这怪物能辨别男女的气味,所以只偷取女人,不要男人。取走女子后就作为自己的老婆,那些没有生孩子的便终身不能回家。十年之后,这些女子形体上都变得像猴,心里也被迷惑,不再想回家了。如果生下孩子,猴玃就将其母子一起送回家,生下的孩子都像人。如果哪个女人不愿喂养孩子,这个做母亲的就会死掉,所以没有人敢不喂养。等孩子长大后,跟人的形体没什么两样,都以杨为姓。因此蜀地西部地区的人说姓杨的大多是猳玃、马化的子孙,这些人往往看上去有像猴玃一样的手爪。
越巂国有一种牛,从它身上稍割取些肉,牛不会死,而且过一天肉又会重新长好,像原先一样。
原文
原文
原文
大宛国有汗血马,天马种,汉、魏西域时有献者。
译文